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1937.7.8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洛川会议遗址洛川会议亡国论主要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散布的一种谬论。在抗战以前,他们散布“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做阿比西尼亚”等悲观论调。抗战开始后,他们又说什么“再战必亡”。——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编著《毛泽东哲学思想二十讲》速胜论是党内王明等人和国民党的另一些人的观点。他们存在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以为中国抗战很快就能取得胜利。——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编著《毛泽东哲学思想二十讲》过于悲观过于乐观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论持久战》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 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 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论持久战》的发表有何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严重,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危机。1939年,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在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措施:政治上: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材料:实行普遍的选举,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在政府人员中,共产党员应只占三分之一,非党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二,这就是在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域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这些非共产党人员,不问他们有无党派关系及属于何党何派,只要他们抗日并愿与共产党合作就可以参加。——刘少奇《论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12月)进步人士中间人士共产党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机构成员构成军事上: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各阶级抗战积极性。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1)不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土地革命,其目的是争取农民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既要争取农民支持,又要团结地主,共同抗日。(2)主要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中日民族矛盾。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944年,苏军收复全部国土,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及其占领区;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滇西反攻作战,并于1945年1月,和中国驻印军在中缅边境会师;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1945年3月,美国向日本本土进逼。——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战场的形势都发生了转折。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 间 1945年4—6月地 点 陕西延安主要内容 政治上:制定了( )组织上:选举中央领导机关,( )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思想上: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胜利后走什么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意义: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1)1921年→中共一大(党诞生的标志)(2)1935年→遵义会议(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共七大的认识(1)中共七大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2)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基础。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一)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图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象。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国内:中国军队对日寇发起全面反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八路军解放山海关八路军收复石家庄(二)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9月2日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时间(1945年) 主要史实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8月6日和9日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 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8月15日 日本天皇以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 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投降全过程抗战胜利的意义名称 时间 国家 结果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 战败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 战败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英法日美德俄意奥 战败抗日战争 1931—1945年 日本 胜利材料一: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毛泽东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习近平2.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材料二:中国人民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二战三巨头”对中国抗战的评价★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它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材料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国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2)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4)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素养启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中国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推进和平发展事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汇聚最大正能量。知识思维构建重难考点突破抗日战争的特点(1)民族性: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以弱胜强:它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14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河南模拟)美国军官卡尔逊在考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发现除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共产党还有着合理的战略部署及军事计划,他坚信中国国家力量的源泉来自中国共产党。材料最能印证 (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共产党引领着国民革命的正确方向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胜利的重要原因课堂练习B(南充中考)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大会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D(濮阳期末)丘吉尔曾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据此可知 ( )A.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抗日战争是反抗外敌入侵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D.抗日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A4.历史解释 抗日战争的胜利材料一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1937—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占日本总兵力一半的日军以及大部分关东军。整个抗战时期,日军一半以上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答案: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来源能力要求作答内容作答范围材料二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国通过抗日战争的胜利,取代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成为五大国之一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提高。(2)结合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答案: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因果关系,材料一中中国抗战的贡献是材料二中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抗日战争:战略大反攻.mp4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