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云上梯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云上梯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赣美版美术二年级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云上梯田》教学设计
课题 《云上梯田》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云上梯田”为主题,围绕中国著名梯田景观(如龙胜梯田)展开,结合艺术家吴冠中等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田园美景。教材通过图像、绘画作品和学生作品的展示,启发学生观察梯田的线条美、层次感和色彩变化,激发他们用绘画表现自然景观的兴趣。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兼具审美性与实践性,既有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也有现代水粉画的表现技法,适合开展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通过了解梯田作为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农业景观,增强对中华农耕文化与生态智慧的认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色彩感知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形象。他们对自然风景有直观感受,但对“层次”“透视”“节奏”等美术语言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具体图像引导和教师示范来逐步建立。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有情感认同,愿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但在构图、用色和细节处理上仍需指导。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块表现梯田的层次感和节奏美。
难点 尝试使用水粉或水彩等工具进行风景画创作。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页1出现梯田景观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公布答案,引导文:梯田实景——大地的艺术杰作,出现教师讲解梯田的产生原因,人类与自然的共生结晶梯田不仅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典范。导入页2教师讲解梯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中国三大梯田实用与审美:兼具实用价值(农业生产)与审美价值(曲线韵律)。三大梯田:中国三大梯田——上堡梯田、哈尼梯田、龙胜梯田。双重认证:世界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双重认证。 学生观察并回答学生了解梯田的产生和发展 利用提问和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讲授新课 1.新知讲解中国三大梯田A.上堡梯田深山碧玉世界最大客家梯田规模:总面积逾5万亩,垂直落差近千米,最多62梯层历史:起源秦汉,成熟宋元,延续2200余年遗产:2018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址位于我国江西崇义B.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奇迹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循环系统哈尼梯田以“四素同构”为核心,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生态智慧:木刻分水法精准分配水源,赶沟人制度维护沟渠。遗产认证:201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据:恢复植被2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3.8%。地址位于我国云南红河C.龙胜梯田:千年画卷2300年的大地雕刻龙胜梯田,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曲线”。它不仅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史诗,更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图景。观景区:平安壮族、金坑大寨红瑶、古壮寨规模:层级最多1100多级,“青蛙一跳三块田”四季景观:春耕银链、盛夏绿浪、金秋金塔、隆冬白玉地址位于我国广西桂林2.艺术欣赏了解艺术作品中的梯田之美体会作品中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艺术家以画笔捕捉梯田的韵律与意境展现劳动智慧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展示和讲解教材中的两幅作品A.周令钊《云中梯田》:色彩与线条的灵动水粉画的民间与现代融合周令钊先生的这幅作品,是民间艺术色彩传统与现代绘画造型语言的精妙结合。融合民间色彩传统与现代造型:作品大胆运用高饱和色彩,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感。线条灵动,色彩明快:通过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和鲜亮的色彩,传递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之美。作者简介:周令钊是中国著名艺术家,曾参与国徽、人民币等重要设计,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B.吴冠中《梯田》:油画民族化的探索1992年油画代表作点线面交织,色墨交融,实践“油画民族化”兼具西方形式美与东方诗意,传达乡情与自然韵律艺术特点:突破传统,现代主义精神与笔墨结合圈出画中的部分,教师讲解用意“画家用粗细变化、弯曲流动的线条来表现梯田。”爱思考——艺术的表达鼓励学生在观察艺术作品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1:周令钊(水粉)和吴冠中(油画)表现梯田的方式有何不同?问题2:艺术家为什么喜欢以梯田为创作主题?教师可适当提示(自然美、人文情、形式感)爱发现——梯田的秘密提问学生,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展示答案问题1:梯田的线条有什么特点?(蜿蜒、层叠、曲线)问题2:不同季节的梯田色彩有何变化?(春绿、夏翠、秋金、冬白)3.实践练习爱探究——创作的灵感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教师只提问,不设置标准答案问题1:如果你来画梯田,会选择什么工具和材料?问题2:你想表现梯田的哪个季节或角度?(提示:航拍、近景、四季)教师进行创作指导创作实践:梯田之美我来画观察与创作引导观察重点:梯田的曲线韵律、色彩层次(近浓远淡)创作形式:油画棒画、吹塑纸版画、彩墨画提示:大胆运用色彩与线条,展现独特视角的梯田教师讲解创作形式和技法,学生自由选择或者自行创新创作形式参考三种技法简要说明油画棒画:色彩晕染(白棒过渡)+线条勾勒(记号笔)吹塑纸版画:刻版(圆珠笔画痕)+印制(胶磙上色压印)彩墨画:笔法(中锋线条/侧锋块面)+墨色(浓淡调节层次)展示部分学生作品4.知识拓展了解吴冠中中国现当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提出"风筝不断线"的观点,通过对比和移植,将具象与抽象两种绘画形态融为一体,创造出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意象世界,以融贯东西艺术传统的画作,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得以弘扬光大。展示作品狮子桥和迎春 吴冠中一生,断断续续,都在画江南,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湖泊池塘,他说:“生于水乡,画过不少水乡,行行复行行,似乎永远离不了水乡。别了水乡,藕断丝连,情意仍缠绵。"展示四幅水乡作品展示《守望者》及配文我站在山岗上,望着远方。这里是我的守望之地,我注视着每一个日落与日出,每一个季节的更迭。我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守护着它的美丽和安宁。——吴冠中《守望者》展示从左至右《白桦林》、《玉龙松》、《长城》 学生了解中国三大梯田及其相关知识学生认真欣赏三大梯田及其地理位置学生欣赏周令钊及其作品,了解创作技法和特点学生欣赏吴冠中油画和艺术特点学生思考作者对于作品有着怎样的艺术表达学生畅所欲言回答问题学生探究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表现学生学生创作形式和激发要点学生创作作品学生了解吴冠中及其作品 通过图片讲解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通过学习梯田相关知识,了解梯田对农耕的意义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将创作划分成部分,锻炼学生的互相配合能力增加学生的美术技法锻炼学生的赏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梯田自然景观与艺术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了视觉审美能力。通过了解梯田这种独特的自然农业景观,创作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梯田风景画。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吴冠中及其作品 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在拓展中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