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1.5《观测风》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选择题1. 描述风的两个关键要素是( ) 。A. 风力和风向 B. 风速和温度 C. 风向和湿度 2.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感知风的存在?( ) A. 观察树叶飘动 B. 测量气温 C. 记录降水量 3.在天气日历中,简化的风速等级划分为( ) 。 A. 两个等级 B. 三个等级 C. 四个等级 4.简化风速等级中,用 “0” 表示的是( ) 。 A. 无风 B. 微风 C. 大风 5.风向指的是( ) 。 A. 风吹去的方向 B. 风吹来的方向 C. 风经过的方向 6.通常用多少个方位描述风向?( ) A. 四个 B. 六个 C. 八个 7.天气预报说明天有东南风,此时风旗会向( ) 飘动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8.测量风向的专用工具是( ) 。A. 雨量器 B. 风向标 C. 气温计 9.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方,说明此时吹的是( )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10.用风旗观测风速时,“风旗微动” 对应的风速等级是( ) 。 A. 0 级(无风) B. 1 级(微风) C. 2 级(大风)二、判断题1.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无法观测和描述。( ) 2.蒲福风力等级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记录风速。( ) 3.制作风旗时,旗面应选择厚重的布料,这样更耐用。( )4.观测风时,应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避免建筑物遮挡。( ) 5.风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描述。( )6.西南风指的是往西南方向吹的风。( ) 7.风向标不仅能测量风向,还能准确测量风速。( ) 8.简化风速等级中,“2 级” 对应的风旗状态是 “飘动”。 ( )9.观测风时,若风力和风向有变化,应取最常见的状态记录。( ) 10.5 级风的风力比 7 级风大。( )【能力提升】三、综合探究我会连线(将图与其名称连起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B4.A5.B6.C7.B8.B9.A10.B二、判断题1. × 2.√ 3.× 4.√ 5.√ 6.× 7.× 8.√ 9.√ 10.×三、综合探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教科版科学(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课 观测风第一单元 天气目录情境与问题1探究与发现2研讨与拓展3回顾与复习4总结与评价5核心素养探究实践能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记录观察结果,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科学思维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用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方向与风速。态度责任在对风的观测过程中,增进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认同利用工具能提高观测的精准度。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户外对风的实地观测体验,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情境与问题聚焦吹散蒲公英种子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今天的风有多大?我们怎样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呢?一阵风, 吹散了蒲公英的种子。聚焦风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测量和描述呢?探索与发现1.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探索1.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探索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记录时,要注明“蒲福风力等级” 。2.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探索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作为风旗的旗面;再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作为风旗的旗杆。2.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探索3.到室外观察风旗 2 分钟,记录风力和风向探索实验目的: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实验步骤:1.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2.展开方位图,确定好方位。(也可以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3.举起风旗,观察2分钟,用0、1、2表示当天的风速,分别代表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4.将风向和风速等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3.到室外观察风旗 2 分钟,记录风力和风向探索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方吹来的风。风向袋、风向标等仪器都可以用来测量风向。研讨与拓展研讨1.借助不同物体,使用不同方法观测风,结果相同吗?研讨2.在观测风的过程中,风力和风向有变化吗?遇到有变化的情况,我们怎么判定风力和风向?拓展制作一个风向标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工具。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利用课间时间制作一个风向标,看看用它测风向时跟小风旗有何不同。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哪个方向,风就从哪里来的。拓展制作一个风向标瞧!我们做的风向标!回顾与学习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知道: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2.我们可以利用风旗记录风的大小与方向。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工具。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一、选择题。练习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 )等级。A.三个 B.四个 C.五个A一、选择题。练习2.用简化的风速等级划分风速时,数“0”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A一、选择题。练习3. 下列各种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汽车行驶的方向B.树叶飘动的方向C.足球滚向的方向C一、选择题。练习4.天气预报说明天有5级东南风,明天升起的红旗将飘向(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C二、判断题。练习1.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记录。( )2.和西北方向相对的是东南方向。 ( )3.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风向,也能准确测出风的大小。 ( )4.风力的大小一般分为10个等级,级数越高,风就越大。 ( )5.西南风是往西南方向吹的风。 (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科学态度合作学习评价谢谢观看!THANKS教科版/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教科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观测风》教学设计课题 1. 5 观测风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户外对风的实地观测体验,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思维: 1.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用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方向与风速。探究实践: 1.能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记录观察结果,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 1.在对风的观测过程中,增进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认同利用工具能提高观测的精准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难点: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一、聚焦 1. 生活情境唤醒 展示图片:“蒲公英种子被风吹散”“户外旗帜飘动”,提问:“这些现象是谁引起的?我们看不见风,怎么知道风从哪里来、风有多大呢?” 2.问题聚焦 引导学生思考:“要描述风,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用什么方法能观测这些信息?” 3.揭示主题 明确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测风,制作简易工具,一起找出风的‘秘密’。”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风的描述要素(7 分钟) 1.感知风的特征 提问:“平时我们怎么判断风的大小?”(如树叶微动是小风,树枝摇晃是大风);“怎么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如国旗飘向西方,风可能从东方来)。 2.知识讲解 结合课件明确: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用八个方位描述(出示方位图,讲解 “北风” 是从北方吹来、“东南风” 是从东南方吹来); 风速:风的大小,简化为 3 个等级(0 级无风:风旗不动;1 级微风:风旗微动;2 级大风:风旗飘动),补充蒲福风力等级表(如 6 级举伞步行难、8 级风吹树枝断)。 活动二:制作简易风旗(8 分钟) 1.步骤示范 教师演示制作: ① 取轻薄布料作为旗面,用胶带将其一端固定在硬纸板(旗杆)的顶端; ② 用彩笔在旗面上做标记(如画箭头,辅助判断风向); ③ 检查旗面是否能灵活飘动,旗杆是否牢固。 2.小组制作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纠正 “旗面固定过紧(无法飘动)”“旗杆过短(不便观测)” 等问题,确保工具可用。 活动三:户外观测风(10 分钟) 1.观测准备 选址: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处(如操场中央,远离楼房、树木遮挡); 定方位:用粉笔画出八个方位标记(或对照自然参照物,如 “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让学生熟悉方位。 2.观测步骤(小组分工:1 人举风旗、1 人观测、1 人记录、1 人核对) ① 举起风旗,保持旗杆垂直,观察 2 分钟; ② 判风向:根据风旗飘动的反方向判断(如风旗飘向南方,风从北方来,即北风); ③ 判风速:对照简化等级(风旗不动→0 级,微动→1 级,飘动→2 级); ④ 记录:将风向(如北风)、风速(如 1 级)填入 “天气日历” 或科学记录本。 3.问题提示 若观测中风力、风向变化,引导学生:“哪种状态出现的时间更长?我们以最常见的状态记录。” 三、研讨 1.结果对比与讨论 小组汇报观测结果:“你们观测到的风向和风速是什么?用风旗观测和用树叶判断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如树叶受遮挡,风旗更准确)。 2.难点突破 针对 “风向判断” 提问:“如果风旗飘向西北,风是从哪个方向来的?”(东南方,即东南风),结合方位图反复强化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3.工具认知拓展 展示风向标模型,播放使用视频:“风向标和我们的风旗有什么不同?它的箭头指向哪里?”(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更精准测风向,但不能测风速),引导学生思考 “不同工具的优势”。 四、拓展 1.课后任务 任务 1:用自制风旗连续观测 1 天(如早、中、晚各 1 次),记录风向、风速的变化,分析 “一天中风的特征有什么规律”; 任务 2:利用课间制作风向标(参考课件步骤),下次课对比 “风旗” 与 “风向标” 测风向的结果差异。 2.生活联系 提问:“知道明天的风向和风速,对我们上学、户外活动有什么帮助?”(如大风天不适合放风筝,北风天出门要戴围巾),强化 “观测风的实际意义”。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我们可以利用风旗记录风的大小与方向。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工具。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风是比较难观测的事物。教材中通过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这样的方法符合他们的能力。确定风向也是困难的,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蒲福风力等级”比较复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使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 观测风(分层作业).docx 1.5 观测风(教学设计).docx 1.5 观测风(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