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种大蒜(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种大蒜(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种大蒜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种植大蒜的简单计划。能用口述等方式描述大蒜的生长状况。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用多种方法种植并管理大蒜。 态度责任:能如实记录大蒜生长过程,乐于分享种植大蒜的经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够采用比较、分类的方法选出个大、饱满的蒜瓣,并能说出挑选的理由,通过小组合作用多种方法种大蒜。 教学难点:在养护蒜苗过程中,能根据观察到的蒜苗生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试生长所需要的各项条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问题 1.回顾旧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与土壤、水和阳光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人们就是根据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培育植物的。今天让我们通过种大蒜来体验栽种植物的过程。 (板书:种大蒜) 4.提出问题:我国种养大蒜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是世界上大蒜产量最多的国家。秋季是种大蒜的季节。依据前面的学习,凭借生活经验想一想,要想让蒜生存生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5.学生基于亲身经历或观察,主动提出关于种植大蒜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6.教师小结: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到了要想种好大蒜,需要考虑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种植的步骤以及照料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制订方案。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节典型的依据科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课。首先通过引导孩子回顾前面种养植物的真实体验,主动提取关于“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的具体认知,如需要水、阳光等。初步识别“环境因素”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为后续“如何调控这些因素来达成目标——种好大蒜”的工程思维奠定基础。再通过我国大蒜种植的简单介绍引发文化认同,将“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人们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培育植物,服务生活”这一学科实践的核心目标上。强调“种大蒜”不是随意的活动,而是有目的的行动——让蒜健康成长,最终服务于我们。引导学生提出选种、种植、管理等真实问题。激发种植大蒜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工程设计的起点——明确需求和问题,工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 二、制订方案 (一)选择工具、材料 1.引导思考:种大蒜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呢?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4.教师梳理:同学们很有经验,也十分善于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到大蒜有两种种植的方式,在土中种植的方法我们叫做土培,在水中种植的方法,我们叫做水培。还提到不同的种植方法需要准备不同的材料。 (二)确定操作步骤 1.引导思考:明确了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后,我们该如何种植大蒜呢? 2.学生根据经验介绍种植步骤。 3.继续引导:种大蒜的第一步是选种,要挑选个大、饱满的蒜瓣。然后把蒜种在水里或土里,那应该怎样把大蒜放进土里或水中呢? 4.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5.教师小结: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大蒜尖的一端是头部,能出芽,平的一端是底部,会生根,因此要把大蒜底部朝下栽种,还要注意栽种的间距,合理种植。 (三)时间、地点、合作伙伴 1.教师引导:经过讨论,我们对种大蒜的准备材料和步骤比较清楚了。那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种大蒜?是自己种还是和伙伴一起种呢?请各小组根据刚才我们的讨论,结合这几个问题整理我们的大蒜种养方案吧。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画一画)
3.交流方案,并完善方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大蒜生长需要基本条件,围绕工具及材料准备、栽种方法及工具选择等关键问题开展细致的讨论,在选种环节,通过观察大蒜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基于证据做出“底部朝下”的科学种植决策,渗透了工程设计中依据科学原理进行设计的核心。为后续实践活动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同时渗透工程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和时间能力。】 三、实施方案 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明确问题,讨论问题,制订方案的过程,各小组都形成了各自的方案,下面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依据方案来种植大蒜吧。 2.学生分组合作种蒜,教师巡视拍照,并给予适时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种植、养护大蒜的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体会到种植的快乐,认识到大蒜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培养对身边的植物浓厚的探究兴趣,更加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四、展示评价 (一)种植大蒜成果展 1.种植结束后,教师出示各组种植图片开展评价:各小组的大蒜种好了,看看哪些同学种的大蒜好呢? 2.同学认真观察,相互点评。 3.教师梳理,引导思考:各组大蒜种植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家可以根据种植再做调整,种植完成后怎样照料才能让大蒜宝宝健康生长呢? 4.学生根据经验交流想法。 5.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提到了很多养护小妙招,那怎样知道大蒜宝宝的生长状况,随时调整我们养护行为呢? 6.学生交流。 7.教师小结:长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长期观察,及时记录,用心呵护大蒜宝宝健康生长。 大蒜宝宝养护与观察集星卡 养护要点自我评价1.我能试试浇水。2.我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不直射。4.我能及时记录蒜苗的变化。3.我能根据蒜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调试所需要的水分、阳光等条件。
(二)反思与评价 1.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并引导:同学们,通过种大蒜的活动,相信你有了一些收获,也看到了一些不足,请你依据评价标准做出评价吧。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展示各组的种植成果,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聚焦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以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明白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大蒜的生长状况十分重要,培养长期观察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通过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明确自己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观察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 五、拓展探究 教师引导:在种植大蒜的活动中,我们先明确问题,然后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最终展示评价,收获了依据规律来种养大蒜的经验,其他的植物你能否养护好呢?比如种萝卜、种土豆、种绿豆等等。 课后,大家可以再种养一种植物,同大蒜一起,细心照料,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看看怎样才能使他们长的更好,说不定还会有更有趣的发现呢。十天后,带来种养的植物,我们在班级进行展览,评选“种养小能手”。 【设计意图:二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在已有种植大蒜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种植身边其他的植物,深化对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培养对身边植物探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