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植物与水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7月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需要水的现象。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水对植物的影响。 态度责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植物与水的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够持续观察、记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说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水对铜钱草的影响,依据观察到的铜钱草的生长变化,描述水对植物的影响。教学过程一、情境·问题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在阳光下晾晒几天的带根马齿苋,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提出问题:根据观察现象,提出与此有关的问题,学生思考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的课题“植物与水”。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生长需要水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环节通过观察马齿苋离开土壤后,就蔫了的现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生长基本条件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水分对植物生命活动和生长的重要性,并顺势导入新课“植物与水”,为后续学习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奠定基础。】 探究·实践 (一)水对玉米有什么影响 1.引发思考:教师出示两幅玉米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两幅图中玉米的生活环境和生长情况,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观察现象。 2.提出问题:水对玉米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吗? 3.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推断:水量适中时,玉米就长的特别好。所以玉米的生存和生长需要适量的水。 (二)水对铜钱草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教师谈话:玉米的生长需要水,铜钱草呢?我们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 2.讨论方案:学生小组里讨论。 3.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在此基础参照课本15页的内容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实验操作方法。 教师分享观察小秘籍:①我们需要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观察铜钱草的生长状况。②写一写,画一画,记录下铜钱草茎、叶的样子。 记 录 表 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①号②号4.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出示铜钱草7天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铜钱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享交流:不浇水的1号铜钱草叶子蔫了,枯萎了,好像要死掉了,按时浇水的2号铜钱草生长旺盛。 5.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与水究竟有什么关系吗? 6.归纳总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植物正常生长,缺水时,植物萎蔫,在长时间缺水的情况下,植物会死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缺水与浇水后玉米生长状况的图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发现差异,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存和生长与水关系的思考与推测,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而,通过铜钱草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究植物与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植物生存和生长需要水的认识。】 (三)水对其他植物有什么影响? 1.提出问题: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借助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其他6种植物,学生自主提出“植物与水”的相关问题。 预设:这些植物也需要水吗?它们对水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它们对对水的需求,为什么会不同呢?等等。 2.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六种植物说说自己的的想法和理由。 引导学生交流:植物都需要水;它们对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水稻、睡莲生活在水里,它们的生存和生长需要大量的水;胡杨、仙人掌,属于沙漠植物,特别耐旱,它们只需要极少的水;大豆、小麦生在在土壤中,需要定期给它们浇适量的水,以保证它们茁壮成长。仙人掌需要的水少是因为它的身体很肥厚,像“水库”一样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仙人掌的叶子长成了刺的样子,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分享,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引导学生明确: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都需要水,但是不同的植物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生活环境,因此,对水的需求也不同。有的植物需要大量的水,有的植物需要适量的水,有的植物需要极少的水。 4.拓展延伸:学生举例生活中其他植物对水的需求情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分享交流。 5.教师小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都需要水。有的植物需要大量水分才能茁壮成长,而有的植物则能在干旱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6.解决问题: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解决马齿苋叶子萎蔫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六种植物,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差异,并思考这些差异对植物水分需求量的影响。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使他们认识到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量各不相同,从而深入理解植物与水的关系。】 三、反思·评价 1.回顾反思: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总结评价: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设计并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等方面展开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一评,涂一涂。说说自己得了几颗星,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期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和梳理本节课的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流程的理解与记忆。同时,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他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收获,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 四、拓展·迁移 教师布置课下作业:选择种植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制定好观察计划,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尝试种植一颗植物,深化对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培养对身边植物探究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4 植物与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