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太阳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思想政治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金太阳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思想政治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陕西金太阳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思想政治试卷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史前洞穴遗址的遗物为石器,处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生产中人们结成平等互助关系,①正确;原始农业时期石器工具广泛使用,④正确。原始社会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食物是旧石器时代特征,材料中石器多样,可能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发展),②错误;文明时代门槛是文字出现、国家产生,原始社会未迈入,③错误。
2. 答案:C
解析:诗句描述封建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②正确;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比奴隶生产积极性高,④正确。农民有少量生产资料,①错误;封建剥削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③错误。
3. 答案:A
解析:《资本论》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说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经济利益根本对立,①正确;资本积累导致两极分化,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尖锐化,②正确。无产阶级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③错误;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剩余价值,“掠夺、奴役”并非其主要手段表述,④错误。
4. 答案:A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诉求,揭露了资本主义矛盾,①②正确。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过社会实践(如欧文的新和谐公社),③错误;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④错误。
5. 答案:D
解析: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有一定生产资料和自主权,生产积极性较高,②正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们互助合作、实行按劳分配,④正确。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和城市出现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表现,①错误;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并非奴隶社会独有(如封建社会地主掌握大部分生产资料),③错误。
6. 答案:D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正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①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③错误。
7. 答案:C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②正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体现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中国发展体现前进性,说明其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早已有从理论到实践、制度的跨越(如苏联建立),①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④错误。
8. 答案:B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①正确;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③正确。马克思列宁主义需与中国实际结合,无现成方案,②错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国情,资产阶级软弱性是重要原因,④错误。
9.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①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核心,③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②错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④错误。
10. 答案:B
解析:国营经济占比上升,成为社会经济主导性因素,①正确;国营经济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物质基础,③正确。当时社会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②错误;“一五”计划完成后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错误。
11.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①正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美好前景,②正确。“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中华民族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错误。
12. 答案:D
解析:深圳经济特区为全国改革开放积累宝贵经验,发挥先行先试作用,③④正确。加入WTO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①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②错误。
13. 答案:D
解析:漫画《引擎》体现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②正确;改革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④正确。改革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高速发展”表述错误,①错误;改革是持续探索过程,未“完成”探索,③错误。
14. 答案:A
解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部署改革,体现党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改革行稳致远,①正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正确。党实践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③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错误。
15. 答案:D
解析:“两个结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性及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②正确;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实践逻辑统一,④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错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
16. 答案: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③正确;我国从新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④正确。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材料未重点体现,①排除;我国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改革开放是重要原因,②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 参考答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4分)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十四五”时期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持续增强。(4分)
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与活力。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实现综合国力稳步提升。(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