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讲述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基础理论: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包括三目。
第一目“人的价值”,阐述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判断依据:
第二目“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阐述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第三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目的逻辑关系是:认识人的价值--意识到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内酒。
2.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 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人的价值的含义、内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的含义及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价值观的含义及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
思考: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连父亲去世也未能归家。你认为支撑他作出这种选择的力量是什么?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价值与价值观
总议题:深海无声·人生有值——从黄旭华看人生价值的衡量
议题一:从“算盘敲出核潜艇”的精神坐标看价值观的内涵
议题二:从深潜中的生死抉择中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题三:从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的拼搏故事中析践行核心价值观
第一幕:人的价值
议题一: 从“算盘敲出核潜艇”的精神坐标看价值观的内涵
议学情境一阅读材料《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带着一生的奉献、无限的赤诚,黄旭华,那个为祖国“深潜”一辈子的人,走了。2025年2月6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中国第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1958年,在西方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毛主席坚定地表示:“核潜艇,哪怕是一万年,我们也一定要搞出来!”黄旭华院士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从此隐姓埋名,与家人失去联系。在他父亲临终时,他仍坚守在岗位上,无法尽孝;而他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得以与他相见。他将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用30年的青春在荒岛基地中埋头钻研,只为打造守护祖国的“深海利剑”。
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算出了首艘核潜艇几万个数据,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黄老一生淡泊名利,即使在核潜艇事业成功后,即使荣誉加身后,他依然保持低调。他将自己的奖金2000多万全部捐献给科研事业。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小组讨论
①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研制出的中国的“钢铁蛟龙”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样的吗?你是如何认识人的价值的?
②黄旭华荣获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这体现了人的价值具有什么特点?应如何评价黄旭华所创造的价值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
(1)含义: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内容: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首要的
②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或回报)
(3)评价标准: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第二幕: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议题二:从深潜中的生死抉择中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深潜中的生死抉择》
在1988年,已经6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做出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决定。他亲自担任总设计师,随核潜艇深入至300米的极限深度,进行下潜试验。他坦言:“为了祖国的强大,我愿意接受任何挑战。” 这种以身试险的精神,不仅彰显了他对国家利益的深深承诺,更铸就了守护祖国的“深海利剑”。
科技强国,这一梦想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黄旭华院士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这条道路上的重重挑战,但他坚定信念、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
①对于黄旭华以身试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②从黄旭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观发挥了哪些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②从黄旭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观发挥了哪些作用?
议学小结: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①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比较价值与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方面,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认识世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改造世界)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正确的价值观(如崇高的理想),会引导人们走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价值观(如贪图享乐), 则会引导人们走向歧途。
原理归纳: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指引着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3.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①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题三:从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的拼搏故事中析践行核心价值观
议学情境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议学问题:你了解图中这些黄旭华等共和国功臣的故事吗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共性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一同坚守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为何要坚守又应如何坚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议学小结: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2)基本内容的意义: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①既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
②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④体现了时代精神。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营造环境)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日常生活)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个人要求)
5、青年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1)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2)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3)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
(4)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