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泡泡探险队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洗洁精+水”是基础泡泡液,了解不同工具(吸管/棉线圈/塑料网)、不同物体会影响泡泡的形成、大小和持久性。2.科学思维:通过“猜→做→看→说”,发展“基于现象猜原因、对比不同找规律”的初步逻辑思维。3.探究实践:能动手制作泡泡液、用不同工具和物体试吹泡泡,学会简单的对比实验和观察记录方法。4.态度责任: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愿意和同伴分享发现,养成“轻操作、不浪费材料”的良好习惯。二、教学准备每组材料:透明小杯子2个、洗洁精1小瓶(贴“泡泡魔法液”标签)、清水1壶、小勺子1把、搅拌棒(干净棉签);工具套装:短塑料吸管(磨圆边角)、棉线小圈、塑料网片(各1个,装在“工具小口袋”里);物品准备:球、干毛巾;记录贴:画有“泡泡液/工具/物体”图标的卡片,用“★”(成功)“△”(一般)“×”(失败)标记。三、教学过程(一)泡泡“失灵”了?1.教师演示“小意外”:拿装清水的杯子,用吸管蘸水吹,摇摇头说:“咦?老师想吹泡泡,怎么吹不出来呀?泡泡是不是‘失灵’了?你们知道问题出在哪吗?”2.抛出核心问题链:问题1:“要让泡泡‘醒过来’,得给清水加什么?(孩子答“洗洁精!”)那1杯水里加几勺洗洁精,泡泡会最多最圆呀?”(引发“基于生活经验的猜想”)追问:“为什么你觉得加2勺比1勺好?(比如“妈妈洗碗时,多放洗洁精会有好多泡沫”)咱们今天当‘泡泡小科学家’,用实验验证一下!”设计意图:用“泡泡失灵”的情境激活兴趣,问题聚焦“制作泡泡液”,初步渗透“猜想需要依据”的科学思维,同时让孩子产生“帮泡泡‘醒过来’”的探究动力。(二)第一关:制作泡泡液1.明确探究任务:每组拿2个杯子,各装半杯清水,一杯加1勺洗洁精(贴“1号魔法液”),一杯加2勺洗洁精(贴“2号魔法液”),用棉签轻轻搅拌30秒(提醒“慢慢搅,别让泡泡液‘跑’出来”)。2.问题链引导探究:搅拌前:“和同桌悄悄说——你猜1号和2号魔法液,哪个能吹出‘泡泡军团’?为什么?”试吹时:“先用吸管蘸1号液吹,能吹几个泡泡?(孩子数“1-2个!”)再蘸2号液吹,泡泡是不是变多变大了?(孩子喊“好多呀!像小气球!”)”(通过对比实验,建立“洗洁精用量影响泡泡多少”的科学观念)试吹后:“为什么2号魔法液更厉害?(引导答“洗洁精多,能粘住水”)咱们把2号液贴‘★’,以后做泡泡液就用‘2勺洗洁精+半杯水’的配方啦!记得把用过的勺子放回原位哦~”(培养“从现象找原因”的思维,渗透“整理材料”的责任意识)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试吹→总结”,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泡泡液的组成”,同时发展“猜想-验证”思维,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第二关:工具大作战1.过渡提问:“有了超棒的2号魔法液,要是换不同工具吹,泡泡会变样子吗?比如用吸管吹和用棉线圈吹,泡泡大小会一样吗?”2.抛出问题链:选工具前:“摸一摸工具小口袋里的吸管、棉线圈、塑料网——吸管细细的,棉线圈软软的,塑料网有小洞洞。你们猜:哪个工具能吹最大的泡泡?哪个能吹最多小泡泡?”(引导“根据工具特点猜结果”,培养关联思维)分组试吹:试吸管:“吸管吹的泡泡像什么?(孩子答“小弹珠!”)贴‘△’吧!”试棉线圈:“棉线圈吹的泡泡比吸管大多少?(孩子用手比“这么大!像苹果!”)为什么能吹这么大?(答“棉线能沾好多魔法液”)贴‘★’!”试塑料网:“哇!塑料网吹出来的是‘泡泡串’吗?(答“像葡萄!好多小泡泡!”)也贴‘★’!”总结:“咱们发现:棉线圈是‘大泡泡冠军’,塑料网是‘小泡泡冠军’——工具的样子不一样,吹出来的泡泡也不一样!”设计意图:问题从“泡泡液”过渡到“工具”,通过“摸工具→猜效果→做实验”,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工具影响泡泡形态”,同时发展“对比观察、归纳规律”的科学思维,提升动手探究能力。(四)物体大挑战——泡泡能“安家”吗1.情境提问:“泡泡能在工具上飘,那能在篮球和干毛巾上‘安家’吗?就是让泡泡落在上面,不马上破掉~”2.问题链推动深度探究:挑战前:“先摸一摸篮球和干毛巾。你们猜:泡泡更愿意在哪个上‘安家’?为什么?”(让猜想基于“触觉体验”,更有依据)分组挑战:总结:“原来泡泡喜欢‘滑滑的家’,讨厌‘毛毛的家’——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会影响泡泡能不能‘安家’!刚才大家都轻轻放板子,没弄破玻璃片,做得真不错!”设计意图:问题从“工具”延伸到“物体”,通过“摸物体→猜结果→验证”,让孩子建立“物体表面特点与泡泡持久性”的科学观念,同时发展“从现象推导原因”的思维,培养“爱护实验材料”的责任意识。(五)泡泡总结会,延伸探究乐趣1.一起回顾“探秘路线”:“今天咱们解锁了三个秘密:①2勺洗洁精+半杯水,是最好的泡泡液;②棉线圈吹大泡泡,塑料网吹小泡泡;③泡泡喜欢在滑滑的物体上‘安家’。”2.布置“家庭小任务”:“回家找一找家里的‘滑滑物’(比如瓷砖)和‘毛毛物’(比如毛巾),用今天的配方做泡泡液,试试泡泡能不能‘安家’——明天来分享你的新发现,当‘泡泡小老师’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