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深刻认同劳动的价值;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2.领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结合视频分析:每年的国际劳动节,我国都会对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进行表彰。从劳动重要性的角度分析国家歌颂劳动,致敬劳动者的原因 首先体现在: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回顾第二课第一框内容(1)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P59-1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还体现在:劳动创造出石器、青铜器、铁器、大机器、信息技术等各个时代的生产工具劳动创造出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资料劳动创造出能够反映每一时代特点的文学戏剧艺术等社会精神财富整个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史(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人类历史是由社会实践构成的历史(劳动即社会实践,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方式)1、逛超市,挑选中意的商品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3、关注2023年“两会”召开情况4、习近平主席发表七一讲话5、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6、观看电视剧《狂飙》7、参加村委会选举结论: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59-2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变革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精神文化领域构成衣食住行的生产等党的二十大召开等教育、科学、艺术等1.含义: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7、毛泽东思想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2、中国梦3、新型冠状病毒4、治疗新冠的诊疗方案5、制造工具的技术6、制造工具的想法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自然地理环境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五菱宏光迷你判断: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何者为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之前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英雄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表现:(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把精神、或者一些神秘力量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他认为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梁启超朱熹 以往哲学为什么会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假象)未追溯到产生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主观意志决定的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从而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之处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于社会存在落后于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阻碍作用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知识拓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区别 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 整个世界地位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含义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易错辨析】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 )提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3.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 )提示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4.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 )提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总是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5.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 )提示 社会存在可以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6.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提示 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在社会领域的体现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是实践。 √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③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答案】B【详解】①④: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劳动就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在劳动中形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①④正确。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只是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不能解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排除。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劳动,③排除。2.“围炉煮茶”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文人茶事。古朴的茶桌椅、精致的茶器,三五好友饮酒煮茶、围炉夜话,这是历史记载中关于冬天的生活场景之一。近年来,在繁忙急躁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寻生活的安静祥和,于是“围炉煮茶”这一吃茶方式风靡起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新宠。这表明( )①虽然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可能相同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代人们的实践方式都是不同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2022年9月27日,人社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本次修订将近年来发布的新职业信息收录到大典之中,优化调整了部分职业归类,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和依法治国等要求,专门增设或调整了相关中类、小类和职业。此次修订,共计新增168个职业,取消10个职业,净增158个职业。调整后,2022年版大典职业分类为8个大类,共计1639个职业。人社部表示。新版大典充分适应和反映了近年来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适应和反映了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就业结构变化,适应和反映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知识,分析《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的原因。要求:第一阶段:独立思考,找出关键句子,写出核心要点; 第二阶段:组内交流,完善提纲,代表发言,逻辑清晰,语言精练。2022年9月27日,人社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本次修订将近年来发布的新职业信息收录到大典之中,优化调整了部分职业归类,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和依法治国等要求,专门增设或调整了相关中类、小类和职业。此次修订,共计新增168个职业,取消10个职业,净增158个职业。调整后,2022年版大典职业分类为8个大类,共计1639个职业。人社部表示。新版大典充分适应和反映了近年来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适应和反映了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就业结构变化,适应和反映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知识,分析《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的原因。要求:第一阶段:独立思考,找出关键句子,写出核心要点; 第二阶段:组内交流,完善提纲,代表发言,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参考答案: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实践要求增设或调整相关中类,小类和职业。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发生变化,就必须对《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修订以适应变化的需求。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