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1 课时检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选择题1.面对混乱的社会,先秦诸子给出了不同的社会构想方案。孔子希望施行仁爱,维护礼乐制度,从而恢复西周的王道和王政;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墨子则认为尧舜时代是最好的时代;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建立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社会。从社会形态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孔子的理想社会里,主要生产者有一定生产资料 ②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③墨子的理想社会里,存在着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 ④韩非子的理想社会里,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受其剥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恢复西周的王道和王政,对应的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是奴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不占有生产资料,①错误。老子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应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②错误。尧舜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末期,因此墨子的理想社会里,存在着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③正确。韩非子的主张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受其剥削,④正确。2.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员是由皇帝从中央到地方进行选拔而产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与以族权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相结合,整个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思想与制度,统治阶级以此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控制、压迫劳动人民。这反映了 ( )①地主阶级通过散布封建迷信,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地主阶级通过传播封建道德,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 “散布封建迷信”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①排除。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错误。“封建地主阶级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与以族权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相结合,整个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思想与制度,统治阶级以此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控制、压迫劳动人民”等信息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通过传播封建道德,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③④正确。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揭示了资产阶级 ( )①制造了工厂所需的大量失去生产资料且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②以利己主义砸碎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生产关系和道德伦理 ③用公开的、直接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法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④把医生、律师等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抹去了其阶层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制造了工厂所需的大量失去生产资料且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工人”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排除。“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等信息揭示了资产阶级以利己主义砸碎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生产关系和道德伦理,②正确。“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等信息揭示了资产阶级用公开的、直接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法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③正确。不同职业之间是有其阶层差异的,④错误。4.2023年以来,欧美政府、企业相继放缓电动化进程。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环保和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一旦失去真正的技术突破,难以带来丰厚的收益,造出更加有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渐渐失去购买的兴趣,失去消费能力,资本也就会转向“赌博”。欧美“放缓电动化” ( )①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致②直接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证明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欧美在环保和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一旦失去真正的技术突破,难以带来丰厚的收益”等信息表明欧美“放缓电动化”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致,也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①③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是根本原因,而不是直接原因,②错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排除。5.《共产党宣言》指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不具有历史进步性②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完全脱离阶级社会实际,具有历史局限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①错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等信息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③正确。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没有脱离阶级社会,④错误。6.由于提高工资和增加轮班津贴的谈判陷入僵局,2024年6月,德国某工会发起警告性罢工。与此同时,在法国,代表码头工人和港口其他工人的工会已经进行了多次24小时罢工和4小时停工,以抗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材料中的罢工 ( )①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其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2024年6月,德国某工会发起警告性罢工”“法国,代表码头工人和港口其他工人的工会已经进行了多次24小时罢工和4小时停工,以抗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等是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和法定养老金而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①③正确。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②排除。罢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④排除。7.国际金融危机再度“捧热”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了大学课堂。德国《商报》发表的《<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一文写道:“直到今天,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说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可通过学习《资本论》克服经济危机B.《资本论》没有过时,是仍具有科学性的真理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D.《资本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解析:选B 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资本论》无法克服经济危机,A错误。“国际金融危机再度‘捧热’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了大学课堂”等信息说明《资本论》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仍有科学价值,没有过时,是仍具有科学性的真理,B正确。“直到今天,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等信息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C排除。《资本论》没有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错误。8.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论证了无产阶级获得胜利是不可避免的B.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不懈奋斗C.揭示了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D.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解析:选B “无产阶级获得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排除。“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等信息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不懈奋斗,B正确。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C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错误。9.“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C.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尝试D.实践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析:选D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排除。巴黎公社革命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排除。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尝试,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C排除。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实践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正确。10.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东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 “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等信息告诉我们,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将会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①②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排除。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经受了考验,而不能说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④错误。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十九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将社会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但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无疑是科学的。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关键词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可联系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从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借鉴积极因素。关键词②: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可联系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关键词③: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经受实践的检验。答案示例:①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从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借鉴积极因素。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经受实践的检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从实践上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阐释的一部伟大著作。这部著作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人民群众在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上的主体作用,阐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当前再读这部光辉文献,对于在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再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在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启示。解析: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等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从推动共同富裕的角度分析回答。答案示例:①这部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启示我们要不断变革原有生产关系当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大做好。②这部著作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修1 课时检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选择题1.面对混乱的社会,先秦诸子给出了不同的社会构想方案。孔子希望施行仁爱,维护礼乐制度,从而恢复西周的王道和王政;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墨子则认为尧舜时代是最好的时代;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建立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社会。从社会形态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孔子的理想社会里,主要生产者有一定生产资料 ②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③墨子的理想社会里,存在着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 ④韩非子的理想社会里,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受其剥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员是由皇帝从中央到地方进行选拔而产生的。封建地主阶级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与以族权为核心的宗法思想相结合,整个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思想与制度,统治阶级以此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控制、压迫劳动人民。这反映了 ( )①地主阶级通过散布封建迷信,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地主阶级通过传播封建道德,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揭示了资产阶级 ( )①制造了工厂所需的大量失去生产资料且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②以利己主义砸碎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生产关系和道德伦理 ③用公开的、直接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法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④把医生、律师等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抹去了其阶层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年以来,欧美政府、企业相继放缓电动化进程。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环保和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一旦失去真正的技术突破,难以带来丰厚的收益,造出更加有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渐渐失去购买的兴趣,失去消费能力,资本也就会转向“赌博”。欧美“放缓电动化” ( )①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致②直接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证明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共产党宣言》指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不具有历史进步性②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完全脱离阶级社会实际,具有历史局限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由于提高工资和增加轮班津贴的谈判陷入僵局,2024年6月,德国某工会发起警告性罢工。与此同时,在法国,代表码头工人和港口其他工人的工会已经进行了多次24小时罢工和4小时停工,以抗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材料中的罢工 ( )①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其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国际金融危机再度“捧热”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了大学课堂。德国《商报》发表的《<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一文写道:“直到今天,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说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可通过学习《资本论》克服经济危机B.《资本论》没有过时,是仍具有科学性的真理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D.《资本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8.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论证了无产阶级获得胜利是不可避免的B.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不懈奋斗C.揭示了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D.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9.“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C.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尝试D.实践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0.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东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十九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将社会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但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无疑是科学的。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阐释的一部伟大著作。这部著作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人民群众在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上的主体作用,阐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当前再读这部光辉文献,对于在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再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在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1 课时检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卷版).docx 必修1 课时检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