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3 课时检测(八)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选择题1.《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法律所加的罪名,智者无法为之辩护,勇者也不敢争执。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这给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④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材料中的信息给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和歧视,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①④正确。“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③排除。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 )①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②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颁布实施明确的,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②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了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④正确。3.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法治保障的重大举措。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管用之法②完善立法体制,推动科学立法③合理设定权责,制定良善之法④发扬人民民主,坚持民主立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立管用之法,①正确。“完善立法体制”“合理设定权责”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②③排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扬人民民主,坚持民主立法,④正确。4.202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初次审议生态环境法典、法治宣传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等23件法律案;制定学前教育法,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等;加强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可见,我国 (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立法质效②立足实际,重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③健全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④以立法促善治,最终使法律成为治国重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发扬民主,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表明我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立法质效,健全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①③正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②错误。法律早已成为治国重器,④错误。5.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说明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是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②③正确。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应该是数字技术,而不是数字政府建设,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该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以便更好满足公众的政务服务需求,未涉及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且“制度基础”说法不妥,④不选。6.2024年5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切实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共享,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这对政府的要求是 ( )①加强政务协同,推动行政服务提质增效②依托科技数据赋能,打造智能高效政府③缩减行政自由裁量权,建设阳光型政府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扩大政务服务范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 “切实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共享,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要求政府加强政务协同,推动行政服务提质增效,依托科技数据赋能,打造智能高效政府,①②正确。实际情况复杂多样,要严格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而不是缩减,③错误。政府要依法行政,不能随意扩大政务服务范围,④错误。7.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网络法治与10亿多网民直接相连,与14亿多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面对网络传谣、网络暴力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对“按键伤人”坚持严惩立场,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网络法治需要 ( )①政府依法开展网络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②司法机关强化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凝聚依法治网强大力量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网络法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网络法治需要政府依法开展网络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凝聚依法治网强大力量,①③正确。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司法机关应坚持公正司法,②说法错误。“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说法错误,应是保障网民合法合理利益实现,④不选。8.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越是事情紧急,政府越要坚持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 ( )①必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 ②应该主动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③要与公民、社会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优化应急管理和服务 ④可采取轻责重罚的处置方式,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政府威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①正确。公民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但没有决策权,②错误。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要与公民、社会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优化应急管理和服务,③正确。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要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应当采取过罚相当的原则,而不是轻责重罚,④错误。9.“请按标线停车,没有按要求的请立即开走。”贵州省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在治理违停车辆时,变“开罚单”为喇叭喊话方式进行宣传劝导,柔性管理举措获市民点赞。近年来,该交警支队还创新开发了摩托车防酒驾控制系统,推动实施首违免罚、接力纠违等执法方式,既释放交管执法“温度”,又达到了“疏堵结合”。该交警支队的做法 ( )①创新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基层网 ②采取交通违规免责的柔性执法措施,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③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 ④坚持政务公开,宽严相济,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该交警支队的做法创新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基层网,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①③正确。不是交通违规免责,而是首违免罚,②排除。“坚持政务公开”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④排除。10.“法律明白人”作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的“多面手”,既是农民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化解员和法治实践引导员。他们依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有利于 ( )①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②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③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④发挥法律明白人主体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法律明白人”依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有利于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也可以进一步增进社会共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①③正确。“法律明白人”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但不能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②排除。广大人民群众才是乡村法治建设的主体,④错误。11.近年来,国家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税收监管和规范,多位网络主播因涉嫌偷逃税款被行政处罚。网络直播行业不是“法外之地”,每个符合纳税标准的网络主播都应依法纳税。同时,网络直播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实现健康发展。这意味着 ( )①法律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③法具有政治职能,发挥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我国社会主义法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①错误。“每个符合纳税标准的网络主播都应依法纳税”等信息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④正确。法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但材料反映的是法的社会职能,不涉及政治职能,③排除。“网络直播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实现健康发展”等信息说明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②正确。12.2024年4月30日至5月28日,湖南省民宗委组织开展网上学法活动,在“湖南民宗”公众号设置《学法专栏》,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全省民宗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等,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各族群众、宗教界人士均可参加网上学法。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宗教政策法规意识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③积极鼓励宗教界人士健康的传教活动④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开展网上学宗教法律、法规活动,有利于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宗教政策法规意识,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①④正确。应该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而不是积极鼓励宗教界人士健康的传教活动,且我国不鼓励宗教界人士健康的传教活动,③错误。13.某县推行“普法流动讲堂”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宣教形式,根据不同人群对法律的不同需求编制普法“菜单”,组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的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生产生活。该做法 ( )①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②不断完善国家法律实施机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③适应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创新了普法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可和信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夸大了该县做法的作用,①排除。“不断完善国家法律实施机制”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②排除。“组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的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生产生活”的做法创新了普法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可和信仰,适应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③④正确。14.近年来,D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将“庭内”搬到“庭外”,通过进社区、乡村和工业园区等开庭审案,让群众现场了解庭审程序,以案讲法,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巡回法庭将“庭内”搬到“庭外” ( )①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主动延伸了人民法院审判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司法需求 ③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④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而不是巡回法庭,①错误。D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将“庭内”搬到“庭外”,主动延伸了人民法院审判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司法需求;让群众现场了解庭审程序,以案讲法,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②③正确。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而不是多元主体,而且参与司法也不是多元主体的义务和责任,④错误。15.规范,是司法权力运行的行为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系统在强化顶层设计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司法标准,细化类案指引,坚持科学建章立制,健全冤错案件发现纠正机制,不让好人蒙冤,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述举措 ( )①坚持司法为民,以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②坚持程序至上,切实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和质量③坚持便民惠民,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④坚持公平正义,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通过不断完善司法标准,细化类案指引,坚持科学建章立制,健全冤错案件发现纠正机制,不让好人蒙冤”等措施坚持司法为民,以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了公平正义,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①④正确。“审判效率”“开放透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③排除。16.王某与李某发生争执,王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为了顺利化解矛盾,数十次做双方调解工作,最终,王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可见,当地人民法院 ( )①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②始终把诉讼和普法相结合,健全司法救助体系③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④坚持以事实和法律为准绳,努力实现结果公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 “承办法官为了顺利化解矛盾,数十次做双方调解工作,最终,王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等信息表明当地人民法院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很好地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①③正确。“司法救助”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②排除。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④错误。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4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批复行文如下(有删减):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司法部:你们关于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目录附后)。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附件:序号 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 调整实施情况9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18.禁止投资社会调查。 在广州市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定代表人应当具有中国国籍。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上述批复对各地政府健全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有益启示。解析: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设问中主体限定明确。答题时调用政府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信息 链接知识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 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新要求,及时调整实施有关规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各地政府要不断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于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请示批复 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 各地政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示例:①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新要求,及时调整实施有关规定;②各地政府要不断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为本地治理提供制度前提;③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和法治框架;④各地政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本地的主动性、积极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4年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介绍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中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截至目前,中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创新网络法治实施模式;中国不断规范和完善对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党领导依法治网的制度和机制,把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实到网络法治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发挥中央网信委的决策统筹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示。解析: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设问中主体限定明确。答题时调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信息 链接知识中国不断完善党领导依法治网的制度和机制,把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实到网络法治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发挥中央网信委的决策统筹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创新网络法治实施模式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法治的有效实施,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断规范和完善对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答案示例:①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提供方向引领和政治保证,保证执法;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持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法治的有效实施,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④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修3 课时检测(八)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选择题1.《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法律所加的罪名,智者无法为之辩护,勇者也不敢争执。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这给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④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 )①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②有助于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法治保障的重大举措。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管用之法②完善立法体制,推动科学立法③合理设定权责,制定良善之法④发扬人民民主,坚持民主立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初次审议生态环境法典、法治宣传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等23件法律案;制定学前教育法,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等;加强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可见,我国 (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立法质效②立足实际,重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③健全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④以立法促善治,最终使法律成为治国重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5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切实加强业务协同、强化数据共享,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这对政府的要求是 ( )①加强政务协同,推动行政服务提质增效②依托科技数据赋能,打造智能高效政府③缩减行政自由裁量权,建设阳光型政府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扩大政务服务范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网络法治与10亿多网民直接相连,与14亿多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面对网络传谣、网络暴力等现实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对“按键伤人”坚持严惩立场,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网络法治需要 ( )①政府依法开展网络执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②司法机关强化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体系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凝聚依法治网强大力量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保障网民各项利益实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越是事情紧急,政府越要坚持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 ( )①必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 ②应该主动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③要与公民、社会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优化应急管理和服务 ④可采取轻责重罚的处置方式,加大处罚力度,增强政府威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请按标线停车,没有按要求的请立即开走。”贵州省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在治理违停车辆时,变“开罚单”为喇叭喊话方式进行宣传劝导,柔性管理举措获市民点赞。近年来,该交警支队还创新开发了摩托车防酒驾控制系统,推动实施首违免罚、接力纠违等执法方式,既释放交管执法“温度”,又达到了“疏堵结合”。该交警支队的做法 ( )①创新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基层网 ②采取交通违规免责的柔性执法措施,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③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 ④坚持政务公开,宽严相济,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法律明白人”作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的“多面手”,既是农民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化解员和法治实践引导员。他们依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有利于 ( )①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②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③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④发挥法律明白人主体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近年来,国家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税收监管和规范,多位网络主播因涉嫌偷逃税款被行政处罚。网络直播行业不是“法外之地”,每个符合纳税标准的网络主播都应依法纳税。同时,网络直播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实现健康发展。这意味着 ( )①法律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社会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③法具有政治职能,发挥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4月30日至5月28日,湖南省民宗委组织开展网上学法活动,在“湖南民宗”公众号设置《学法专栏》,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全省民宗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等,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各族群众、宗教界人士均可参加网上学法。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宗教政策法规意识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③积极鼓励宗教界人士健康的传教活动④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3.某县推行“普法流动讲堂”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宣教形式,根据不同人群对法律的不同需求编制普法“菜单”,组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的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生产生活。该做法 ( )①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②不断完善国家法律实施机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③适应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创新了普法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可和信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近年来,D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将“庭内”搬到“庭外”,通过进社区、乡村和工业园区等开庭审案,让群众现场了解庭审程序,以案讲法,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巡回法庭将“庭内”搬到“庭外” ( )①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主动延伸了人民法院审判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司法需求 ③坚持了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④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5.规范,是司法权力运行的行为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系统在强化顶层设计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司法标准,细化类案指引,坚持科学建章立制,健全冤错案件发现纠正机制,不让好人蒙冤,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述举措 ( )①坚持司法为民,以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②坚持程序至上,切实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和质量③坚持便民惠民,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④坚持公平正义,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6.王某与李某发生争执,王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为了顺利化解矛盾,数十次做双方调解工作,最终,王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可见,当地人民法院 ( )①秉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切实维护人民利益②始终把诉讼和普法相结合,健全司法救助体系③坚持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合理使用司法资源④坚持以事实和法律为准绳,努力实现结果公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4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批复行文如下(有删减):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司法部:你们关于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目录附后)。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附件:序号 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 调整实施情况9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18.禁止投资社会调查。 在广州市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定代表人应当具有中国国籍。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上述批复对各地政府健全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有益启示。材料信息 链接知识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 各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新要求,及时调整实施有关规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各地政府要不断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于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请示批复 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 各地政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4年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介绍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中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截至目前,中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创新网络法治实施模式;中国不断规范和完善对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党领导依法治网的制度和机制,把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实到网络法治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发挥中央网信委的决策统筹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示。材料信息 链接知识中国不断完善党领导依法治网的制度和机制,把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实到网络法治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发挥中央网信委的决策统筹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创新网络法治实施模式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法治的有效实施,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断规范和完善对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3 课时检测(八)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卷版).docx 必修3 课时检测(八)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