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课时检测(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4 课时检测(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必修4 课时检测(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
1.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发掘利用红色资源,河北省灵寿县对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进行普查、定位,形成名录,建成了灵寿县烈士陵园;还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活动;定期组织讲解员走进学校、单位、社区等,用心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传承不息。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旨在 (  )
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激发爱国热情,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目的在于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爱国热情,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②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涉及文化产业,③④不符合题意。
2.红色文化作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依据,要把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启示我们 (  )
①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②要积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先实现其经济价值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先进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①错误。要积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弘扬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不是优先实现其经济价值,②错误。
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想信念的问题仍需用理论的力量来解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告诉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 (  )
①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推动百年大党勇毅前行 ②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③努力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的理论
④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熔铸于自己的精神血脉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材料没有体现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①排除。材料告诉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熔铸于自己的精神血脉之中,②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民的理论,③排除。
4.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用34%的高收视率证明了大家的认可。它是一台“我们的”春晚!我们在每一个节目里都见到了自己,这是我们的深厚渊源、我们的亲密无间、我们的悲欢离合、我们的奋勇向前!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不仅仅是娱乐、不仅仅是审美,更是思想的交融、精神的凝聚。材料旨在强调 (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②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必须关注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④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取决于艺术手法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用34%的高收视率证明了大家的认可。它是一台“我们的”春晚!我们在每一个节目里都见到了自己,材料旨在强调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①正确。材料强调龙年春晚得到了较高的收视率,是娱乐、是审美,更是思想的交融、精神的凝聚,不涉及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②不符合题意。央视春晚创造出与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共情共鸣的作品,这表明我们必须关注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③正确。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取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
5.2024年3月30日,“激情马拉松 活力石家庄”2024奔跑旅行嘉年华文旅系列活动启动。石家庄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体旅品牌,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赛事,盘活整合旅游资源,让广大市民游客及运动爱好者一次性打卡“文化、体育、旅游”三重乐趣。材料表明 (  )
①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才有强大生命力
②融合发展是打造文旅特色的必由之路
③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石家庄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盘活整合旅游资源,让广大市民游客及运动爱好者一次性打卡“文化、体育、旅游”三重乐趣,这表明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才有强大生命力,①符合题意。打造文旅特色未必都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来实现,②说法错误。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体旅品牌,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赛事,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④排除。
6.2024年3月1日,《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辞海》网络版3.0增补百科词条和汉语语词共5万条;根据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增补了全学科700条高频词条;对界面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引入“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有利于 (  )
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
④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体现的是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材料中未体现,①不选。《辞海》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智慧、个性化的知识检索和学习体验,表明其商业推广有利于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②正确。《辞海》网络版3.0增补的内容,表明其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④正确。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辞海》作为一个文化产品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不选。故本题选C。
7.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为此,我们要 (  )
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老城的改造和开发力度
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宿,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城乡历史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要立足社会实践,而不是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②说法错误。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说法错误,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说法错误。
8.2024年电影春节档既有合家欢的喜剧元素,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表达,励志与温暖的底色更加鼓舞人心,契合了档期观影氛围,票房不俗。截至2024年2月18日9点30分,2024年全年票房已达110.81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6.75%。可见,春节档电影的成功在于 (  )
①立足社会实践,坚守人民立场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打造国产品牌,弘扬爱国主义
④将文化功能与经济价值相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电影春节档既有合家欢的喜剧元素,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表达,励志与温暖鼓舞人心,春节档电影的成功在于立足社会实践,坚守人民立场,①正确。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表达,励志与温暖的底色更加鼓舞人心,唱响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票房不俗,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打造国产品牌,弘扬爱国主义,③不选。文化与经济相交融,但与春节档电影的成功不构成因果关系,④不选。
9.设计师陈旭亮和汝瓷非遗传承人、陶瓷艺术家李可明联合设计了“汝瓷天青釉茶叙杯”。这套汝瓷茶具在设计上融合了巴洛克风格,杯罩的灵感源于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建筑元素。2024年8月8日,当茶具亮相卢浮宫的金字塔建筑前时,各国游客赞不绝口、竞相拍照。茶具的设计 (  )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立足各国观众需要,实现中外文化交融
③坚持以我为主,实现洋为中用
④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多彩文化体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汝瓷天青釉茶叙杯”的设计融合了巴洛克风格,杯罩的灵感源于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建筑元素,说明该设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实现洋为中用,①③正确。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而不是立足各国观众需要,②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没有体现丰富传统文化内涵,④排除。故本题选A。
10.文艺工作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但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艺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 (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艺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①③正确。材料不涉及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②排除。材料不涉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④排除。
11.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全面改陈和提升,公开展出一些长期深藏在库房里的重要文物,运用“三维数据虚拟成像+3D打印”数字活化国宝、VR“云游”展厅、数智人讲解等形式,使人们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带给人全新的体验。国家博物馆此举 (  )
①利用文化的物质载体,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文化自信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国家博物馆全面改陈和提升并没有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博物馆此举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而不属于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②不选。
12.为了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多地相继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都会组织师生喊着响亮的口号,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意义在于 (  )
①用脚步感受革命艰难,创新教育形式
②用心灵领悟革命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于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④于实践中发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师生喊着响亮的口号,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由此可见,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有助于学生用脚步感受革命艰难,创新教育形式,能够帮助学生于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①③符合题意。师生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这有助于学生在身体力行中领悟革命精神,提高道德修养,②排除。“行走的思政课”有助于在实践中发扬革命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④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灵动多彩的赣鄱大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无数文人墨客在滕王阁留下不朽文章。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磅礴宇内,被称为千古绝唱。现在的滕王阁已经是第29次重建,其主阁端庄大方、气势雄伟,两侧建有“压江”和“挹翠”两亭。站在滕王阁向西望去,滚滚赣江水向北奔腾,红谷滩新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南昌城昔日荣耀与今日繁华隔江相望,预示江西绿色崛起、再创辉煌。
材料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代表,红色基因浸透井冈人的血液和井冈山的山水之中。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这里有八角楼的灯光、朱毛会师地、红军挑粮小道、五指峰、杜鹃山、井冈山博物馆等。
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能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调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南昌城昔日荣耀与今日繁华隔江相望,预示江西绿色崛起、再创辉煌→可联系坚定文化自信。关键信息②: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代表,红色基因浸透井冈人的血液和井冈山的山水之中→可联系有利于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人们对地方优秀特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关键信息③:这里有八角楼的灯光、朱毛会师地、红军挑粮小道、五指峰、杜鹃山、井冈山博物馆等→可联系能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答案示例:①文化强省建设要弘扬优秀文化,对接群众需求,坚定文化自信。②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能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人们对地方优秀特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24年1月4日,人民网发表了《树网络正能量榜样,让主旋律更高昂》一文。该文指出: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旨在遴选网络正能量精品、充分展示正能量榜样,使亿万网络流量被正能量引领,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使社会正能量更充沛,令时代主旋律更高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正能量是亿万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汇聚而成的。大力弘扬正能量,也是在讴歌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这些正能量榜样更是亿万平凡的中国劳动者的缩影,映衬出中国人民拼搏奋进的时代图景。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必将进一步丰富正能量内容供给,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更会坚定人们的初心、夯实人们的使命、指引人们前行,为“凝聚强国力量 共铸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正能量榜样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对广大网民而言,会在激荡心灵中内化于心,更会在汲取榜样力量中外化于行。德行榜样不断涌现,社会正能量不断发扬光大,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这进一步说明,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是人心所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需要结合材料并联系文化的功能、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坚定人们的初心、夯实人们的使命、指引人们前行,为“凝聚强国力量 共铸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可联系文化的功能。关键信息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使社会正能量更充沛,令时代主旋律更高昂→可联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关键信息③: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可联系提高道德修养。
答案示例:发挥正能量榜样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更好地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能够激发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榜样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重要影响,学习榜样,让我们从榜样中接受鼓舞,汲取营养,提高道德修养,让我们走向充实,走向崇高,走向伟大。必修4 课时检测(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
1.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发掘利用红色资源,河北省灵寿县对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进行普查、定位,形成名录,建成了灵寿县烈士陵园;还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活动;定期组织讲解员走进学校、单位、社区等,用心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传承不息。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旨在 (  )
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激发爱国热情,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红色文化作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依据,要把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启示我们 (  )
①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②要积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先实现其经济价值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先进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想信念的问题仍需用理论的力量来解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告诉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 (  )
①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推动百年大党勇毅前行 ②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③努力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的理论
④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熔铸于自己的精神血脉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用34%的高收视率证明了大家的认可。它是一台“我们的”春晚!我们在每一个节目里都见到了自己,这是我们的深厚渊源、我们的亲密无间、我们的悲欢离合、我们的奋勇向前!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不仅仅是娱乐、不仅仅是审美,更是思想的交融、精神的凝聚。材料旨在强调 (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②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必须关注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④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取决于艺术手法和形式的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3月30日,“激情马拉松 活力石家庄”2024奔跑旅行嘉年华文旅系列活动启动。石家庄大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体旅品牌,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赛事,盘活整合旅游资源,让广大市民游客及运动爱好者一次性打卡“文化、体育、旅游”三重乐趣。材料表明 (  )
①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才有强大生命力
②融合发展是打造文旅特色的必由之路
③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3月1日,《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辞海》网络版3.0增补百科词条和汉语语词共5万条;根据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增补了全学科700条高频词条;对界面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引入“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有利于 (  )
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
④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为此,我们要 (  )
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老城的改造和开发力度
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宿,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城乡历史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电影春节档既有合家欢的喜剧元素,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表达,励志与温暖的底色更加鼓舞人心,契合了档期观影氛围,票房不俗。截至2024年2月18日9点30分,2024年全年票房已达110.81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6.75%。可见,春节档电影的成功在于 (  )
①立足社会实践,坚守人民立场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打造国产品牌,弘扬爱国主义
④将文化功能与经济价值相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设计师陈旭亮和汝瓷非遗传承人、陶瓷艺术家李可明联合设计了“汝瓷天青釉茶叙杯”。这套汝瓷茶具在设计上融合了巴洛克风格,杯罩的灵感源于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建筑元素。2024年8月8日,当茶具亮相卢浮宫的金字塔建筑前时,各国游客赞不绝口、竞相拍照。茶具的设计 (  )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立足各国观众需要,实现中外文化交融
③坚持以我为主,实现洋为中用
④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多彩文化体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文艺工作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但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艺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 (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全面改陈和提升,公开展出一些长期深藏在库房里的重要文物,运用“三维数据虚拟成像+3D打印”数字活化国宝、VR“云游”展厅、数智人讲解等形式,使人们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带给人全新的体验。国家博物馆此举 (  )
①利用文化的物质载体,拓宽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②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文化自信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为了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多地相继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都会组织师生喊着响亮的口号,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108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意义在于 (  )
①用脚步感受革命艰难,创新教育形式
②用心灵领悟革命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于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④于实践中发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灵动多彩的赣鄱大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无数文人墨客在滕王阁留下不朽文章。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磅礴宇内,被称为千古绝唱。现在的滕王阁已经是第29次重建,其主阁端庄大方、气势雄伟,两侧建有“压江”和“挹翠”两亭。站在滕王阁向西望去,滚滚赣江水向北奔腾,红谷滩新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南昌城昔日荣耀与今日繁华隔江相望,预示江西绿色崛起、再创辉煌。
材料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代表,红色基因浸透井冈人的血液和井冈山的山水之中。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这里有八角楼的灯光、朱毛会师地、红军挑粮小道、五指峰、杜鹃山、井冈山博物馆等。
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能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24年1月4日,人民网发表了《树网络正能量榜样,让主旋律更高昂》一文。该文指出: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旨在遴选网络正能量精品、充分展示正能量榜样,使亿万网络流量被正能量引领,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使社会正能量更充沛,令时代主旋律更高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正能量是亿万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汇聚而成的。大力弘扬正能量,也是在讴歌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这些正能量榜样更是亿万平凡的中国劳动者的缩影,映衬出中国人民拼搏奋进的时代图景。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必将进一步丰富正能量内容供给,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更会坚定人们的初心、夯实人们的使命、指引人们前行,为“凝聚强国力量 共铸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正能量榜样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对广大网民而言,会在激荡心灵中内化于心,更会在汲取榜样力量中外化于行。德行榜样不断涌现,社会正能量不断发扬光大,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这进一步说明,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是人心所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