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三) 多极化趋势与当今时代的主题一、选择题1.中国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发展进程。近期,“全球南方”国家接连传来希望加强合作的新消息:泰国和马来西亚相继宣布申请加入“金砖大家庭”,巴西表示正在研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目前,金砖成员数量升至10国,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占全球人口的近一半、全球贸易的五分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拉动了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由此可知 ( )①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世界开放发展、合作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引领力量 ③“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南南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④世界各国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实现合作共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在中方的邀请和主持下,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和解对话在北京举行并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此次对话最重要的共识就是实现巴勒斯坦所有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最强烈的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中国这一外交举动 ( )①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②在促进和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③大力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践行了多边主义,维护了他国主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针对美国与日本、荷兰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设备以阻碍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的发展的问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严正声明,反对这一破坏现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行为,指出开放合作是创造价值和促进全球进步的最佳选择,全球化市场以及全球化合作创新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号召全体会员单位坚决捍卫全球化产业链稳定,积极应变,发扬行业志气,繁荣产业生态,共创广阔未来。这表明 ( )①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孔子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两者共同蕴含的思想对主权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启示有 ( )①对待国际问题应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成为未来世界格局更加重要的力量。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表明 ( )①中国致力于领导“全球南方”崛起,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③中国团结南方国家,引导着南南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 ④中国坚持汇聚南南合作共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劝和促谈、外交斡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正是因为中国可以公平持正,所以才能让矛盾重重的各方信任这个斡旋人;也正是因为中国不谋私利,所以中国的帮助不会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表明 ( )①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③中国始终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 ④巴勒斯坦各派别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这一论断说明 ( )①我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加深相互依赖的程度 ②我国是推动经济合作发展、造福中德人民的主导力量 ③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各国应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支持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畅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表明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两国在行动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中美关系应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与冲突的关系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7月1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决议聚焦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务实举措,旨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人工智能发展中平等受益,弥合数字鸿沟,完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下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②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国际合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③中国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④中国立足各国共同利益开展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年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嘉宾们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共同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在当前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向世界宣告维护开放市场环境的决心。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是因为 (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②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③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强调,地区冲突引发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政策突然转向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粮食供需失衡。国际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国际合作探寻有效解决方案。由此推断 (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方面起决定作用②粮食安全问题和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合作紧密相关 ③完善国际法律体系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④联合国高度关注粮食资源引发的非传统安全威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国际安全形势乱象丛生。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为此,中国 ( )①立足共同利益开展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 ③应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义利相兼、以利为先 ④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由“18”到“143”的转变2024年7月1日,第78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倡导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商业环境,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初步草案得到了18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坚定支持,经过谈判磋商,最终获得143个国家联署。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为什么能够实现由“18”到“143”的转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十载同行,中拉携手为世界发展注入“南方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获得拉美国家积极响应。十年来,中国与拉美从愿景到行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新时代中拉关系不断绽放光彩。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与拉美始终是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主张维护和平、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反对阵营对抗、脱钩断链、霸权霸凌,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双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配合,发出“中拉声音”。中国与拉美也是合作发展的促进力量。十年来,双方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携手共同发展。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并在拉美地区实施200余个基建项目,为当地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共建的凤凰工业园等也成为地区发展的亮点。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三) 多极化趋势与当今时代的主题一、选择题1.中国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发展进程。近期,“全球南方”国家接连传来希望加强合作的新消息:泰国和马来西亚相继宣布申请加入“金砖大家庭”,巴西表示正在研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目前,金砖成员数量升至10国,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占全球人口的近一半、全球贸易的五分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拉动了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由此可知 ( )①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世界开放发展、合作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引领力量 ③“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南南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④世界各国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实现合作共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 “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引领力量”中“引领”表述有误,与事实不符,②排除。材料只强调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并未涉及世界各国都摒弃零和思维,④排除。2.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在中方的邀请和主持下,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和解对话在北京举行并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此次对话最重要的共识就是实现巴勒斯坦所有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最强烈的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中国这一外交举动 ( )①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②在促进和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③大力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践行了多边主义,维护了他国主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 本题中的具体事件主要关注的是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不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③不选。材料未体现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他国主权,④不符合题意。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 中法两国秉持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表明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②④正确。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法国并不奉行,①错误。材料强调中法关系向前发展,不体现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不符合题意。4.针对美国与日本、荷兰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设备以阻碍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的发展的问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严正声明,反对这一破坏现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行为,指出开放合作是创造价值和促进全球进步的最佳选择,全球化市场以及全球化合作创新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号召全体会员单位坚决捍卫全球化产业链稳定,积极应变,发扬行业志气,繁荣产业生态,共创广阔未来。这表明 ( )①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而不是维护世界和平,①排除。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错误。5.孔子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两者共同蕴含的思想对主权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启示有 ( )①对待国际问题应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是所有主权国家都坚持,③错误。材料未涉及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排除。6.“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成为未来世界格局更加重要的力量。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表明 ( )①中国致力于领导“全球南方”崛起,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③中国团结南方国家,引导着南南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 ④中国坚持汇聚南南合作共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而不是致力于领导“全球南方”崛起,①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引导着南南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说法错误,③排除。7.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劝和促谈、外交斡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正是因为中国可以公平持正,所以才能让矛盾重重的各方信任这个斡旋人;也正是因为中国不谋私利,所以中国的帮助不会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表明 ( )①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中国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③中国始终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 ④巴勒斯坦各派别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①错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巴勒斯坦各派别间的共同利益是各派别合作的基础,而不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④排除。8.2024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这一论断说明 ( )①我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加深相互依赖的程度 ②我国是推动经济合作发展、造福中德人民的主导力量 ③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各国应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④我国支持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畅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材料不涉及我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加深相互依赖的程度,①不符合题意。我国是推动经济合作发展、造福中德人民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②错误。9.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这表明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两国在行动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中美关系应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与冲突的关系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中美元首会晤不代表美国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行动目标,①不选。中美元首会晤表明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其背后彰显了中国的日益强大,也体现了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验证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正确。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美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的对立,我们提倡中美加强合作,但不是完全杜绝竞争尤其是良性竞争,③不选。材料表明中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④正确。10.2024年7月1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决议聚焦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务实举措,旨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人工智能发展中平等受益,弥合数字鸿沟,完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下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②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国际合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③中国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④中国立足各国共同利益开展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①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立足本国国家利益开展外交,④错误。11.2024年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嘉宾们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共同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在当前全球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向世界宣告维护开放市场环境的决心。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是因为 (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②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③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是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不是中国坚定开放决心的原因,③④不符合题意。1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强调,地区冲突引发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政策突然转向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粮食供需失衡。国际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国际合作探寻有效解决方案。由此推断 (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方面起决定作用②粮食安全问题和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合作紧密相关 ③完善国际法律体系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④联合国高度关注粮食资源引发的非传统安全威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①错误。国际法律体系只能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③错误。13.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国际安全形势乱象丛生。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为此,中国 ( )①立足共同利益开展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 ③应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义利相兼、以利为先 ④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不符合题意。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③错误。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由“18”到“143”的转变2024年7月1日,第78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倡导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商业环境,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初步草案得到了18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坚定支持,经过谈判磋商,最终获得143个国家联署。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为什么能够实现由“18”到“143”的转变。解析:本题是原因类问题,需要调用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民主化、联合国作用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2024年7月1日,第78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可联系时代的主题。关键信息②: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可联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绝大多数国家利益。关键信息③: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实际行动帮助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可联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关键信息④: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初步草案得到了18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坚定支持,经过谈判磋商,最终获得143个国家联署→可联系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答案示例:①该决议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反映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符合新型国际关系理念;②决议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造福人类的原则,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绝大多数国家利益;③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形成广泛国际共识;④决议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持和把握了真正的多边主义方向。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十载同行,中拉携手为世界发展注入“南方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获得拉美国家积极响应。十年来,中国与拉美从愿景到行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新时代中拉关系不断绽放光彩。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与拉美始终是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主张维护和平、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反对阵营对抗、脱钩断链、霸权霸凌,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双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配合,发出“中拉声音”。中国与拉美也是合作发展的促进力量。十年来,双方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携手共同发展。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并在拉美地区实施200余个基建项目,为当地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共建的凤凰工业园等也成为地区发展的亮点。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解析:本题是措施类主观题,结合材料,可联系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等知识作答。答案示例:①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应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中拉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开展经济合作,造福两国人民。②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应共同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多边主义,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维护好双方共同利益,中国愿意与各国携手走向现代化,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选择性必修1 课时检测(三) 多极化趋势与当今时代的主题(原卷版).docx 选择性必修1 课时检测(三) 多极化趋势与当今时代的主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