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课时检测(四) 中国的外交(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1 课时检测(四) 中国的外交(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四) 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2024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要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沟通协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俄两国 (  )
①国家结构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③共同致力于构建平等有序公正的多极世界格局 ④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相邻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维护世界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方面,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持续为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贡献中国方案。据此可知 (  )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②各国忠实履行国际公约,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方案 ③中国倡导共建生命共同体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共识 ④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峰会通过《哈瓦那宣言》,呼吁发展中国家团结争取发展权益,全面改革国际金融结构,构建更包容、协调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反对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单方面制裁。这反映出“77国集团和中国” (  )
①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②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③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④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的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与各方进行深入讨论,呼吁夯实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本地区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用,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讲话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③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逐渐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把中国式现代化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结起来。这 (  )
①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 ②说明中国以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追求 ④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盛大举办,作为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聚焦实现中非人民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中非合作论坛 (  )
①促进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②有利于积极推动构建以共享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有利于持续深化双方政治互信,巩固中非联盟 ④谱写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新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年,中国外交再迎热潮。多米尼克、瑙鲁、斯里兰卡、尼泊尔、荷兰等多国政要接踵访华,各国工商界人士也掀起新一轮“来华潮”。从中外频繁的互动中,外界可捕捉到多重信号。一是开放怀抱与世界共享机遇;二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三是周边外交的分量。这说明 (  )
①我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努力跻身世界舞台中央 ②我国积极优化外交布局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我国致力于与各国建立志同道合新型同盟关系 ④我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发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
70年前,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从亚洲智慧上升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价值。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近年来,多重危机挑战叠加,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发展事业遭遇逆流。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发展前景,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扣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在全球发展倡议的引领下,中国立足自身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减贫方案;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助力应对粮食危机;建设低碳示范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危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立足各国人民现实需要,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加强各方发展战略对接……中国以实际行动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注入新动能,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国倡议·人类福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如今,中国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紧扣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人类社会。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四) 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2024年10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要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沟通协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俄两国 (  )
①国家结构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③共同致力于构建平等有序公正的多极世界格局 ④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相邻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国家结构形式决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俄罗斯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①错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中俄要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沟通协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说明中俄两国共同致力于构建平等有序公正的多极世界格局,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邻大国正确相处之道,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2.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是70年前一代人给出的“历史答案”和70年后中国给出的“时代答案”。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 (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维护世界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的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①③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②错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
3.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方面,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持续为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贡献中国方案。据此可知 (  )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②各国忠实履行国际公约,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方案 ③中国倡导共建生命共同体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共识 ④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各国忠实履行国际公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与现实不符,②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夸大了发展中国家的作用,④错误。
4.“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峰会通过《哈瓦那宣言》,呼吁发展中国家团结争取发展权益,全面改革国际金融结构,构建更包容、协调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反对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单方面制裁。这反映出“77国集团和中国” (  )
①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②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③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④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联合国,②错误。“77国集团和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而不是引领者,④错误。
5.2024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的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与各方进行深入讨论,呼吁夯实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本地区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和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用,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讲话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③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逐渐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③说法错误。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④说法错误。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把中国式现代化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结起来。这 (  )
①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 ②说明中国以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追求 ④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我国现代化不仅仅是谋求我们自己的发展,还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也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价值追求,①③正确。我国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④排除。
7.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盛大举办,作为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聚焦实现中非人民共同富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对非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中非合作论坛 (  )
①促进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②有利于积极推动构建以共享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有利于持续深化双方政治互信,巩固中非联盟 ④谱写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新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中非合作论坛谱写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新篇章,促进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①④正确。中非合作论坛有利于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②排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结盟政策,③排除。故本题选B。
8.2024年,中国外交再迎热潮。多米尼克、瑙鲁、斯里兰卡、尼泊尔、荷兰等多国政要接踵访华,各国工商界人士也掀起新一轮“来华潮”。从中外频繁的互动中,外界可捕捉到多重信号。一是开放怀抱与世界共享机遇;二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三是周边外交的分量。这说明 (  )
①我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努力跻身世界舞台中央 ②我国积极优化外交布局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我国致力于与各国建立志同道合新型同盟关系 ④我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调整,①说法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发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
70年前,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从亚洲智慧上升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价值。
解析:本题是意义类问题,知识范围是世界多极化,可从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国家利益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①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化解局部冲突和动荡,化解传统和非传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③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为世界各国切身利益提供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又能维护各国间的共同利益。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近年来,多重危机挑战叠加,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发展事业遭遇逆流。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发展前景,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扣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在全球发展倡议的引领下,中国立足自身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减贫方案;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助力应对粮食危机;建设低碳示范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危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立足各国人民现实需要,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加强各方发展战略对接……中国以实际行动为破解全球发展赤字注入新动能,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国倡议·人类福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是短评类问题,可运用中国梦的特点、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是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者的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依然面临着日益严峻、不断增多的风险和挑战,而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者,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提出并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应对粮食危机、深化“全球南方”合作等等,推动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如今,中国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紧扣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民生需要,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