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六)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一、选择题1.李某骑电瓶车在路上正常行驶,被路旁突然窜出的一只大型犬追逐,受惊吓而摔倒在地,造成右侧胫骨平台骨折等并住院治疗。犬主人刘某认为自己在主观上没有故意,这只犬也没有咬人,李某受伤是他自己不够镇定所致,拒绝了李某的赔偿要求。李某随即提起了诉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刘某饲养的犬与李某没有直接接触,刘某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②本案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由刘某承担侵权责任 ③刘某没有管理好自己犬只,应对此事件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④在本次诉讼中,当事人都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和上诉的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山东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优势,积极打造“法治为民”服务品牌,组织全省法律援助机构精准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等法治新需求新期待,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切实以惠民便民成果展现主题教育成效。该系列活动 ( )①有利于司法机关行使好审判权,让法律更温暖人心 ②有利于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彰显我国司法制度优势 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能够让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服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某小区开发商与某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业主甲认为自己并非该合同的签订方,该合同对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对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一直未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催缴无果后提起诉讼,发现主审法官是甲的堂兄。本案 ( )①在诉讼中,物业公司和业主甲都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②甲作为接受了物业服务的业主,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满意拒交相关物业费 ③开发商依法与物业公司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物业公司有权申请甲的堂兄回避,也有权自己指定主审法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魏某等人在未取得合法用地许可证的情况下,在Z市某村大规模挖土从中谋利,导致损毁土地900余亩。Z市人民检察院就此向Z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判令魏某等被告支付土地资源经济价值损失、农业生态资源惩罚性赔偿金等64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Z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了人民检察院的诉讼请求。魏某等人不服,上诉至H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下列对该案件审理认识正确的有 ( )①因破坏生态环境发生纠纷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②Z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该公益诉讼案属于刑事诉讼 ③魏某等人可以委托诉讼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活动 ④H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为终审裁决,不能上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某校团委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登录中国庭审公开网,观看了一场“抢劫罪”庭审直播。在直播中,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分别进行了陈述和论辩,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一审判决。同学们就此次观摩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鹏和小宇 B.小鹏和小丽C.小波和小宇 D.小波和小丽6.钱某、关某系夫妻。2021年6月17日,钱某向邢某借款,收到款项后,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到邢某人民币贰万叁仟元整,于2022年8月16日前归还。借款人:钱某,2021年6月17日”。2022年8月16日,钱某共计偿还邢某6 600元,余款16 400 元未还,邢某碍于情面一直未主张钱某偿还。2024年8月1日,邢某因急需用钱,向钱某索要未果,一怒之下将钱某、关某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借条作为物证,邢某有利于实现自己主张②虽然关某未在借条上签字,但也有可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③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16 400元④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故邢某有提起诉讼的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原告张某租赁被告吴某的房屋用于经营,并支付了相应租金,购买了必需物品。后因第三方在房屋附近施工,加之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房屋及物品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发后第三方将全部损失赔付给吴某,原、被告就各自的损失份额多次协商无果,原告遂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调处纠纷,最终促成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吴某未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张某可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人民法院注重与人民调解的沟通衔接,努力提高司法服务的质量③若调解书合法送达后张某反悔,张某可以提出抗诉,要求再审④作为“伟大的东方经验”,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溉澜溪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大量混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经最高检交办、市检察院指定,一条公益诉讼案件(检察院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摆在两江地区检察院面前。立案后,两江地区检察院发挥跨区域履职监督作用,通过诉前磋商,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治污,推动建设一座水质提升站。下列对这起由检方提起的诉讼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检方负有举证责任,立案后要向法庭提供相关证据 ②检方负有案件判决后的执行责任,保证环境得到改善 ③诉前磋商有利于化解污染难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④国家机关提起的诉讼是实现环境好转和绿色发展的必然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螺纹钢采购合同,合同约定:“因本合同发生的一切争议,均由某市H仲裁委员会仲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B公司质疑A公司的螺纹钢质量并申请质量鉴定;鉴定书证实该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公司向A公司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人民法院应予受理B.若H仲裁委员会启动仲裁程序,此案既可调解结案也可裁决结案C.在H仲裁委员会所作裁决生效后,A公司可向管辖人民法院申请再审D.B公司提交的质量鉴定书是书面材料,属于证明法律事实的书证10.齐某因物业服务问题将小区的门禁系统显示屏砸坏,并向随后赶来了解情况的物业经理石某下巴处打了一拳,石某随后晕倒,在医院花费检查费1 400元,并有治疗记录。次日,石某因高血压心脏病住院治疗,共花费两万余元,要求齐某承担。公安机关对齐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 000 元的行政处罚。本案中 ( )①齐某如起诉公安机关,则该诉讼的核心问题是人民法院审判环节的法庭调查②石某的检查费、住院治疗费用及其他相应损失,均应由侵权的齐某承担③齐某与石某的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④如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齐某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网络红利的同时,也颇受网络暴力困扰。网络暴力往往和侮辱、诽谤相关,侮辱、诽谤在刑法上“告诉才处理”,通常属于自诉案件,需要由受害方自己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受害方很难揪出施暴者,也就难以起诉。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张冠李戴的照片、无中生有的“爆料”、脱口就出的“玩笑”……2023年,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这句话的理解。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近年来,为了震慑不法分子、保障网民权益,从刑法、民法典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作出规定,到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专项行动等,法律篱笆不断扎紧,法治利剑日渐擦亮。2023年4月开展的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我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互联网智慧报警平台,接受群众报案,广泛征集线索,共侦办案件2 300余起,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有效打击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暴力案件,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精准”和“有效”是衡量法治利剑的关键尺度。2023年9月公布的一批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中,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的吴某某获刑1年。人民法院认定了受害者的截屏证据并结合其他事实以诽谤罪定罪量刑,体现了“精准”;人民法院综合考量了情节的严重性、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给予了网暴者应有的惩罚,彰显了“有效”。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和人民法院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中是如何作为的。2 / 2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六)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一、选择题1.李某骑电瓶车在路上正常行驶,被路旁突然窜出的一只大型犬追逐,受惊吓而摔倒在地,造成右侧胫骨平台骨折等并住院治疗。犬主人刘某认为自己在主观上没有故意,这只犬也没有咬人,李某受伤是他自己不够镇定所致,拒绝了李某的赔偿要求。李某随即提起了诉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刘某饲养的犬与李某没有直接接触,刘某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②本案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由刘某承担侵权责任 ③刘某没有管理好自己犬只,应对此事件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④在本次诉讼中,当事人都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和上诉的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本案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由刘某承担侵权责任,①③不选,②正确。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在本次诉讼中,当事人都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和上诉的权利,④正确。故本题选C。2.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山东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优势,积极打造“法治为民”服务品牌,组织全省法律援助机构精准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等法治新需求新期待,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切实以惠民便民成果展现主题教育成效。该系列活动 ( )①有利于司法机关行使好审判权,让法律更温暖人心 ②有利于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彰显我国司法制度优势 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能够让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服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①错误。山东省司法厅组织全省法律援助机构精准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等法治新需求新期待,这种行为有利于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彰显我国司法制度优势,②正确。山东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优势,积极打造“法治为民”服务品牌,这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正确。该系列活动能够让人民群众打得起官司,不一定能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服务,④错误。3.某小区开发商与某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业主甲认为自己并非该合同的签订方,该合同对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对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一直未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催缴无果后提起诉讼,发现主审法官是甲的堂兄。本案 ( )①在诉讼中,物业公司和业主甲都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②甲作为接受了物业服务的业主,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满意拒交相关物业费 ③开发商依法与物业公司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物业公司有权申请甲的堂兄回避,也有权自己指定主审法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该案件是民事诉讼案件,不适用委托辩护人规定,①排除。甲作为业主,虽然对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但不能因此拒交物业费。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应当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如果业主认为物业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可以与物业公司协商解决,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不能单方面拒交物业费,②正确。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虽然业主甲并非签订方,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该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业主在享受物业服务的同时,应当遵守合同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费,③正确。物业公司有权申请甲的堂兄(主审法官)回避,但无权自己指定主审法官,④排除。4.魏某等人在未取得合法用地许可证的情况下,在Z市某村大规模挖土从中谋利,导致损毁土地900余亩。Z市人民检察院就此向Z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判令魏某等被告支付土地资源经济价值损失、农业生态资源惩罚性赔偿金等64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Z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了人民检察院的诉讼请求。魏某等人不服,上诉至H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下列对该案件审理认识正确的有 ( )①因破坏生态环境发生纠纷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②Z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该公益诉讼案属于刑事诉讼 ③魏某等人可以委托诉讼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活动 ④H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为终审裁决,不能上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Z市人民检察院就魏某等人损毁土地提起公益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因破坏生态环境发生纠纷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H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是终审判决,不能上诉,①④入选。Z市人民检察院就此向Z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判令魏某等被告支付土地资源经济价值损失、农业生态资源惩罚性赔偿金等64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件为公益民事诉讼,魏某等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助其进行诉讼活动,②③不选。5.某校团委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登录中国庭审公开网,观看了一场“抢劫罪”庭审直播。在直播中,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分别进行了陈述和论辩,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一审判决。同学们就此次观摩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鹏和小宇 B.小鹏和小丽C.小波和小宇 D.小波和小丽解析:选C 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但本案是刑事公诉案件,不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故小鹏的观点错误。在直播中,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分别进行了陈述和论辩,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一审判决,因此说明司法案件中的公平和正义,故小波的观点正确。在我国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因此一审结束后,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故小宇的观点正确。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故小丽的观点错误。综上分析,故答案选C。6.钱某、关某系夫妻。2021年6月17日,钱某向邢某借款,收到款项后,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到邢某人民币贰万叁仟元整,于2022年8月16日前归还。借款人:钱某,2021年6月17日”。2022年8月16日,钱某共计偿还邢某6 600元,余款16 400 元未还,邢某碍于情面一直未主张钱某偿还。2024年8月1日,邢某因急需用钱,向钱某索要未果,一怒之下将钱某、关某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借条作为物证,邢某有利于实现自己主张②虽然关某未在借条上签字,但也有可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③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16 400元④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故邢某有提起诉讼的权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该借条是书证不是物证,①错误。虽然借条是钱某一人签字,但若邢某能证明此借款用于钱某和关某的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则可视为夫妻共同债务,②正确。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③错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本案未超过诉讼时效,故邢某有提起诉讼的权利,④正确。故本题选C。7.原告张某租赁被告吴某的房屋用于经营,并支付了相应租金,购买了必需物品。后因第三方在房屋附近施工,加之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房屋及物品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发后第三方将全部损失赔付给吴某,原、被告就各自的损失份额多次协商无果,原告遂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调处纠纷,最终促成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吴某未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张某可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人民法院注重与人民调解的沟通衔接,努力提高司法服务的质量③若调解书合法送达后张某反悔,张某可以提出抗诉,要求再审④作为“伟大的东方经验”,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 诉讼调解具有强制执行力,若吴某未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张某可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①正确。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调处纠纷,最终促成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由此可见,人民法院注重与人民调解的沟通衔接,努力提高司法服务的质量,②正确。抗诉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申诉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若调解书合法送达后张某反悔,张某有权提出申诉,而不是抗诉。再审是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③排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④排除。8.“溉澜溪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大量混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经最高检交办、市检察院指定,一条公益诉讼案件(检察院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摆在两江地区检察院面前。立案后,两江地区检察院发挥跨区域履职监督作用,通过诉前磋商,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治污,推动建设一座水质提升站。下列对这起由检方提起的诉讼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检方负有举证责任,立案后要向法庭提供相关证据 ②检方负有案件判决后的执行责任,保证环境得到改善 ③诉前磋商有利于化解污染难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④国家机关提起的诉讼是实现环境好转和绿色发展的必然途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由检方提起的公益诉讼中检方负有举证责任,立案后要向法庭提供相关证据,①正确。政府负有案件判决后的执行责任,保证环境得到改善,②错误。立案后,两江地区检察院发挥跨区域履职监督作用,通过诉前磋商,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治污,推动建设一座水质提升站,说明诉前磋商有利于化解污染难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正确。国家机关提起的诉讼有利于实现环境好转和绿色发展,但不是必然途径,④错误。9.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螺纹钢采购合同,合同约定:“因本合同发生的一切争议,均由某市H仲裁委员会仲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B公司质疑A公司的螺纹钢质量并申请质量鉴定;鉴定书证实该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公司向A公司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人民法院应予受理B.若H仲裁委员会启动仲裁程序,此案既可调解结案也可裁决结案C.在H仲裁委员会所作裁决生效后,A公司可向管辖人民法院申请再审D.B公司提交的质量鉴定书是书面材料,属于证明法律事实的书证解析:选B 仲裁前可以依法调解,仲裁调解协议书与仲裁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H仲裁委员会启动仲裁程序,此案既可调解结案也可裁决结案,B正确。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有效合同约定了仲裁,就不能再选择诉讼,A错误。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仲裁后不得提起诉讼,再审是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纠错监督机制,C错误。质量鉴定书是鉴定人运用自己具有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鉴别和判断。它是一种独立的实物证据,不属于书证,D错误。10.齐某因物业服务问题将小区的门禁系统显示屏砸坏,并向随后赶来了解情况的物业经理石某下巴处打了一拳,石某随后晕倒,在医院花费检查费1 400元,并有治疗记录。次日,石某因高血压心脏病住院治疗,共花费两万余元,要求齐某承担。公安机关对齐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 000 元的行政处罚。本案中 ( )①齐某如起诉公安机关,则该诉讼的核心问题是人民法院审判环节的法庭调查②石某的检查费、住院治疗费用及其他相应损失,均应由侵权的齐某承担③齐某与石某的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④如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齐某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 齐某如起诉公安机关,形成行政诉讼案件,其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①不选。齐某侵权行为发生后,石某为查明侵权结果而进行的必要检查费用1 400元由齐某承担,石某的住院治疗费用及其他相应损失,与齐某的侵权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应由石某自己承担,②不选。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③符合题意。公安机关对齐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 000元的行政处罚,齐某如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④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网络红利的同时,也颇受网络暴力困扰。网络暴力往往和侮辱、诽谤相关,侮辱、诽谤在刑法上“告诉才处理”,通常属于自诉案件,需要由受害方自己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受害方很难揪出施暴者,也就难以起诉。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张冠李戴的照片、无中生有的“爆料”、脱口就出的“玩笑”……2023年,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这句话的理解。解析:关键词①:“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张冠李戴的照片、无中生有的“爆料”、脱口就出的“玩笑”→可联系维护法律的尊严、严惩施暴者、合理运用证据规则。关键词②:“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2023年,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102.4%→可联系司法机关公正裁判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答案示例:①“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必须严惩施暴者,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当事人应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合理运用证据规则。②“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说明司法机关公正裁判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近年来,为了震慑不法分子、保障网民权益,从刑法、民法典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作出规定,到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专项行动等,法律篱笆不断扎紧,法治利剑日渐擦亮。2023年4月开展的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我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互联网智慧报警平台,接受群众报案,广泛征集线索,共侦办案件2 300余起,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有效打击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暴力案件,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精准”和“有效”是衡量法治利剑的关键尺度。2023年9月公布的一批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中,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的吴某某获刑1年。人民法院认定了受害者的截屏证据并结合其他事实以诽谤罪定罪量刑,体现了“精准”;人民法院综合考量了情节的严重性、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给予了网暴者应有的惩罚,彰显了“有效”。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和人民法院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中是如何作为的。解析:关键词①:我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互联网智慧报警平台,接受群众报案,广泛征集线索,共侦办案件2 300余起,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有效打击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暴力案件,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可联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推动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建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关键词②:人民法院认定了受害者的截屏证据并结合其他事实以诽谤罪定罪量刑,体现了“精准”;人民法院综合考量了情节的严重性、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给予了网暴者应有的惩罚,彰显了“有效”→可联系人民法院在审理网络暴力侵权案件中坚持公正司法,合理运用证据规则,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了公平正义。答案示例:①我国公安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把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推动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公安机关在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建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②人民法院在审理网络暴力侵权案件中坚持公正司法,合理运用证据规则,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了公平正义。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六)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原卷版).docx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六)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