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三) 家庭与婚姻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在社会中取得良好效果。阅读上述该法律条文,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②父母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④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学校可代行其监护人职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宋某某已逾古稀,共生育四个子女,现均已成家。老人独自居住,缺乏劳动能力,退休金微薄。罹患多种疾病,为此花费巨额医疗费,生活愈加困难。四个子女鲜少登门探望,老人晚景凄凉。宋某某于是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四个子女支付医疗费用,并常回家看望或每月至少打电话问候一次。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A.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将不予登记立案B.此案是家庭成员内部的家务事,适合选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C.对老年人的赡养既包括经济上的供养,也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应支持老人的诉求D.人民法院支持老人“支付医疗费用”的请求,但常回家看望等请求则难以支持3.一位独居多年的老人和村委会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村委会负责其生活、养老至寿终,老人将遗产留给村委会。十几年后,94岁的老人离世,清点其遗产有200万元,就在这时,4名外乡人来到当地,称系老人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②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应继承老人的200万元遗产 ③遗赠扶养协议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产应留给村委会 ④村委会履行了该老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依法享有受遗赠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孙某独立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后,女儿常年在外工作,孙某与儿子同住。2018年孙某立下遗嘱,后续发展如下:2018年 孙某立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房屋、存款给儿子2021年 9月 孙某儿子去其他城市工作,孙某的生活起居由其侄子照顾,孙某便让社区干部张某打印遗嘱,由其侄子负责其生养死葬,死后房屋归其侄子所有2022年 7月 孙某与张某一同外出旅游,途中孙某因钱包被盗,向张某借款6 000元并打了借条。旅游途中二人遭遇泥石流,孙某不幸被砸伤,住院期间得到其女儿的精心照顾2022年 9月 孙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给女儿,当日孙某过世事后 事后,张某拿着借条找到孙某的侄子要求还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自书遗嘱为准,故孙某儿子应该继承遗产B.因孙某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故以上遗嘱均无效,孙某儿女应该按照法定方式继承遗产C.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最后遗嘱,故孙某女儿应该继承遗产D.打印遗嘱时有社区干部在场,故该遗嘱有效,孙某侄子应继承遗产,张某可以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5.秦某为了满足某知名律所入职女律师需已婚的要求,与华某约定了半年的假结婚期限并签署了协议。后来律所在整理档案时要求秦某补齐已婚的材料,二人便登记结婚,并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结婚协议”及婚前财产协议。本案中 ( )①当事人的行为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婚姻的神圣性 ②因结婚不是男女双方的真实意愿而属于无效婚姻 ③为期三年的结婚协议可以对抗在民政局的婚姻登记效力 ④尽管有假“结婚协议”,但婚姻关系对双方均有约束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孙某与李某2005年5月登记结婚,2020年1月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约定了财产分割,并明确无存款和债务。事实上,2010年至2019年,李某共向王某借款人民币132万元。王某多次讨要借款无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书生效后,李某却未按协议履行。王某遂向人民法院诉请孙某对李某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明知存在债务却未在离婚协议中写明并分割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②若事后孙某对借款拒绝作出共同意思表示,则不需要承担清偿责任③若能够证明借款被用于孙某与李某的家庭日常生活,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④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李某无需履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缘起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勺碰到椅子后躺地不起。事故发生后,班主任王老师第一时间把李某送去了医院并通知了家长。李某被诊断为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障碍以及视神经挫伤。◆争议李某父母认为,李某受伤是由张某偷拉椅子导致的,张某应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求助围绕到底该由谁承担责任,三方各执己见,陷入僵局,最后三方走进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请你化身社区警察,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曲某未婚无子女,2020年曲某与远房侄子曲A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协议约定:由曲A照料曲某日常生活,并且每月给付100元生活费,曲某去世后,曲A主持曲某的丧葬事宜,承担全部丧葬费用,曲某名下一处房产在曲某去世后归曲A所有。协议签订后,曲A搬进曲某房屋中与其一起生活并悉心照顾曲某,预先支付了一年的生活费1 200元。此后三年曲A一直与曲某共同生活,并按时给付生活费。2023年曲某去世,曲A为曲某办理全部丧葬事宜。曲某去世一个月后,曲某的弟弟曲B、妹妹曲C主张,因父母早逝,曲某又未婚无子女,所以曲某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二人作为曲某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曲某的房屋。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案中的曲B和曲C是否可以继承曲某的财产,并阐明理由。6 / 6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三) 家庭与婚姻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在社会中取得良好效果。阅读上述该法律条文,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②父母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④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学校可代行其监护人职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如果父母因分居或离婚,一方停止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并不意味着其停止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反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①③符合题意。父母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触犯刑法的,要承担刑事责任,②表述错误。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都负有教育责任,学校不能代行其监护人职责,④错误。2.宋某某已逾古稀,共生育四个子女,现均已成家。老人独自居住,缺乏劳动能力,退休金微薄。罹患多种疾病,为此花费巨额医疗费,生活愈加困难。四个子女鲜少登门探望,老人晚景凄凉。宋某某于是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四个子女支付医疗费用,并常回家看望或每月至少打电话问候一次。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A.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将不予登记立案B.此案是家庭成员内部的家务事,适合选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C.对老年人的赡养既包括经济上的供养,也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应支持老人的诉求D.人民法院支持老人“支付医疗费用”的请求,但常回家看望等请求则难以支持解析:选C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人民法院可以立案,A错误。此案不仅仅是家庭成员内部的家务事,也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适合选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B错误。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父母可以主张子女履行定期探望等精神赡养义务,对老年人的赡养既包括经济上的供养,也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应支持老人的诉求,C正确。对老年人的赡养,是否付给老年人生活所必需的金钱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还包括老年人精神的慰藉和情感的陪伴等各个方面。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常回家看望,D错误。3.一位独居多年的老人和村委会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村委会负责其生活、养老至寿终,老人将遗产留给村委会。十几年后,94岁的老人离世,清点其遗产有200万元,就在这时,4名外乡人来到当地,称系老人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②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应继承老人的200万元遗产 ③遗赠扶养协议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产应留给村委会 ④村委会履行了该老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依法享有受遗赠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①错误。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之为遗赠。遗赠不属于继承。老人和村委会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效,老人200万元遗产归村委会所有,②错误。遗产处理可以采取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目的是使孤寡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遗赠扶养协议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产应留给村委会,③④正确。4.孙某独立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后,女儿常年在外工作,孙某与儿子同住。2018年孙某立下遗嘱,后续发展如下:2018年 孙某立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房屋、存款给儿子2021年 9月 孙某儿子去其他城市工作,孙某的生活起居由其侄子照顾,孙某便让社区干部张某打印遗嘱,由其侄子负责其生养死葬,死后房屋归其侄子所有2022年 7月 孙某与张某一同外出旅游,途中孙某因钱包被盗,向张某借款6 000元并打了借条。旅游途中二人遭遇泥石流,孙某不幸被砸伤,住院期间得到其女儿的精心照顾2022年 9月 孙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给女儿,当日孙某过世事后 事后,张某拿着借条找到孙某的侄子要求还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自书遗嘱为准,故孙某儿子应该继承遗产B.因孙某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故以上遗嘱均无效,孙某儿女应该按照法定方式继承遗产C.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最后遗嘱,故孙某女儿应该继承遗产D.打印遗嘱时有社区干部在场,故该遗嘱有效,孙某侄子应继承遗产,张某可以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解析:选C 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并且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最后遗嘱,故孙某女儿应该继承遗产,但并不是因为法定继承,A、B错误。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孙某的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最后遗嘱,该口头遗嘱有效,故孙某女儿应该继承遗产,C符合题意。打印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打印遗嘱时只有社区干部张某一人在场,见证人人数不足,故该打印遗嘱无效,孙某侄子最后无法得到遗产,因此张某不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D排除。故本题选C。5.秦某为了满足某知名律所入职女律师需已婚的要求,与华某约定了半年的假结婚期限并签署了协议。后来律所在整理档案时要求秦某补齐已婚的材料,二人便登记结婚,并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结婚协议”及婚前财产协议。本案中 ( )①当事人的行为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婚姻的神圣性 ②因结婚不是男女双方的真实意愿而属于无效婚姻 ③为期三年的结婚协议可以对抗在民政局的婚姻登记效力 ④尽管有假“结婚协议”,但婚姻关系对双方均有约束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假结婚”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婚姻的神圣性,①符合题意。在法律上没有“假结婚”的说法,材料中不存在法律规定的婚姻无效的情形,②错误。“假结婚协议”不能对抗在民政局的“真登记结婚”的效力,③错误。在婚姻登记机关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对双方均有约束力,④正确。6.孙某与李某2005年5月登记结婚,2020年1月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约定了财产分割,并明确无存款和债务。事实上,2010年至2019年,李某共向王某借款人民币132万元。王某多次讨要借款无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书生效后,李某却未按协议履行。王某遂向人民法院诉请孙某对李某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明知存在债务却未在离婚协议中写明并分割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②若事后孙某对借款拒绝作出共同意思表示,则不需要承担清偿责任③若能够证明借款被用于孙某与李某的家庭日常生活,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④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李某无需履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 孙某与李某2005年5月登记结婚,2020年1月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约定了财产分割,并明确无存款和债务,但2010年至2019年,李某共向王某借款人民币132万元,这说明李某明知存在债务却未在离婚协议中写明并分割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①符合题意。借款在孙某和李某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若能够证明借款被用于孙某与李某的家庭日常生活,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尽管事后孙某对借款拒绝作出共同意思表示,但需要承担清偿责任,②排除。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因此,王某若能够证明该借款被用于孙某与李某的家庭日常生活,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③符合题意。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见,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李某需要履行,④排除。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缘起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勺碰到椅子后躺地不起。事故发生后,班主任王老师第一时间把李某送去了医院并通知了家长。李某被诊断为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障碍以及视神经挫伤。◆争议李某父母认为,李某受伤是由张某偷拉椅子导致的,张某应承担责任,赔偿损失。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求助围绕到底该由谁承担责任,三方各执己见,陷入僵局,最后三方走进社区警务室寻求帮助。请你化身社区警察,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当事双方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解析:关键信息①:李某和张某是某中学初一年级同班同学。一天课间,李某起身与前座同学聊天,张某路过李某座位时,突起“玩心”,偷偷将李某的椅子往后拉出一定距离,李某坐下时不慎坐空并摔倒,后脑勺碰到椅子后躺地不起→可联系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关键信息②:张某父母则认为,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损失应该由学校赔偿。学校也很无奈,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不料第二天就出了意外→可联系过错推定侵权责任。答案示例:①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某拉开李某的椅子,致其坐空摔倒后受伤,侵害了李某的健康权;张某主观上有过错;其拉椅子的行为与李某受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②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张某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班主任表示,班级里前一天刚刚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事发后第一时间把李某送去就医并通知了家长,尽到了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因此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曲某未婚无子女,2020年曲某与远房侄子曲A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协议约定:由曲A照料曲某日常生活,并且每月给付100元生活费,曲某去世后,曲A主持曲某的丧葬事宜,承担全部丧葬费用,曲某名下一处房产在曲某去世后归曲A所有。协议签订后,曲A搬进曲某房屋中与其一起生活并悉心照顾曲某,预先支付了一年的生活费1 200元。此后三年曲A一直与曲某共同生活,并按时给付生活费。2023年曲某去世,曲A为曲某办理全部丧葬事宜。曲某去世一个月后,曲某的弟弟曲B、妹妹曲C主张,因父母早逝,曲某又未婚无子女,所以曲某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二人作为曲某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曲某的房屋。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案中的曲B和曲C是否可以继承曲某的财产,并阐明理由。答案示例:曲某与曲A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真实有效。曲A按照协议约定对曲某进行照顾,并完成了丧葬事宜,履行了协议约定的义务,有权依据遗赠扶养协议取得曲某房屋的所有权。虽然曲B、曲C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曲某的遗产,但是遗赠扶养协议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因此曲B和曲C不可以继承协议约定的房产。如果曲某在遗赠扶养协议之外尚有其他遗产,曲B和曲C有权通过法定继承取得。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三) 家庭与婚姻(原卷版).docx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三) 家庭与婚姻(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