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一)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一)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一)依法保护民事权利
一、选择题
1.刘某今年13周岁,正在某中学读初中。刘某在网上商城看到一辆价值3 000元的自行车,于是瞒着父母向同学借款购买了一辆用于上下学。一个月后,刘某父母得知情况,要求商家退款。商家以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并且以自行车已经使用折损为由,拒绝退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自己购买相关物品 ②刘某监护人没有追认,自行车买卖合同无效,商家应退款 ③自行车买卖合同符合平等自愿的原则,刘某父母无权干涉 ④依据公平原则,刘某父母应该就自行车折损承担赔偿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1月,某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该县某镇水质可能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遂委托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处供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指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要求。该县检察机关认为该镇政府存在怠于履行供水工程监管职责的情形,于是向县人民法院起诉。对于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危害 ②该县检察机关向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公益诉讼 ③该镇政府怠于履行监管职责,存在行政乱作为的现象 ④人民检察院履行检察监督职责,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据报道,一些网络博主利用AI技术“复活”了多位已故知名人物,这些“复活”人物会以生前身份向观众问好,表达对大家的思念。但这类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未经逝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复活”,被认为是对家属情感上的伤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复活”已故知名人物,未经逝者家属同意利用其形象和声音,侵犯其荣誉权 ②未经逝者家属同意进行“复活”行为涉嫌侵害逝者肖像权
③逝者家属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④利用AI技术“复活”人物的行为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赵某自行开发具有通过发送新闻链接获取他人实时定位信息功能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嵌入其经营的APP。用户付费后将新闻链接发送给被定位者,一旦被定位者打开链接,可瞬间定位其所在位置,并将所获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敏感个人信息泄露,有可能危害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益 ②未经被定位者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应承担违约责任 ③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不得泄露或向他人非法提供 ④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应适用有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村民严某外出创业需要资金,遂以自己的村内住宅为担保向村委会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严某在未还款前,村委会可将严某住宅作村医务室使用。三年后,严某返乡欲收回住宅,发现自己的住宅不复存在,宅基地被村公路所占,住宅内家具家电均以低价处理给了同村村民王某。严某一怒之下将村委会告上人民法院。本案中涉及的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村委会可以在适当位置为严某重新分配宅基地,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②村委会未经严某同意,无权收回宅基地所有权 ③严某未还款之前,村委会对严某住宅享有担保物权 ④王某对严某住宅内的家具家电适用善意取得,严某不得主张所有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某美术学院毕业生陈某网络实名发文,指控黄某侵占自己的雕塑作品,冒名参展,将此作品作为代表作进行网络宣传。面对指控,黄某辩称该作品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署名权确实属于陈某,但自己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跟陈某的不是同一件。案件中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黄某的辩解:“动一刀也是新作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动一刀属于二次创作,故黄某未侵犯陈某的著作权
B.动一刀属于对陈某作品的改编,侵犯其著作人身权
C.动一刀属于对陈某作品的修改,侵犯其著作财产权
D.黄某不享有修改作品的权利,因此是一种抄袭行为
7.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3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获得的专利可在全体缔约国中寻求专利保护。中国还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体现出中国 (  )
①促进了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
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
③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版权蟑螂”“专利狙击”“恶意注册囤积商标”……这些词主要是指一些人滥用权利恶意或虚假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一审案件的数量,从2022年的74件增长到了2023年的152件,增长了105.4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恶意注册人在使用过程中稀释了权利人的品牌知名度和创意 ②检察机关以保护知识产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③司法机关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④发明人取得专利,应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其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巴黎奥运会已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成绩彰显了体育强国的自信、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近期拉踩、人身攻击、无底线炒作等饭圈行为不时出现。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对此,中国乒乓球协会2024年8月17日在官网发布声明:“饭圈”乱象已经严重干扰中国乒乓球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家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更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针对在网络空间以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任何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或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行为,我协会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拉踩、人身攻击、无底线炒作、诋毁等行为可能涉嫌侵犯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哪些合法权益,并分析这些行为启示我们应如何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深圳市的刘某与中山市的江某合伙设立了甲文化艺术公司。刘某于2024年3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首广告配乐,配乐未用于任何广告场景中,客户乙对此颇为欣赏,于2024年4月与甲文化艺术公司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包括甲文化艺术公司在内的客户不得使用该广告配乐。2024年5月,江某在某视频号发布短视频,但是未经客户乙同意将此配乐作为背景音乐,并被多个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使用。客户乙将甲文化艺术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主张其违约侵权。
(1)分析江某及多个好友是否对客户乙构成共同侵权并说明理由。(6分)
(2)若甲文化艺术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客户乙的诉讼请求,刘某和江某是否需要承担清偿责任 请说明理由。(6分)
(2)刘某和江某要承担清偿责任。刘某和江某设立的甲文化艺术公司属于合伙企业,出资人对经营主体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5 / 5选择性必修2 课时检测(一)依法保护民事权利
一、选择题
1.刘某今年13周岁,正在某中学读初中。刘某在网上商城看到一辆价值3 000元的自行车,于是瞒着父母向同学借款购买了一辆用于上下学。一个月后,刘某父母得知情况,要求商家退款。商家以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并且以自行车已经使用折损为由,拒绝退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自己购买相关物品 ②刘某监护人没有追认,自行车买卖合同无效,商家应退款 ③自行车买卖合同符合平等自愿的原则,刘某父母无权干涉 ④依据公平原则,刘某父母应该就自行车折损承担赔偿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刘某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大额交易需要征得父母同意,但是对与自身年龄和智力水平相符合的购买活动,在法律上是允许的,①错误。刘某作为未成年人在自行车买卖合同中存在主体不适格,需要经过父母追认,合同才能成立,②正确。刘某作为未成年人,其大额购买行为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追认,③错误。刘某使用自行车一个月,要求退款的同时,依据公平原则应该对自行车折损提供一定的赔偿,④正确。
2.2024年1月,某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该县某镇水质可能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遂委托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处供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指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要求。该县检察机关认为该镇政府存在怠于履行供水工程监管职责的情形,于是向县人民法院起诉。对于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危害 ②该县检察机关向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公益诉讼 ③该镇政府怠于履行监管职责,存在行政乱作为的现象 ④人民检察院履行检察监督职责,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只是强调当地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没有体现当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受到了危害,①排除。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可知,该县检察机关向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公益诉讼,②正确。该镇政府存在怠于履行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监管职责的情形,是行政不作为的表现,③排除。人民检察院对当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情况履行检察监督职责,有利于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④正确。
3.据报道,一些网络博主利用AI技术“复活”了多位已故知名人物,这些“复活”人物会以生前身份向观众问好,表达对大家的思念。但这类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未经逝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复活”,被认为是对家属情感上的伤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复活”已故知名人物,未经逝者家属同意利用其形象和声音,侵犯其荣誉权 ②未经逝者家属同意进行“复活”行为涉嫌侵害逝者肖像权
③逝者家属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④利用AI技术“复活”人物的行为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利用AI技术“复活”已故知名人物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即过错侵权,未经逝者家属同意利用其形象和声音,侵犯其肖像权,而不是荣誉权,①④错误。未经逝者家属同意进行“复活”行为涉嫌侵害逝者肖像权,逝者家属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②③正确。
4.赵某自行开发具有通过发送新闻链接获取他人实时定位信息功能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嵌入其经营的APP。用户付费后将新闻链接发送给被定位者,一旦被定位者打开链接,可瞬间定位其所在位置,并将所获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敏感个人信息泄露,有可能危害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益 ②未经被定位者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应承担违约责任 ③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不得泄露或向他人非法提供 ④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应适用有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用户付费后将新闻链接发送给被定位者,一旦被定位者打开链接,可瞬间定位其所在位置,并将所获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不得泄露或向他人非法提供,敏感个人信息泄露,有可能危害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益,①③正确。未经被定位者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应承担侵权责任,②排除。不是所有的个人信息保护都适用有关隐私权的法律规定,④排除。
5.村民严某外出创业需要资金,遂以自己的村内住宅为担保向村委会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严某在未还款前,村委会可将严某住宅作村医务室使用。三年后,严某返乡欲收回住宅,发现自己的住宅不复存在,宅基地被村公路所占,住宅内家具家电均以低价处理给了同村村民王某。严某一怒之下将村委会告上人民法院。本案中涉及的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村委会可以在适当位置为严某重新分配宅基地,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②村委会未经严某同意,无权收回宅基地所有权 ③严某未还款之前,村委会对严某住宅享有担保物权 ④王某对严某住宅内的家具家电适用善意取得,严某不得主张所有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在严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宅基地被村公路所占,村委会将严某住宅内的家具家电均以低价处理给同村村民王某,严某的相关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因此,严某可要求村委会在适当位置为其重新分配宅基地,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①正确。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本身就属于集体,故村民不享有宅基地所有权,也就不存在能否收回一说,②错误。严某以自己的村内住宅为担保向村委会借款10万元,约定严某在未还款前,村委会可将严某住宅作村医务室使用,说明严某未还款之前,村委会对严某住宅享有担保物权,③正确。善意取得要求满足“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这一条件,同村村民王某以低价获得严某住宅内的家具家电,故不构成善意取得,严某可以主张所有权,④错误。
6.某美术学院毕业生陈某网络实名发文,指控黄某侵占自己的雕塑作品,冒名参展,将此作品作为代表作进行网络宣传。面对指控,黄某辩称该作品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署名权确实属于陈某,但自己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跟陈某的不是同一件。案件中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黄某的辩解:“动一刀也是新作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动一刀属于二次创作,故黄某未侵犯陈某的著作权
B.动一刀属于对陈某作品的改编,侵犯其著作人身权
C.动一刀属于对陈某作品的修改,侵犯其著作财产权
D.黄某不享有修改作品的权利,因此是一种抄袭行为
解析:选D 原创作品是指作者自己原创的作品。本案中,陈某对其雕塑作品享有著作权,黄某侵犯了陈某的著作权,A说法错误。改编权属于著作财产权,B排除。修改权属于著作人身权,C排除。作为著作权人,陈某拥有“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等。黄某不享有修改作品的权利,没有经过陈某的允许,对原有雕塑进行修改或“篡改”,属于抄袭行为,D符合题意。
7.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3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获得的专利可在全体缔约国中寻求专利保护。中国还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体现出中国 (  )
①促进了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
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
③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④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材料强调中国在国际专利申请以及国际专利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专利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完善无关,①排除。中国已经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还在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体现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合作创造了机遇,借助《专利合作条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并未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强国和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④排除。故本题选C。
8.“版权蟑螂”“专利狙击”“恶意注册囤积商标”……这些词主要是指一些人滥用权利恶意或虚假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一审案件的数量,从2022年的74件增长到了2023年的152件,增长了105.4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恶意注册人在使用过程中稀释了权利人的品牌知名度和创意 ②检察机关以保护知识产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③司法机关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④发明人取得专利,应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其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恶意注册囤积商标”会造成恶意注册人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稀释了权利人的品牌知名度和创意,是对无形智慧财产的侵蚀,会淡化其他经营者逐渐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守法观念,①符合题意。全国法院受理的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一审案件的数量增加,说明司法机关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法院,不是检察机关,②与题干无关。发明人取得专利,以公开发明内容为条件,④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巴黎奥运会已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成绩彰显了体育强国的自信、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近期拉踩、人身攻击、无底线炒作等饭圈行为不时出现。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对此,中国乒乓球协会2024年8月17日在官网发布声明:“饭圈”乱象已经严重干扰中国乒乓球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家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更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针对在网络空间以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任何对中国乒乓球队或其成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或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行为,我协会将依法收集证据,并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拉踩、人身攻击、无底线炒作、诋毁等行为可能涉嫌侵犯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哪些合法权益,并分析这些行为启示我们应如何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解析:有效信息①:拉踩、人身攻击、炒作→可联系可能涉嫌侵犯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有效信息②: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更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可联系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不能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答案示例:①可能涉嫌侵犯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不能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不传谣、不攻击诋毁他人,应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深圳市的刘某与中山市的江某合伙设立了甲文化艺术公司。刘某于2024年3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首广告配乐,配乐未用于任何广告场景中,客户乙对此颇为欣赏,于2024年4月与甲文化艺术公司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包括甲文化艺术公司在内的客户不得使用该广告配乐。2024年5月,江某在某视频号发布短视频,但是未经客户乙同意将此配乐作为背景音乐,并被多个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使用。客户乙将甲文化艺术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主张其违约侵权。
(1)分析江某及多个好友是否对客户乙构成共同侵权并说明理由。(6分)
(2)若甲文化艺术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客户乙的诉讼请求,刘某和江某是否需要承担清偿责任 请说明理由。(6分)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事实可知,甲文化艺术公司与客户乙签订排他性的授权使用合同,而江某未经客户乙同意在自己的视频号中将此配乐作为背景音乐,并被多个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使用,可知江某此举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构成侵权。江某的好友虽不知情,但在事实上也构成侵权,可联系著作权的知识指出他们构成共同侵权。第(2)问,分析材料可知,该企业为合伙企业,出资人应该对经营主体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据此可知刘某和江某要承担清偿责任,从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角度阐明理由即可。
答案示例:(1)构成共同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广告配乐构成作品,甲文化艺术公司享有著作权,甲文化艺术公司与客户乙签订排他性的授权使用合同,江某未经客户乙许可擅自转发该配乐,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构成侵权,多个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使用,虽然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但也构成侵权。
(2)刘某和江某要承担清偿责任。刘某和江某设立的甲文化艺术公司属于合伙企业,出资人对经营主体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