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明有礼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文明有礼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1 文明有礼
学习目标
1.知道文明有礼的含义和体现,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价值。
2.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做文明有礼的社会成员。
◎素养目标:在探究中学习礼的含义和表现,知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培养懂礼貌、讲礼仪的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学习重点:能够正确认识文明有礼的内涵,懂得文明有礼的意义。
【自主预习】
文明有礼的内涵→价值→要求
1.什么是文明有礼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什么
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3:以礼待人
议学问题1 文明有礼的价值
探究分享 认识文明有礼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据记载,几百年前住在桐城的张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地皮纠纷。张家人给在朝中做官的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退三尺而成“六尺巷”。
(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六尺巷”让出了什么。
  (2)“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文明有礼有何价值
议学问题2 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分享1 问路
古时候,一名少年迷失方向,途经十字路口偶遇一老翁,甚为高兴,于是问道:“喂!杏花村怎么走 ”老翁不语。少年便大声问:“喂!听到了吗 耳朵聋了吗 ”老翁脱口而出:“无礼 。”结果,少年便沿着老翁指的方向足足走了五公里……
(1)请你分析少年问路失败的原因,归纳礼貌用语的核心要素。
  (2)每组可以设计“无礼版”和“有礼版”对话,全班投票评选“最暖心的问路方式”。
探究分享2 情境体验
具体情境 怎么说 怎么做
向同学请教问题
和朋友意见不同
老师颁奖给你
不小心把同桌的铅笔盒碰到地上
同学不小心踩到了你的鞋
(1)以上几组情境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请同学讨论,总结一个礼貌用语的万能公式。
·名句品读·
不学礼,无以立。
一个人若不学习礼仪规范,便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当堂检测
1.《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这告诉我们 ( )
A.鹦鹉和猩猩都有它们的语言
B.每一种生命都有其自身独特性
C.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礼”的主要表现是语言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预习
1.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2.(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3)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3.(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学习任务 子目标3:以礼待人
议学问题1 文明有礼的价值
探究分享 认识文明有礼
(1)让出了团结,让出了和谐,让出了友善,让出了谦让,让出了包容,让出了文明有礼,让出了安居乐业,等等。
(2)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议学问题2 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分享1 问路
(1)少年的行为是没有“礼”的体现。核心要素:尊重性称呼(根据对方身份、年龄使用恰当称谓)、谦敬词与委婉表达(使用谦逊自我、抬高他人的词汇)、适当的语气与表情、具体明确的请求、根据场合调整用语正式度。
(2)略。
探究分享2 情境体验
(1)根据实际情况,体现文明有礼即可。答案略。
(2)称呼+礼貌词(小明,请问……);表达需求/歉意(能帮我一下吗/ 对不起);解释原因(因为……/ 我不是故意的);感谢/补救(谢谢! / 我帮你捡起来)。
当堂检测
1.C 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