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17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17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Part1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
+++
+
+++
+++++
++++++++
+
++++++++++++++
+
+
+
+
+
+
+
++++的社会变革
BUSINESS
1949
新中国成立后,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呢?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840鸦片战争
1919五四运动
1949新中国成立
1956社会主义改造
1966文革
1976徘徊
1978改革 开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文革时期
徘徊时期
一化三改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P26第二段)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P26+P27):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所有制)
③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制度)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Part2 在艰辛探索中前行
1.崭新的历史课题.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
+
苏联经验教训
+
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八大(1956)
地位
最重要贡献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大改造完成后,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中共八大-----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决定
3.中共八大取得的成就
(1)工业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农业方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基础设施方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4)科教方面: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4.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P28+P29)
【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一个飞跃】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肯定】
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第一次结合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