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3.1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3.1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3课 梦想始于当下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 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 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课 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 ”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 准是: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课时教材分析 《做更好的自己》是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的第 二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掌握做更好 的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目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不够全面和客观。对于人生目标和梦想,仅仅处于懵懂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对他们的梦想观念的树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代合格青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难点:少年为什么要有梦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伟大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把个人梦想同时代脉搏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努力进取,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健全人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责任意识:树立远大志向,积极进取,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设计思路 总议题:知雷军成功之路,做时代有梦少年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识梦—解密有梦原因 情境一:少年为何要有梦 任务一:观看视频,想一想: 1.什么是梦想? 2.为什么少年要树立梦想? 知识一:1,什么是梦想;2,梦想的作用 议题二:织梦—探寻有梦方法 情境二: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议学情景三:树梦想,定计划 任务二:阅读雷军早年事迹,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任务三:观看视频,结合小米的成功经历,为自己的造梦之路定下计划 知识二: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说一说:你知道雷军吗?你了解他多少? 提炼关键词:著名企业家 小米手机 小米家电 小米汽车…… 自主发言,说出关键词
设计意图
引出主题:雷军的梦想成真之路
议题一:识梦——解密有梦原因
活动一:播放视频(雷军的艰辛创业史),提出问题:1.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为什么少年要树立梦想? ①对个人: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对人类社会: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雷军早年创业事迹,引出梦想的含义以及少年要从小树立梦想的原因,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发言,解决本节课难点问题。
议题二 织梦——探寻有梦方法
展示雷军早年事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活动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观看事迹,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设计意图
通过雷军的早年事迹,引导学生自主探讨青少年应该如何去树立自己的梦想,解决本节课重点问题。
活动三:播放视频,结合小米的成功经历,让学生为自己的造梦之路定下计划 观看视频,为自己的造梦之路定下计划 要求:准备一张白纸,清晰写出自己的梦想,并说出自己为了实现梦想,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
通过小米的成功经历,激发学生树立并实现梦想的激情,写下自己的计划,学以致用,达到课堂升华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