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学会维护心理健康 课时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清晰阐述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具体表现,熟练掌握至少三种心理健康维护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心理体验活动,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视青春期心理矛盾,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主动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心理健康维护方法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心理矛盾。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心理体验法。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课程导入(10 分钟) 1. 播放音乐:《孤勇者》, 歌词内容符合青春期渴望被理解又坚守自我、既平凡又想证明价值的矛盾与迷茫,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音乐引起心理共鸣,营造热烈且能引发思考的课堂氛围。 提问引导:歌曲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首歌里,大家感受到青春的哪些心理特点?(比如矛盾、迷茫、对未来的探寻等),那在自己的青春里,又有哪些让你纠结、烦恼或者充满力量的时刻呢?”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学会维护心理健康。 (二)青春期的心理矛盾(20 分钟) 案例展示与分析:展示教材中 “与众不同” 的新同学小西、长不大的马铭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表现,讨论这些行为背后体现的心理矛盾。 小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青春期还有哪些常见的心理矛盾,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系统阐述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具体表现,如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封闭与开放、成就与挫败等,强调这些矛盾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心理变化。 (三)心理健康维护方法(30 分钟) 方法讲解与互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如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拥有积极自我观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理疏导不良情绪、积极展开自我对话、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尝试接受心理咨询等。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互动环节,如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如何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心理体验活动:开展 “优点大轰炸” 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轮流站在小组中间,其他同学说出他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观念。 案例分析与讨论:展示教材中勇敢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小鑫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小鑫存在的心理问题,讨论心理咨询对解决心理问题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顾虑。 (四)课堂总结(10 分钟) 学生分享收获: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青春期心理矛盾知识和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教师总结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挑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课后拓展(10 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制定一份 “我的心理健康维护计划”,包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打算运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等内容。 推荐阅读资料: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文章或影视作品,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拓宽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