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14,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表现?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短视频(内容包含学生搀扶老人、志愿者清理社区、网友为灾区加油捐款、同学间讲题互助等)。
提问互动: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共同的感受?视频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温暖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亲社会行为。它就像我们青春协奏曲中最动人的音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亲社会行为。
新课讲授
环节一:亲社会行为藏于何处?
教师:上述行为哪个是属于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
学生: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活动一:“暖心一刻”分享会
任务:请同学们回忆并分享最近一周内,你做过或见过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是他人帮助自己,也可以是自己帮助他人)。
过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快速在黑板上进行关键词记录(如:分享、帮助、鼓励、捐款 volunteering、安慰等)。
教师总结: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表现?P13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过渡语:是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算?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次礼让、一句问候都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以上我们明晰了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它源于生活,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善意之举。
环节二: 为何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 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教学方法。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哥哥”“墨姐姐”。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议一议:结合自己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个人意义:获得他人认可、收获快乐幸福感、锻炼能力、拓展视野、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化。
社会意义: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增进人际信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教师总结: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13
①重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必要性: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过渡语:亲社会行为让我们个人成长之路更丰盈,也让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更美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奏响它的原因。那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三: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观看图片
议一议: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总结: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P14
(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条件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那在日常生活里,遇到一些具体场景时,我们又该如何践行亲社会行为呢?
活动要求:1.各小组任选一个情境,根据情境提要进行准备。
2.每小组选派2-3位同学续演情境,表演前介绍各自角色。
3.准备时间2分钟。
学生:食堂就餐同学争吵:保持冷静,先尝试分开争吵的两位同学,避免冲突升级。劝解他们要冷静,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提醒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秩序。若无法解决,及时寻找老师或食堂工作人员来处理。
教师总结: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P14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法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②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③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老师总结:原来,践行亲社会行为并不难。它需要我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手上有行动。让我们将自己的小小善行,汇入社会的巨大暖流。我倡议,每位同学在本周内至少完成一件亲社会行为,并记录在你的亲社会行为记录单上,下节次课我们来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