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第一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统编版)逻辑与思维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本书体系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科学思维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01考情考向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3.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从命题内容上看,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主要考查选择题;3.本课作为入门课,常与后面的知识综合考查。02知识体系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本册书)具有差异性具有共同性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从思维的方向看: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走进思维世界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维形态及其特征03复习题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P32.什么是思维、感性认识、理性认识?P33.思维方式主要类型及意义P34.思维的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特征?P45、思维与实践的关系P4二、思维形态及其特征1.思维不同形态形成的原因。P52.不同形态的划分标准,具体类别?P53.思维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怎么理解?P54.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是什么?P65.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是什么?P66.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P6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考点解读04考点一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含义 广义 与意识同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主观映象)狭义 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类型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特征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已知推未知)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具体到抽象)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不是机械是加工)作用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考点解读0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区 别 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概括性)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③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考点解读04●思维的特征 思维具有差异性: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 思维共同特征: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能动性关键词 见…而知…;通过…推断出…;揭示出;推断出 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 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含义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如:人类能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天气预报;预测地震等。 根据化石能够推断出远古人的生活习性。 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 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如:人们在超市里看到牙膏、鸡蛋、面粉、饮料、衣服等,都称它们“商品”。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映像。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举一反三。由冰雪融化想到春天来了。侧重点 强调推断,由已知推未知,有感性到理性 强调总结,由具体到抽象,有个别到一般 强调加工创造、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动地认识(正确\歪曲);能动地改造(反作用的双重性)联系 ①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 ②间接性和概括性中都体现有能动性 考点解读04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②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哲学: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和目的。【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真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②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点解读04比较 特征思维 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具有三个共同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实践 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具有三个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具有三个特点: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比较思维、实践、认识、真理的特征考点解读04考点二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2.思维形态的分类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由一到多)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由多到一)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整体角度)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部分角度)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考点解读04项目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区别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 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 ①二者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属于理性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相辅相成。 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课堂练习051.(2023江苏)“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景象早已深入人心。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在大气中只有极小尺寸的微尘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蓝色光被散射到其他位置,剩下的主要是直射的红色光,此时的太阳是红色的。然而在沙尘暴袭来时,人们会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夕阳景色——白色的太阳,这是由于浮尘颗粒较大产生无显色效应的米氏散射造成的。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A.运用联想思维B.运用形象思维C.把握事物的本质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C课堂练习05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表明底线思维( )①是具有指导性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②具有直接性的特点③能帮助人们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 ④是形象思维,如实反映了客观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练习053.“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歌曲《上春山》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巧妙串联和化用,将带有诗意和古文色彩的白话语言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感觉,传达出“春光这么好,人间这么美”的愿景。这首歌的创作( )①借助联想和想象方法表达了对春天抽象的认识②通过提炼加工感性材料能动地反映了人间春光③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了诗词和流行音乐的联系④运用发散和聚合思维提高了思维结果的独特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054.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超越”,巧妙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哈尔滨市花丁香花、舞动的飘带造型进行同构设计,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该设计理念( )A.运用联想思维,从不同角度找寻多样性方案B.坚持突破陈规,展现创新思维结果的独特性C.运用形象思维,直接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坚持辩证分合,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B课堂练习05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是咏雪千古名句。本来一场大风雪带来的是寒冷的冰雪世界,但作者却说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以春花喻冬雪,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一片暖意。诗人之所以写“雪”成功,是因为该诗( )①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联想、想象和幻想反映冬雪和梨花的联系②在分析冬雪的基础上,综合把握梨花和冬雪的内在统一性③体现了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从另一个方向把握冬雪的特征④通过类比梨花和冬雪,生动形象地刻画大风雪带来的冰雪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练习056.以下观点与思维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①隔岸见烟而知有火,隔墙见角而知有牛——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能动性②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③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地震——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主要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057.“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思佳客·蒲公英》)。蒲公英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与风共舞、与云同游的姿态孕育新生命而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健胃、利尿、散结的功能。蒲公英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等活性成分,人们还用它制作美味佳肴。由此可知( )①蒲公英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②蒲公英富含维生素等成分是人们利用其制作美味的前提条件③古诗中所描绘的蒲公英形象源自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蒲公英的药用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058.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仅凭其寄赠的《洞庭晚秋图》展开艺术想象,结合自身宦海浮沉的人生感悟,以超凡的文学造诣将视觉图像转化为文字意境,创作出了《岳阳楼记》,既体现了宋代文人“诗画互通”的审美传统,也使《岳阳楼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据图作文”的典范之作。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阳楼记》中展开的艺术描述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实践②作者通过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描绘了洞庭湖晚秋绝美景色③“诗画互通”体现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二者有机结合④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课堂练习059.2025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幽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兰花意象为主题,运用中国古典舞的兰花手和云间转腰的身韵动势,模拟兰花在清风中摇曳的状态,展现兰花的生长姿态。舞者们如朵朵盛放的兰花,用坚韧的身姿诠释兰花的高洁品质,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该节目创作所涉及的思维形态( )①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体现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体现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③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所有动作设计完全复制兰花的造型④以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具象化兰花的形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0510.(2025·北京·高考真题)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展开创新尝试:“泥土里长出了课程”,学生在种花种草时观察植物生长,在磨豆腐时预估产量;学校周边公园化身为“乐学公园”,学生一起绘制公园地图、参与公园规划。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 )①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②积累生活经验,用形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在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④在问题导向的情境任务中,突破思维能力的限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课堂练习0511.古诗词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欣赏古诗词不仅使我们从中领略音韵之美、意境之美,还能品味其中的思维方法。“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些古诗词( )①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③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形象④运用感性具体在思维中再现活生生的具体事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A[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而题干这些诗词属于形象思维。②与题意不符。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④错误]课堂练习0512.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创作团队通过实地采风、查阅大量资料,从构思到制作可谓精雕细琢,生动体现了“唐风、诗意、壮美、考究”的创作理念。自江上扁舟到青崖名山,从吹笛黄鹤楼到旌旗飞边塞,这部国产动画从运镜、构图到光影、配乐等均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华传统美学。这表明,该团队的创作思维①具有能动性,能针对感性材料进行提炼和加工②具有间接性,舍去表面属性抓住了本质的属性③属于形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A[《长安三万里》创作团队通过实地采风、查阅大量资料,从构思到制作可谓精雕细琢,生动体现了“唐风、诗意、壮美、考究”的创作理念,这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能针对感性材料进行提炼和加工,①正确。舍去表面属性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的是思维具有概括性,而非间接性,②排除。该团队的创作思维属于形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形象特征,③正确。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体现了辩证思维,不是创新思维,④排除。]课堂练习0513.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在教会人们播种五谷之后,为了解决大家生病的问题,尝了各种草药记录功效。这被视为中医药学的发端。尽管这是神话传说,但是至少可以说明( )①实践推动了思维的发展 ②源于实践的思维都是科学的③思维具有间接性特征 ④思维具有概括性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B[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思维源于实践,②错误。思维的间接性特征强调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神农尝百草这一材料没有体现思维的间接性特征,故③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0514.2023年3月28日揭晓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对于“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发现,“对我们了解百万年前东亚地区直立人的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的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的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下列对此的解读正确的是( )A.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B.思维具有能动性,总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C.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思维具有概括性,可以抓住事物的内在的共同本质14.C[思维具有能动性,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它自身不能改造世界,A错误。思维具有能动性,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也可能错误地认识客观事物,“总是”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对我们了解百万年前东亚地区直立人的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的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的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这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具有间接性,没有体现概括性,D不合题意。]课堂练习0515.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思维形态上看,这首诗( )①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②在感觉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③在思维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严谨性 ④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B[诗歌反映出的思维形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①④正确,②排除。抽象思维在思维表达上具有严谨性,而诗歌反映出的思维形态是形象思维,③排除。]课堂练习0516.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彰显出县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潜力。梳理这些“表现亮眼”之地发现,这些地方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从哲学上看,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是因为(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导具体实践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③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性④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A[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找到共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导具体实践,①正确。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②排除。 抽象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梳理“亮眼之地”发现县域小城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体现了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性,③正确。 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县域小城文旅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关键词,体现了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强调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不符合题意,④排除。 ]课堂练习0517.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对此标识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可融通不同资源,进行综合创新 ②满足群众审美需求是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③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感受其蕴含的精神 ④是以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的艺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B[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红、黄、蓝配色的圆形标识,这体现了文化创新可融通不同资源,进行综合创新,①符合题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②说法错误。数字“19”融入中国龙的元素,舞动上升,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这表明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感受其蕴含的精神,③符合题意。该标识是艺术的载体,而非艺术本身,且该标识不仅仅以文字为工具,还包括图案,④排除。]课堂练习0518.在2022年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第一次系统地谈到对中国教育的判断与认知.他谈到∶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这一判断与认知主要体现的逻辑思维是( )A.发散思维 B.综合思维 C.超前思维 D.逆向思维18.B[教育不是孤立的事业,要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样才能认清教育的现状、本质、任务和使命。这是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的体现,运用了综合思维,B符合题意。发散思维是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A不符合题意。超前思维是提前预计的思维方法,C不符合题意。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D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05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陶然于诗的绮丽如画之美,也不应忽视其璀璨的智慧之光。诗句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句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诗句分别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6分)19.①诗句一:诗人从昨夜风声雨声推测出吹落了许多春花,主要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2分)②诗句二:不同的人对秋季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主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2分)③诗句三: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像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从人生写到自然,将人生百态加以提炼和概括,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2分)课堂练习052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会徽名为“潮涌”,其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彰显主办城市杭州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特质,具有鲜明的形象识别度和原创性。 结合材料,运用“思维基本形态及其特征”的知识,解读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9分)20.①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一,是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抽象和概括事物的形象特征。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是形象思维的体现。(3分)②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通过想象来创作,表达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和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3分)③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展示了江南水乡的韵味,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3分)课堂练习05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李四光的135周年诞辰。材料一 从1921年开始,在此后长达50年的时间里,李四光根据中国和东亚的地质构造特点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的地质理论;根据多年潜心研究,提出扭动构造体系控油理论和战略、战役、战术找油工作的七个步骤,预言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遵循李四光的思路和地质力学理论,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材料二 1920年,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这一年,李四光在其科研领域艰难前行的同时,完成了《行路难》的整首曲谱。该曲谱的创作与其科研境遇何其相符。这首乐曲的曲调与其曲名是一致的,在低沉的主调中带着亢奋的强音,起伏交错之间伴随着奔放向上的旋律,鲜明地抒发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求索、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李四光的科研和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的。(8分)课堂练习05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李四光的科研和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的。(8分)16.①李四光在科研过程中,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研究和反映中国和东亚的地质构造特点,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的地质理论,指导中国地质、石油、铀矿等事业朝着正确的发向发展,体现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3分)②李四光在其科研领域艰难前行的同时,完成了《行路难》的整首曲谱,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反映认识对象,达到形与意的高度融合,体现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3分)③李四光在把握当时国情和剖析自己内心的基础上创作《行路难》,并用此曲谱激励自己和同代人追求光明,体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两者相辅相成。(2分)课堂练习052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从描述来看,似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身在岳阳楼之上,俯瞰“吞长江”的洞庭湖,观赏“气象万千”的景色,豪情万丈之下,秉笔直书,一气呵成的著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范仲淹写此文时并没去过岳阳楼,这篇千古佳作完全是凭想象力写成的——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所请,依据其提供的《洞庭晚秋图》而作。 (1)从思维的基本形态来看,材料中有关洞庭湖的描述运用了哪些思维?(6分) (2)未到岳阳楼却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说明文艺创作取决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运用所学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辨析。(5分)课堂练习05 (1)从思维的基本形态来看,材料中有关洞庭湖的描述运用了哪些思维?(6分) (2)未到岳阳楼却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说明文艺创作取决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运用所学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辨析。(5分)22.(1)①有关洞庭湖的描述,分别从淫雨霏霏、春和景明、长烟一空等不同情况下展开,运用了发散思维。(2分)②从日月、商旅、渔歌等具体分析洞庭湖是怎样的,运用了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2分)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运用了形象思维,由渔歌互答等美景推出“此乐何极”“宠辱偕忘”,则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2分)(2)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能动性。范仲淹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洞庭晚秋图》、已有的经验和文学素养,运用思维提炼加工,创作了《岳阳楼记》,传递了去国怀乡等情感,说明作者对思维的运用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作用。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3分)②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所决定的。《岳阳楼记》的创作最终取决于岳阳楼前的美景及当时的社会实践。(2分)本课小结06走进思维世界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维形态及其特征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具有差异性具有共同性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从思维的方向看: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本课小结06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走进思维世界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含义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广义狭义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形态基本形态的特征从思维的方向看从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从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从运行的基本单元看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综合思维分析思维辩证思维形而上学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基本思维形式主要特征基本思维形式主要特征思维的特征≠思维形态的特征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