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8月月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8月月考高三政治2025.8行政班教学班姓名学号试卷说明: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间60分钟。1卷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卷为主观题,包括第31至第33题。I卷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处)g1.追随慈悲庵爱国仁人志士的足迹、走近“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高君宇、探访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一一京报馆、了解女高师进步学生的故事、在李大钊旧居看他梦想的新中国…人们探访“播火之路”的意义在于①追寻革命前辈的信仰之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②依托红色历史遗存,探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③追忆奋斗历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④在亲身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A.①②B.①④西城的红色之旅线路C.②③D.③④“播火之路”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978年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都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A.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成为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重要依据。下图呈现了部分三中全会及其研究的议题。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拨乱反正,开启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伟大进程第1页/共10页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8月月考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不停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历次三中全会都把总体部署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研究的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恢宏的史诗这些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诗以言志。毛泽东的诗词以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力道,谱写了20世纪中华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壮丽篇章,记载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生动写照。品读毛泽东的诗词,以下学科解读和诗词对应正确的是序号诗词学科解读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胜利,彰显人民解放军①《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要解放全中国的坚定决心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②《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天堑变通途,表达了对社会主义③《水调歌头·游泳》建设成就的自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④《七律·到韶山》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土地承包到期了之后怎么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这一做法,旨在①稳定承包关系,激发人们长期保护和投资土地的积极性②优化土地流转机制,打造完整、顺畅的农产品产销链③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④保障农户的土地所有权,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2页/共10页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版)一、选择题1.B2.D3.A4.A5.B6.B7.C8.D9.A10.D11.C12.C13.B14.C15.B16.A17.B18.D19.D20.D21.D22.C23.B24.D25.A26.C27.D28.B29.B30.A二、非选择题31.①彰显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入法,是党领导人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领导,确保民主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固化为法律规定,为民主实践提供坚实法律保障,使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入法,进一步明确人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的权利,让人民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律形式确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位,有助于整合各类治理资源,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国家治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32.(1) 经济信息:2012-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持续提升,增速始终高于GDP增速,且保持较高水平,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 ①数据价值化激活生产要素:通过数据采集、确权、交易等环节,将数据转化为关键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②数字产业化培育新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③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④数字化治理提升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以“数字技术+治理”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与公共服务精准性,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33.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本质不同。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从新中国成立奠定政治前提,到改革开放开启现代化进程,再到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相统一。②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立足本国国情,不走西方“血与火”的殖民扩张道路,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循序渐进实现转型。建国后前三十年积累物质与思想基础,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③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摒弃西方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单一模式,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追求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形态。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现代化路径,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pdf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