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模块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 模块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模块评价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首个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如图是考古队员发现的用作生产生活工具的石制品。由此可以判断,当时(  )
①全氏族的成年人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了分工
③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劳动产品成为某些家庭私有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商朝殷墟的考古发现,成熟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传承至今的汉字的源头,这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同时也能看到夏商王朝形成了国家治理方式、地方统辖策略以及宫室制度等。据此,可以推断出上述时期(  )
①迈入了文明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已经产生 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电影故事灵感源于宋代传世名画、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讲述了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跨越时空走入画家王希孟的内心,目睹了王希孟历尽千辛万苦创作的历程。通过该电影可以推断出封建社会时期(  )
①铁质农具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②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尽管2024年美国GDP总量绝对增长高达1.47万亿美元,但考虑上通胀率,其GDP总量实际增速仅有2.9%。专家表示,伴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国正式进入衰退进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改善民生就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由此“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由此“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发现”(  )
①都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7月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电影集团承办的“光影颂华章·同心庆华诞”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南昌启动。假如你参与了该活动,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为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某校以“用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践‘活教材’,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理’”为主题,举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下列讲述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回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堪称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焕发社会主义新生 ④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
①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消除社会矛盾 ②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③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自觉地维护公民利益,因为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①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时代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意味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与统一范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某社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市民进一步明确(  )
①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自我革命 ③在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国梦就是世界梦,必须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连在一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的“四梁八柱” ③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回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既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的成绩,也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惨痛教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原因在于我们党(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 ②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高一某班以“世界梦·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进行演讲。下列符合这次演讲主题的有(  )
①坚定信念,砥砺奋斗 ②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③增强本领,等待时机 ④国富民强,零和博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 ②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要求各民族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有利于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理论(  )
①回答了时代之问,是契合实践所需的科学理论 ②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 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丰富了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裹挟下的数字科技进步呈现出“飞轮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秩序更加充满变数:一方面,发达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加工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劳动者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劳资矛盾得到缓和;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算法以及数据加工的果实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依然归少数大型平台公司占有。
有人认为,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结合材料,请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此观点的合理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告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们取得的系列成就,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己的底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到总量稳居世界第二,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只用40多年就走过了一些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源自哪里。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升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受住了近十年的实践检验,是理所当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 自信自立,这是中国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教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承诺里,世界看到了中国站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姿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开拓中,世界感受到建设的繁忙、合作的热忱和友谊的激荡;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对话中,世界感受到合作新动力、共赢新模式。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新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这就是中国”为主题撰写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10分)
模块评价
1.B [旧石器时代处于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全氏族成年人共同决定氏族大事,①③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居民生活,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了分工,②排除。在原始社会晚期,劳动产品成为某些家庭私有财产,但材料指向的时间是旧石器时代,④排除。]
2.B [“同时也能看到夏商王朝形成了国家治理方式、地方统辖策略以及宫室制度等”,体现了夏商时期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已经产生,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①③正确。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夏商时期是奴隶制社会,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④排除。]
3.A [根据材料可知,该电影的背景为封建社会时期,铁质农具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①②正确。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③错误。奴隶社会时期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④错误。]
4.B [伴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国正式进入衰退进程中,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①④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排除。改善民生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经济危机就无法消除,③排除。]
5.C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排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③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排除。]
6.D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②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④说法正确。]
7.C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说法错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③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说法错误。]
8.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③错误。“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②④正确。]
9.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矛盾”说法错误,①排除。材料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同时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③说法正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说法错误。]
10.C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③说法正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不是统一范式,④说法错误。]
11.A [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进一步明确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在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③符合题意。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②说法错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中国梦不能等同于世界梦,④说法错误。]
12.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①③入选。“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②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不选。]
13.B [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①③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错误,②不选。我们国家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14.A [“坚定信念,砥砺奋斗”“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奉献的饱满状态,与题干中的“世界梦·中国梦·我的梦”的主题指向相契合,①②符合题意。实现中国梦应奋力抓住机遇,而不是等待时机,③错误。国富民强,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杜绝合作的错误理念,④错误。]
15.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错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正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而不能说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③中“唯一”表述有误,排除。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各民族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④符合题意。]
16.A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这一重大论断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回答了时代之问,是契合实践所需的科学理论,①②符合题意。“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③不符合题意。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新质生产力理论没有拓展生产力的基本要素,④排除。]
1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数字技术使得劳动者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缓和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数字平台和数据加工成果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仍然被少数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发尖锐化。因此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
18.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整体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等方面,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这就是中国,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继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继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中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 / 8(共48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模块评价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首个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如图是考古队员发现的用作生产生活工具的石制品。由此可以判断,当时(  )
①全氏族的成年人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了分工
③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劳动产品成为某些家庭私有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旧石器时代处于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全氏族成年人共同决定氏族大事,①③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居民生活,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了分工,②排除。在原始社会晚期,劳动产品成为某些家庭私有财产,但材料指向的时间是旧石器时代,④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商朝殷墟的考古发现,成熟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传承至今的汉字的源头,这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同时也能看到夏商王朝形成了国家治理方式、地方统辖策略以及宫室制度等。据此,可以推断出上述时期(  )
①迈入了文明时代,是历史的进步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已经产生 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同时也能看到夏商王朝形成了国家治理方式、地方统辖策略以及宫室制度等”,体现了夏商时期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已经产生,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①③正确。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夏商时期是奴隶制社会,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④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某电影故事灵感源于宋代传世名画、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讲述了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跨越时空走入画家王希孟的内心,目睹了王希孟历尽千辛万苦创作的历程。通过该电影可以推断出封建社会时期(  )
①铁质农具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②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根据材料可知,该电影的背景为封建社会时期,铁质农具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①②正确。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③错误。奴隶社会时期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④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尽管2024年美国GDP总量绝对增长高达1.47万亿美元,但考虑上通胀率,其GDP总量实际增速仅有2.9%。专家表示,伴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国正式进入衰退进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改善民生就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伴随着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国正式进入衰退进程中,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①④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排除。改善民生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经济危机就无法消除,③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由此“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由此“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发现”(  )
①都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排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③正确。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2024年7月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电影集团承办的“光影颂华章·同心庆华诞”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南昌启动。假如你参与了该活动,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为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②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④说法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某校以“用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践‘活教材’,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理’”为主题,举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下列讲述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说法错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③说法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说法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回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堪称中华民族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焕发社会主义新生 ④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③错误。“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②④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
①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消除社会矛盾
②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③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自觉地维护公民利益,因为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矛盾”说法错误,①排除。材料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同时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③说法正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说法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①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时代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意味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与统一范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③说法正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不是统一范式,④说法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某社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市民进一步明确(  )
①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自我革命 ③在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国梦就是世界梦,必须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连在一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进一步明确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在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③符合题意。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②说法错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中国梦不能等同于世界梦,④说法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的“四梁八柱” ③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①③入选。“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②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不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回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既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的成绩,也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惨痛教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原因在于我们党(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 ②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①③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错误,②不选。我们国家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高一某班以“世界梦·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进行演讲。下列符合这次演讲主题的有(  )
①坚定信念,砥砺奋斗 ②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③增强本领,等待时机 ④国富民强,零和博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坚定信念,砥砺奋斗”“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奉献的饱满状态,与题干中的“世界梦·中国梦·我的梦”的主题指向相契合,①②符合题意。实现中国梦应奋力抓住机遇,而不是等待时机,③错误。国富民强,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杜绝合作的错误理念,④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 ②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要求各民族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错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正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而不能说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③中“唯一”表述有误,排除。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各民族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④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有利于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理论(  )
①回答了时代之问,是契合实践所需的科学理论 ②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 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丰富了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这一重大论断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回答了时代之问,是契合实践所需的科学理论,①②符合题意。“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③不符合题意。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新质生产力理论没有拓展生产力的基本要素,④排除。]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裹挟下的数字科技进步呈现出“飞轮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秩序更加充满变数:一方面,发达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加工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劳动者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劳资矛盾得到缓和;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算法以及数据加工的果实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依然归少数大型平台公司占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有人认为,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结合材料,请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此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数字技术使得劳动者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缓和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数字平台和数据加工成果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仍然被少数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发尖锐化。因此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告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们取得的系列成就,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己的底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到总量稳居世界第二,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只用40多年就走过了一些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源自哪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升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受住了近十年的实践检验,是理所当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二 自信自立,这是中国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教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在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承诺里,世界看到了中国站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姿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开拓中,世界感受到建设的繁忙、合作的热忱和友谊的激荡;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对话中,世界感受到合作新动力、共赢新模式。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新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这就是中国”为主题撰写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10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整体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等方面,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这就是中国,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继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继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中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