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1《奏响中学序曲》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1《奏响中学序曲》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4年温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新设计”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
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目标总目标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团结友爱基本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健全人格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责任意识学生能够关心社会,了解时政,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二、课程内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国情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三、学业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掌握善于学习的方法和实现梦想的途径。四、学段衔接小学阶段建立认知 初步树立“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概念初中阶段强化认同 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高中阶段树立自信 投身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学生需要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转换。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道德与法治科目,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并且学习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内容。 升入初中后,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也面临着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挑战。然而,学生对初中生活的节奏和要求尚不明晰,抽象思维能力有待培养,不太擅长自学主动获取知识,面对机遇与挑战时缺乏应对方法。同时,学生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渴望更深入认识自己和描绘未来的蓝图,但对梦想的认识有待深入,需要教师引导。
4.单元目标确定 1、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保持乐观态度,不断自我完善;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团结合作;认识到成就梦想需要努力学习,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把少年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 3、知道初中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遵守法规,增强法治意识。 4、提高适应社会和新环境的能力,能够主动发现机遇和挑战;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 5、从规划自我发展开始,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自觉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5.单元重点难点 单元重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单元难点:要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刻苦学习,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6.本课教学与单元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 框与框之间,由“知”到“行”。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与第二框“规划初中生活”,共同组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第一框主要讲述了初中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看待初中生活的机遇与挑战,为第二框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怎样规划初中生活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建立目标的内在动力。 课与课之间,层层递进。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共设计了三课,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通过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环境,适应初中学习节奏。在第一课的基础上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达成如何正确对待自我和他人评价,从而认识自我的课程目标;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进一步确立人生目标,追求美好生活,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最后,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知识能力上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情感上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奏响中学序曲》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导入和理论开端。 课程标准相对应内容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即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本节课内容可以由四组“新”来概括: 新身份——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新机会和新要求——初中阶段为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新要求; 新意义——初中阶段为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 新目标——初中阶段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据此,本课设置总议题“如何奏响中学序曲?”,帮助学生认知到自己迈入中学大门,适应新环境,把握中学时代这一重要阶段。
学情分析 进入新的学校,接触新事物,种种变化对于学生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鲜复杂的新环境,学生会期待、好奇,也可能紧张担忧。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树立信心,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但仍处于偏幼稚的状态,对直观的、游戏式的活动教学更有兴趣,也很在意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本节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体”,以项目式教学为“用”,结合自评和他评,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升学记:悟空》游戏,最后呈现游戏海报作品的方式,展开“如何奏响中学序曲?”总议题。
3.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小组合作分享,感受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认同新身份,适应新环境,努力塑造新形象,增强责任意识,热爱初中生活。 2、通过探究伟人的成长经历,正确对待中小学的不同变化,明确制定新目标,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新学校和新生活。 3、通过辩论赛,了解初中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把握新机遇,积极迎接挑战,激发发展自我,建立新目标的内在动力。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初中阶段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对初中生活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
教学方式选择 议题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经验分享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信息化教学法
教学设计流程 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自评组评师评分值优秀:5-6分良好:3-4分待改进:1-2分 参与学习活动及内容要求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讨论,积极思考。交流展示内容丰富,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升学记:悟空》游戏海报设计。能积极参与讨论,可以交流展示少量内容,至少能从一个角度进行《升学记:悟空》游戏海报设计。能积极参与讨论,但不能交流展示内容,不能从一个角度进行《升学记:悟空》游戏海报设计。 书写书写统一流畅,整洁美观。 书写统一整洁。书写潦草凌乱。语言表达逻辑清晰,感情丰害,语言精炼。语言表达较为简单,有条理。能表达观点,但不够有条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环节一:新升级整装待发,新版图开启“取经”。 环节二: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环节三:珍惜新的起点,把握新的机遇。 课堂总结 总议题:如何奏响中学序曲? 【情境】播放视频:《云宫迅音》(新版)片段 师:游戏《黑神话:悟空》改编版的《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让很多人直呼“血脉觉醒”。这首曲子一开始被叫做“西游记序曲”,顾名思义是开场白,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步入初中阶段,我们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三年“取经”之旅。我们在应该如何奏响中学序曲,给初中生活开一个好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 【子议题1】大开眼界——初中阶段之新 【情境】假如你是一名游戏设计师,初中阶段《升学记:悟空》成长游戏如何设计? 【任务】设计《升学记:悟空》游戏的初始设定。过关后“悟空”会获得哪些方面自我提升? 议学活动1: 请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升学记:悟空》游戏的初始设定。最后派小组代表上台与大家分享成果。 要求: 1、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理想中的“悟空”(角色的个性、心理特征、形象)有何不同? 2、设计《升学记:悟空》的初中校园“取经”版图。 3、“悟空”会在新的版图中遇到哪些游戏NPC(非玩家角色)? 【小结】 议学成果一:初中阶段“新”在哪里? 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 ②这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师:《西游记》中,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经成功,在初中阶段,为了匹配你的角色设定,要如何进一步设计《升学记:悟空》呢? 议学活动2: 1、设计“悟空”在初中阶段需要经历关卡的数量、各个关卡名称、过关要求、过关奖励。 2、在初中阶段经历关卡时,可以获得哪些人的辅助?过关奖励又是由哪些人发放? 3、过关后,“悟空”会获得哪些方面的自我提升?(如社交技能、解题技能、兴趣爱好、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 【小结】 议学成果二: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议学成果三: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 ②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 ③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④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子议题2】欲知且试——初中阶段之重 【过渡】师:《升学记:悟空》游戏初步完成,需要进行游戏产品的测试和评估。 【情境】初中阶段《升学记:悟空》游戏评估 【任务】辨析:初中阶段是机遇还是挑战? 正方:初中阶段机遇大于挑战 反方:初中阶段挑战大于机遇 【小结】 议学成果四:初中阶段有何独特的价值?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子议题3】勇进者胜——初中阶段之进 【过渡】《升学记:悟空》游戏设计完成后,即将召开产品发布会。 【情境】初中阶段《升学记:悟空》游戏发布 【任务】 作为《升学记:悟空》游戏开发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观看钱学森访谈视频后,补充完整产品介绍,吸引更多游戏玩家参与。“因为初中阶段至关重要,它是____所以我们都要____,才能实现独特人生价值。” 2、请分别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为新手玩家们写一段游戏指南,指导他们在初中阶段该如何做。 【小结】 议学成果五:初中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②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任务】 微项目:整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升学记:悟空》游戏海报的设计,并派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 【评价】自评+组评+师评。 观看视频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进行辩论赛。 观看视频,撰写产品介绍和游戏指南。 小组合作探究, 微项目作品展示 播放视频进行课堂导入,联系热点新闻,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学生较快集中注意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小组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让活动紧扣议题情境,承载学科内容,凸显价值引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修养锻炼口才, 突破教学难点,认识到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让活动促进思维进阶和深度学习。 以议题式教学为“体”,以项目式教学为“用”,结合自评和他评,奏响中学序曲,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设计意图基础性作业:《作业本》落实知识点。实践性作业:采访身边的人,设计《升学记:悟空》的通关时间规划书。核心素养落地,走出教室,为下一框内容做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