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练习题
政治
内容:经济与社会+哲学第一单元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最佳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图示分别反映了“近五年民营企业数量变化”(图1)“民营企业结构分布”(图2)。对此;下列
解读正确的是()
-3网某,h比因.06%
7刀
四家限“小日人·
161语家:内比7955%
省级牧所操上北
105130K。占比92.n%
可常商哥技木杂业
38462,占比90,N
2020邻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14军
00n所0议
因1
图2
①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民营经济的做优做大,提高了非公经济的市场地位
③民营企业主动拥抱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④民营企业己成为推进现代化、党执政兴国依靠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年以来,湖南江永县市监局聚焦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
肃的问责,着力整治农村假唱伪劣食品问题。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检查农村地区食
品经营者260家次,抽检农村地区食品38个批次,罚没金额2万余元。这表明()
①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领域不能由市场调节②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③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健全市场基础规则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需要有效的政府治理
1.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三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如表所示。
指标年份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财政赤字率
3.8%
3%
4%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0.2%
0.2%
预估2%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组合
的作用过程及目标是()
①减税降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扩大→物价水平下降+促进经济稳定
②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总需求→企业生产扩张→刺激经济增长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增加+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发企业的活力→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基准利率→居民储蓄意愿上升→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推动产业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理高二政治议施第1页共日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4.2025年春天,越来越多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带来春耕新气象。他们借助卫星遥感,精准判断农田
的收割时间;借助土壤墒情传感器,精确测算土壤的肥料需求:通过物联网技术,让无人插秧机在恶
劣天气下也能高效作业…越来越多新农人投身现代农业能够()
①为农业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态,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②使劳动、资本、技术要素更多参与分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市场供需平衡
④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振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国出台了许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不仅直接帮扶了贫困群
众,而且提高了市场机制的益贫性,2013-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
农村高2.3个百分点、分析表中各类帮扶政策,对实现市场机制益贫性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狮扶
产业帮扶
牧育
最低生活
残疾入
就业帮扶
政策
健康帮扶:

生态特扶
保靴

粉扶
1465.8
1390.6
1476.6
807.1
1109.0万
338.3万
1111.3
数量

万户
万户。
万户e
人心

万户。
①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③通过再分配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共建共享④初次分配注重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投资于人,就是将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发展和保障上。下图是2024和2025年我国主要财政预算支
出目标增速及2024年实际增速情况。
2025世速
■2024算拉速
2024实乐曾遮一右袖
12.09y
15.09
10.0%
10.09%
8.096
5.0%
6.0%
0.0%
4.0%
2.0%
5.o4
:09
10.0%
15.0
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2025年投资于人的预算增速提高,旨在强化政策的民生导向
②2024年农林支出增速较高,有助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③投资于人比投资于物的预算支出增速和收益率都在逐年提高
④预算变化彰显以人力资本提升和消费潜力释放驱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⑧
D.③④
近年来,消费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显著。阅读材料,回答7~8题。
7.目前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在40%以下,消费压力仍然较大。《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
费摆在备项工作之首,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提振消费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下
列促进消费的路径合理的是()
A.政府运用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降低消费品价格→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别高二政治试题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 D
2. C
3. C
4. B
5. B
6. B
7. C
8. A
9. D
10. D
11. B
12. B
C
14. B
15. D
16.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
①技术优势突出,打破垄断基础:鸿蒙系统具备全场景分布式架构、微内核设计等核心技术,跨设备协同效率高、迭代速度快,低代码开发工具大幅压缩适配周期,凭借技术自主性与先进性,突破国外操作系统技术垄断。
②政策强力支持,营造发展环境:工信部推动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长沙、深圳等地通过补贴、产业计划等政策,为鸿蒙系统设备规模扩张、生态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加速打破垄断进程。
③生态规模扩大,增强市场竞争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鸿蒙设备覆盖超10亿台智能终端,支持80万款应用且覆盖核心场景,庞大的生态体系提升用户粘性,形成对抗国外系统的市场优势。
④人才与产业协同,注入持续动力:鸿蒙开发者数量达720万,岗位薪资高、高校课程覆盖率提升,构建起“人才培养-产业应用”良性循环,为系统迭代与生态拓展提供人才支撑,巩固破局成果。
18.(8分)
①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降低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转化为消费能力,破解“高储蓄率、低消费率”困境,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②优化要素配置:缓解“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企业用工隐性成本,提升投资意愿与效率,破解“低投资率”问题,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③维护社会公平,释放发展活力: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病致贫”等现象,保障劳动力健康与供给,避免“劳动力成本失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人力支撑。
④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内需:增强居民与企业信心,缓解“出口不足”压力,推动经济发展从依赖外需转向“内需驱动”,构建内外均衡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19.(12分)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甲市针对制造业劳动力缺口大、企业生产效率待提升的实际问题,制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明确“减少用工、提高合格率”的目标,体现意识对实践的定向指导作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甲市“机器换人”计划落地后,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合格率提升,还带动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有效解决劳动力缺口问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印证了计划的合理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甲市通过政策扶持推动“机器换人”,并非盲目行动,而是基于对制造业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主动研判,体现了意识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与运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20.(12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黄河治理是系统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调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出发,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破解了以往局部治理的局限,实现黄河治理全局优化。
②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重视关键部分:黄河治理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一关键部分(“牛鼻子”),针对“水少沙多”的症结精准施策,实现黄河连续20年不断流、生态环境向好,推动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体现关键部分对整体治理成效的决定性作用。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黄河治理既立足流域整体,又统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部分,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整体格局,各部分协同发力,让黄河从“忧患河”变为“幸福河”,印证了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在治理实践中的科学运用。
21.(8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边远山区存在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的特殊情况,这些地区对“慢火车”有刚性需求——“慢火车”是当地群众出行、上学、运输农产品的重要纽带,是“致富车”,与高铁服务的“快需求”场景存在本质差异。
②在“快”步伐中保留“慢”脚步,是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特殊需求的精准回应:高铁满足了主流地区高效出行需求,但边远山区群众的“慢需求”无法被高铁替代。保留81对“慢火车”,体现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尊重,避免“一刀切”,让交通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助力共同富裕,彰显了发展的温度与公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