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5.1延续文化血脉 同步教案+课件(41张ppt)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5.1延续文化血脉 同步教案+课件(41张ppt)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中国文博界的“顶流”
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
今年建院100周年
...
它是?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今日让我们自故宫博物院启程,踏上延续千年文脉的征途。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
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沐浴着新时代的惠风和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
总议题:故宫为始·赓续千年文脉
千年古韵传华夏·品文化之悠远
百年风华耀九州·立文化之自信
分议题2
匠心妙手护文脉·扬传统之美德


分议题1
分议题3
分议题1
千年古韵传华夏·
品文化之悠远
议学任务:寻文化之身影
①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结合你的经验,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璀璨瑰丽...
建筑;文艺作品;文字;青铜器;瓷器....
独具特色的
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
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
文学艺术
②请你用几个词形容对中华文化的感受。
议学成果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③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
议学任务:解延续之原因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比如故宫中钦安殿、咸若馆等体现道教、佛教文化的各类宗教建筑和遗址有十几处。
清王朝统治者的民族文字是满文;清王朝建立前后一直保持着与蒙古部族结盟、联姻的传统;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国内主体民族是汉族。所以,在紫禁城建筑悬挂的匾额上,大家可以看到满、蒙、汉三种文字。
议学成果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一百年前,紫禁城挂起故宫博物院的门匾,皇家宫禁成为广大民众参观古代文化遗产的艺术博物馆,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免受日寇劫掠、战火毁损,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了文物南迁行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南迁文物才分三批运回北京。辗转二十余年,横跨十余省市,行程数万里,南迁文物基本得到完整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故宫博物院注重古建和文物的系统性整理保护与研究,开展文物保护合作等项目,构建更为夺目的“中国符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议学任务:明文化之构建
循着百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请你结合以上红色字体说说不同时空条件下形成了哪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百年历程 传承发展·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拓展—三种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既呈现于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其成果。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
拓展—三种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来 源
主体
主体
三种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它们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议学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建设高度重视
每到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时间到当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村落走一走、看一看,多次就文博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议学任务:悟文化之力量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重视保护文脉、传承文脉?
议学成果
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60-P61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分议题2
百年风华耀九州·
立文化之自信
在你印象中,博物馆可以怎么玩?打卡拍照吗?不仅如此!如今博物馆不再“高冷”,文物也可以“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初步建成“数字故宫”:
通过数字展馆、数字展览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故宫文化体验。
建设“活力故宫”:
举办主题特展;
开辟故宫讲坛;
举行网络直播;
制作《我在故宫修文物》
《上新了,故宫》
《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综艺节目...
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起来,
文创也频繁出圈!
2014年,一篇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走红网络,比着“剪刀手”的雍正皇帝形象一时间风靡网络,故宫文创就此出圈,引发广泛关注。故宫日历、故宫口红...故宫文创的招牌越擦越亮。
故宫文创的火热带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切入文创赛道,一件件走“新”又走“心”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又在创意形态中焕发着新的生机,让文化“走进”人们的心里。
议学任务:解“出圈”之意义
①你认为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会带来哪些影响?
让博物馆的展品更加生动鲜活;
让文化以更加多元、便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加深国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②为什么要通过诸多方式让更多人喜爱、认同中华文化,以此来坚定文化自信?
议学成果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①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文化火起来了,
说说你认为这背后离不开什么?
议学任务:明“出圈”之途径
②这给予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何种启示?
背后,有两个关键词——创新和科技。
议学成果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总书记谈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分议题3
匠心妙手护文脉·
扬传统之美德
为什么木结构建筑群历经百年风吹日晒,
华夏瑰宝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能够熠熠生辉?
让我们来看看故宫文物修复师如何用匠心妙手,守护文脉。
议学任务:悟工匠之美德
①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②你觉得现在还有必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吗?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
敬业乐群
艰苦奋斗
精益求精
议学成果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P63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议学成果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P65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议学追问:践行传统美德
在社会生活中,我要 ;
在学校生活中,我要 ;
在家庭生活中,我要 ;
...
美德践行卡
爱护公物
帮助同学
孝顺父母
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
请你完成“美德践行卡”,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议学成果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历经时代变迁,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
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
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课后实践
2.选择一件让你产生情感共鸣的文物向大家介绍
(名称/朝代/材质;关联历史人物/事件)
可选择以下方式:
① 绘制文物解说海报
② 录制1分钟文物解说短视频
1.访问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
→ 进入“数字文物库”或“藏品精粹”栏目
《触摸历史的脉搏——故宫文物里的文化基因》课后实践任务
延续文化血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产生
特点
内容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文化自信
原因
做法
中华传统美德
内涵
做法
原因
内涵
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2025天津津南期中改编)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③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本题的易错易混点是④。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和贡献,④中的“最优秀”说法绝对,排除④。我国古文字体系能够穿越时空,延续至今,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
B
随堂练习
2.(2025河南鹤壁期中改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安排路线如下:听老师傅讲福州脱胎漆器悠久的历史→参观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文化馆的改革开放图片展。根据参观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文化依次是( )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福州脱胎漆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体现了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图片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以,根据参观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文化依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B
随堂练习
3.(2025江苏宿迁宿城期中)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频频映入眼帘。传统服饰的“走红”见证着( )
A.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B.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  
C.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D.中华文化的包容力不断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传统服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服饰的“走红”是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的体现,见证着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B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B
随堂练习
4.(2025云南曲靖沾益期中改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正确认识。①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品质,符合题意;②形容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和出路,未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不符合题意;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符合题意;④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随堂练习
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故事与其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
A.程门立雪——尊敬师长  
B.凿壁偷光——勤俭节约  
C.孔融让梨——宽以待人  
D.愚公移山——助人为乐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程门立雪的典故描述了宋代的杨时和游酢对老师程颐的尊重,A符合题意;凿壁偷光体现的是勤奋学习的精神,B错误;孔融让梨体现的是谦让和分享的品质,C错误;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D错误。故选A。
A
随堂练习
6.2024年9月10日,习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他指出,我国的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读好青铜器这本大书,让爱国情怀厚植心中。
探究活动一:【探寻“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青铜器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48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2件,尤以周秦青铜器著称于世。其中“镇院之宝”——何尊底部铭文中发现最早的“中国一词”。但何尊里的“中国”是个方位词,“宅兹中国”大意是居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后随着文脉延续,“中国”一词早已突破地理概念,不仅寄托着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更逐渐成为中华文明日新月异的见证。“中国”正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解析:(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随堂练习
6.探究活动二:【探寻文化密码赓续文明】
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精美,但研究起来颇为晦涩难懂。如何让这本“大书”更可读、可亲、可感,极为重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近年来通过展陈、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让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宝重器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
国宝何尊先后亮相央视《国家宝藏》《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圈粉”无数。
宝鸡市在文物普查、发掘等各环节,加强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力求保留文物更多的信息。从发掘到修复再到展示,尽量保证文物的本真性和完整性。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探寻文化密码,赓续文明?
解析:(2)①注重创新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②积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或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的其他答案)
随堂练习
6.探究活动三:【做青铜文明的守护者】
2024年国庆期间,参观宝鸡青铜器馆的人络绎不绝。宝鸡博物院针对青少年举办的“青铜乐坊欢乐行”活动,引导孩子们制作合尊浮雕画,书写青铜器经文、用泡泡泥制作青铜器皿、做纹饰拓片等,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能探索青铜文化,感受青铜文化的魅力。
(3)请你向全国正在参观青铜器馆的青少年发出守护青铜文化的倡议。
解析:(3)示例:主题青铜器文物保护人人有责;守护措施:为防止青铜器文物腐蚀,不触摸文物;为防止青铜器文物褪色,不随意拍照。
倡议书倡议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包括 “中华文化根”和
“美德万年长”两目内容,主要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第一目侧重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华文化作用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践行。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力量,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传统美德。
2.【学情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容易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九年级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应该能说出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作用,能总结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做法,能说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归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故宫博物院宣传片和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的现象,了解中华文化,提高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的现象和修复故宫文物的大国工匠的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担当责任。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修复故宫文物的大国工匠的故事,知道中国传统美德的内涵,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提升道德修养。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设计思路】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本课选取故宫博物院百年宣传片—故宫博物院发展之路—***对博物院建设高度重视—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修复故宫文物的大国工匠的故事等议学材料,设置一个总议题:故宫为始·赓续千年文脉,下设三个分议题,分议题1:千年古韵传华夏·品文化之悠远,分议题2:百年风华耀九州·立文化之自信,分议题3:匠心妙手护文脉·扬传统之美德。使学生感受中华文脉,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中国文博界的“顶流”、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今年建院100周年,它是?
提示:故宫博物院
过渡: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今日让我们自故宫博物院启程,踏上延续千年文脉的征途。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引入主题和本课的议学情境。
新课讲授
总议题:故宫为始·赓续千年文脉,
分议题1:千年古韵传华夏·品文化之悠远
知识关联: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涵、特点?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议学情境】材料——百秒百年 生生不息·故宫博物院宣传片
【议学任务】寻文化之身影
①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结合你的经验,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
(提示:建筑;文艺作品;文字;青铜器;瓷器....)
②请你用几个词形容对中华文化的感受。
(提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璀璨瑰丽...)
【议学成果】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涵、特点?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③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议学情境】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
【议学任务】解延续之原因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提示: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比如故宫中钦安殿、咸若馆等体现道教、佛教文化的各类宗教建筑和遗址有十几处。
清王朝统治者的民族文字是满文;清王朝建立前后一直保持着与蒙古部族结盟、联姻的传统;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国内主体民族是汉族。所以,在紫禁城建筑悬挂的匾额上,大家可以看到满、蒙、汉三种文字。)
【议学成果】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议学情境】百年历程 传承发展·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和发展
一百年前,紫禁城挂起故宫博物院的门匾,皇家宫禁成为广大民众参观古代文化遗产的艺术博物馆,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免受日寇劫掠、战火毁损,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了文物南迁行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南迁文物才分三批运回北京。辗转二十余年,横跨十余省市,行程数万里,南迁文物基本得到完整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故宫博物院注重古建和文物的系统性整理保护与研究,开展文物保护合作等项目,构建更为夺目的“中国符号”。
【议学任务】明文化之构建
循着百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请你结合以上红色字体说说不同时空条件下形成了哪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议学成果】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议学情境】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建设高度重视
每到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时间到当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村落走一走、看一看,多次就文博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议学任务】悟文化之力量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重视保护文脉、传承文脉?
【议学成果】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故宫博物院百年宣传片—故宫博物院发展之路—***对博物院建设高度重视等材料,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分议题2:百年风华耀九州·立文化之自信
知识关联:5.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议学情境】在你印象中,博物馆可以怎么玩?打卡拍照吗?不仅如此!如今博物馆不再“高冷”,文物也可以“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初步建成“数字故宫”:
通过数字展馆、数字展览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故宫文化体验。
建设“活力故宫”:
举办主题特展;开辟故宫讲坛;举行网络直播;制作《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
《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起来,文创也频繁出圈!
2014年,一篇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走红网络,比着“剪刀手”的雍正皇帝形象一时间风靡网络,故宫文创就此出圈,引发广泛关注。故宫日历、故宫口红...故宫文创的招牌越擦越亮。
故宫文创的火热带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切入文创赛道,一件件走“新”又走“心”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又在创意形态中焕发着新的生机,让文化“走进”人们的心里。
【议学任务】解“出圈”之意义
①你认为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让博物馆的展品更加生动鲜活;
让文化以更加多元、便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加深国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②为什么要通过诸多方式让更多人喜爱、认同中华文化,以此来坚定文化自信?
【议学成果】5.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议学任务】明“出圈”之途径
①文物活起来、文创频繁出圈,文化火起来了,说说你认为这背后离不开什么?
(提示:背后,有两个关键词——创新和科技。)
②这给予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何种启示?
【议学成果】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频出圈”,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知道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途径。
分议题3:匠心妙手护文脉·扬传统之美德。
知识关联: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9.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议学情境】为什么木结构建筑群历经百年风吹日晒,华夏瑰宝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能够熠熠生辉?让我们来看看故宫文物修复师如何用匠心妙手,守护文脉。
—展示材料
【议学任务】悟工匠之美德
敬业乐群、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
①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②你觉得现在还有必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吗?
【议学成果】
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议学追问】践行传统美德
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
请你完成“美德践行卡”,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在社会生活中,我要 ;
在学校生活中,我要 ;
在家庭生活中,我要 ;
...
【议学成果】9.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三、课堂总结&课后实践
课堂总结:历经时代变迁,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
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
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课后实践:《触摸历史的脉搏——故宫文物里的文化基因》课后实践任务
1.访问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
→ 进入“数字文物库”或“藏品精粹”栏目
2.选择一件让你产生情感共鸣的文物向大家介绍
(名称/朝代/材质;关联历史人物/事件)
可选择以下方式:
① 绘制文物解说海报
② 录制1分钟文物解说短材料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