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二单元 水4.水结冰了我们生活中水结冰的现象。水龙头结冰小溪结冰海面结冰路面结冰思考:水是怎样结冰的呢?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观察: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提示:碎冰加盐后可以让周围的温度降得更低,这样可以加快试管中水的结冰速度。水冰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了水结冰后变成了固体汇报:1.水在0℃的条件下会结冰。2.水结冰后会变成固态,体积会变大。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要一直保持在0℃。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杯中出现的现象这是一种与原来杯中的水不一样的物质,它的名字称为——冰冰与水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冰也是水吗?看闻摸……冰摸得着坚硬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看得见冰的特点资料:水和冰的相同点水和冰都由水分子组成,属于同一种物质资料:水和冰的比较液体水冰都是水;看得见;透明;没有气味;摸得着;没有颜色固体水在什么温度条件下会结冰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水结冰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1.温度变化:水开始结冰时,温度一般为0℃,水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0℃,水完全结冰后,温度通常会降到0℃以下。2.体积变化:水结冰后,体积变大。3.形态和形状变化:水呈液态,无固定的形状;冰呈固态,有固定的形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包在手心里,红色液柱就会上升;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红色液柱就会下降。这是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样的现象呢 热水瘪了的乒乓球复原的乒乓球科学家发现,当温度降到4℃以下时,水会呈现出“热缩冷胀”,即温度降低,体积增加。4.水结冰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2.知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释放热量。3.认识冰是水的固态形式。科学思维1.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并描述冰和水之间的关系,找到水和冰之间的共性。2.做出有关水在什么条件下结冰的假设,并提供支撑性证据。探究实践1.用温度计测量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杯中出现的现象。2.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态度责任1.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通过水结冰的实验对物质形态变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在结冰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的概念。【教学准备】水、试管、烧杯、碎冰、食盐、温度计、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1.教师出示两幅图片:初冬时鸭子在湖面上游来游去、深冬时鸭子站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教师提问:湖水是怎样结冰的呢?2.学生汇报:深冬时节的气温非常低,湖水就会结冰。3.教师提问:水在什么温度条件下会结冰呢?水结冰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水结冰了)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说一说我们对结冰现象的看法。(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水就会结冰)(2)教师:接下来我们将做一个实验,让水的温度不断降低,直至结冰,亲眼看见水结冰的过程。2.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的各种变化。(1)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实验步骤,并讲解操作要点。(2)教师讲解:在碎冰块里加入食盐是为了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加快试管中水的结冰速度。(3)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杯中出现的现象。(4)学生汇报:①水在温度达到0℃时会结冰。 ②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0℃。 ③水完全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了固态。3.观察并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维恩图。三、深入研讨1.水在什么温度条件下会结冰?(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2)教师总结并补充。2.水结冰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对水结冰的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小结。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阅读资料: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和水的“热缩冷胀”现象。【板书设计】水结冰了【教学反思】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水结冰了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 2.4 水结冰了 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