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一、单选题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人类社会长期处于童年期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B.人们满足于平等互助的关系C.氏族长用强制手段解决内部问题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2.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然后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这些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这些“会说话的工具” ( )①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 ②生存权受法律保护 ③毫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④会被奴隶主任意杀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决定封建社会形态,蒸汽机和电力决定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观点指出了( )A.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生产工具决定社会形态C.有怎样的生产力就会有怎样的生产关系D.社会形态的更替受制于生产关系的变化4.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大发现”是指(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剩余价值学说 ③唯物史观 ④科学社会主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社会主义相对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③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提高 ④阶级对立在社会中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李大钊在1919年元旦发表的《新纪元》一文中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里的“新纪元”是指( )A.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D.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7.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民族复兴,人民独立 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国家独立,人民健康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2023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4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④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全国的执政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在经历这两个步骤后使中国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之“新”体现在( )①就领导权来说,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③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在新中国70多年的历程中,有一个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时代。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④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概念。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这一历史背景决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转变②为我国在过渡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了蓝图③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④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八大14.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事件是( )A.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B.扩大经济特区试点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一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深感改革开放伟大,决定绘制“纪念改革开放”主题手抄报,下列适合作为该手抄报主题的是(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独立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中国人民实现温饱不足到共同富裕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围绕的主题都是( )A.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C.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经验D.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发展如何发展问题17.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中国共产党主要代表和当时的重大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江泽民——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胡锦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习近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创造着伟大奇迹,在闯关隘、涉险滩、啃硬骨头中披荆斩棘,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国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原因有( )①我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我国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③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某班同学以“走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在下列同学的观点中,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是( )A.甲:我国普遍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乙: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进入发达国家行列C.丙:我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丁: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20.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矛盾”又树立了“新目标”,肩负了“新使命”,党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使命担当,应时代之变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此,我们要( )A.在进行伟大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B.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发生变化的最大实际C.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党的组织领导D.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21.“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 )①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②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在坚持个人利益至上中获取发展自我的机会④把祖国的大我融入自我的小我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四个伟大”在改革开放中得以成就,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必须以改革开放精神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这说明“四个伟大”和改革开放( )①是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②“四个伟大”统揽于改革开放之中③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④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幸福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3.新时代中特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个“时代”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换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迈入了改革开放新阶段③我们党在革命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4.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整合性的新概括,明确把“十三个方面成就”整体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三个方面成就”( )A.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B.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C.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方法论”D.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25.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特征。我国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做到( )A.公有制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在各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26.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腾飞,中国经济展翅翱翔则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两翼”紧密配合、协调振动,中国经济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③是不同所有制形式,存在市场竞争关系④都能够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提供了超过一半的税收和46%左右的外贸出口。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D.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8.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两个“不动摇”( )①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农民财产权益②表明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不能分离③为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奠定基础④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完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加强权益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这些举措( )①有助于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②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③表明党和国家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④可以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近30年里,他的慈善捐赠累计已达4.35亿元,其中对教育的资助力度最大,至今累计捐助教育事业高达2.94亿元,帮助了5万多名困难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材料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 )A.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B.把握时机,及时调整经营战略C.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主观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建国日这一天,邓小平更加缅怀在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和战友,他无限感慨地为邯郸新落成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挥笔题词:“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这充满深情的题词,表达了他对来之不易的人民共和国的无比珍重,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的由衷敬重!晚年,邓小平常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结合材料和相关的史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在党的领导下,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走上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力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得益彰,使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坚守中华文化主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就是中国,中国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知识,说明中国自信的理由。33.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在物质文化需要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有人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90%以上的经营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许多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教育、环保、扶贫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的重点关切。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说明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依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A C B A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D B A B B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B D B B D A C A3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立,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2.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科学理论引领着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33.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由此可见,材料中的观点是错误的。34.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顺应了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③民营经济发扬贡献精神,是缩小社会差距,协调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