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周考试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它是( )①唯物史观②空想社会主义③剩余价值学说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现象,并提出对未来社会的积极设想。卡贝在《伊加利亚旅行记》中设计了公有制社会的具体管理制度;魏特林提出用“和谐公社”取代雇佣劳动制度;布朗基主张通过密谋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某些特征②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③主张通过典型示范来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④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了“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会、“重读经典”系列活动,《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多次入选推荐阅读目录。《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由材料可知《共产党宣言》( )①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激励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马克思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④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本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②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的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这表明( )①要敢于武装斗争,它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 ②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③科学社会主义已找到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 ④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才可变为科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欧文的实践说明(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能够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②他试图通过理想化的设计探索社会变革的可能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而“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也即只有通过现实的手段实现以自由分工代替自然分工,才能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自由。因此,人类实现自由的路径,就不能诉诸精神辩证运动,而是应“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自由的实现依赖于自我意识的觉醒②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④大工业发展和消灭私有制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年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5周年纪念。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感受经典的魅力、追溯信仰的源头、汲取前行的力量。这是基于( )①《共产党宣言》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②《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共产党宣言》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④《共产党宣言》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根本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梦到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的沉没,人类在空想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跋涉了300多年,直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人们终于寻觅到一条通向理想社会的科学道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带领下,受制于资本逻辑支配的人类历史,开始有了“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建立“新和谐村实验社区”,对社区成员发放劳动抵用券作为消费凭证,取消货币与债务,实行平均分配。“新和谐村实验社区”未能持续存在,其失败的原因是(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②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③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④实行平均分配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如此重大意义,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 )①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石②首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④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恩格斯曾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下列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③用实践活动验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④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不同生产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衡量所处社会形态的重要依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城市的出现,是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②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的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③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是奴隶社会独有的生产关系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实行按劳分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法国大革命后,圣西门看到新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没有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照样充满着罪恶和灾难,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他苦思冥想,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劳动、不受压迫剥削的幸福社会,宣称一旦这种社会制度得以实现,人类的“黄金时代”才真正开始。可见,圣西门(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④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5年2月,具有百余年光荣革命历史的北大红楼迎来了“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本次展览首次公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等珍贵文献,通过实体文献、译文说明、图片照片、互动屏等多样方式立体化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活力。举办此次展览的意义在于( )①引导人们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②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中去寻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方案③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脉络和实践逻辑,传承文化基因④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追随者众多的原因是( )①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②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它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④它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艾思奇在《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中写道“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尝试鼓舞了人们信心②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创举③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上述论断表明( )①共产党是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②无产阶级需要通过现实的变革运动实现自身目标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灭亡的最终命运④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的彻底消灭为起点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纵观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科技革命浪潮与逆流涌动的全球化进程,是当代资本主义起伏跌宕的主力推手。全球化进程屡遇逆流,资本主义也是癫狂与萎靡共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不断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表明( )①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日益加剧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激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②任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都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预见性③说明所有国家都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强大生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下列关于此经典著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④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在第十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上,中外学者围绕“当前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困境及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等议题。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所有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的决定力量D.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终将被资本主义所取代25.2025年3月31日,比利时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罢工,此次罢工是比利时更广泛抗议运动的一部分,抗议的焦点是政府新提出的针对养老金规则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关于上述罢工,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人罢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②罢工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③反映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④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发展的眼光投向理性和精神,马克思则将目光聚焦在社会实践。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一味指责的道德批判不同,马克思是从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上寻找社会变革的现实依据。革命的道路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历史上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无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果,充分论证了“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只有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才能改造旧社会,建立新世界。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用形式上的公平掩盖着的实质上的不公平。经济学上的革命性突破和历史观的伟大革新,使得在乌托邦荒野中徘徊了三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学说,真正成为摒弃空想的科学理论和推进社会前进的现实运动。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的。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根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将如何实现。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坚定的信仰】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时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随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启示和精神鼓舞下,为了求得自身的解放与发展,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革命运动跌宕起伏,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整个世界历史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宣言》贯通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作出科学分析,提出了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科学构想。《宣言》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宣言》发表30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初步成果就显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表70年后,社会主义在俄国变成制度现实;发表100多年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宣言》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原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B C A D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D B D A B B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B A B C26.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③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27.(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了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2)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实现举措: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28.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③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进程,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29.①《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30.①《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②《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凝聚了革命力量。③《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④《宣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推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