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国外开学了,你是那种状态呢?国外看完视频,你的开学“心情关键词”是什么?开学了,你是那种状态呢?国外每一种状态,都值得被看见兴奋期待型焦虑不安型迷茫倦怠型混合复杂型新学期,从“心”赋能梁飞妮2025年9月1日尊重倾听:倾听他人的分享,不打断。真诚开放:鼓励分享,但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不予评判:不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画作做“好坏”评价。保密原则:课后尊重他国外课堂约定国外绘制我的“能量状态瓶”国外思考:现在你的电量有多少?什么事情会让你感觉耗电呢?国外寻找我的“能量充电站”请在你的“能量瓶周围”,用图画或符号,画出你的“充电方法”国外1.做什么事情能让你感到放松、愉悦或重新获得力量?2.面对自己比较耗电的事情,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可以让自己耗电少一些?身体调节:运动、睡眠、美食情绪调节:听音乐、写日记、画画认知调节:制定小目标、积极自我对话人际支持:与朋友、家人、老师交流我们的“心理调适工具包心有所向步履不停新学期快乐新学期,新画卷感谢参与与真诚分享心理辅导室:A栋一楼芬芳心语预约方式:可直接通过芬芳心语信箱预约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学期,从“心”赋能教学设计课题 新学期,从“心”赋能 单元 学科 心理 年级 4-6教材分析 本课程以“积极心理学”和“表达性艺术治疗”为理论基础,秉持“预防与发展为主,干预与治疗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成长力量和资源,开学初期的心理适应是关键的发展性任务。本节课旨在创造一个安全、开放、支持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看见并接纳自己开学后的真实情绪状态,通过非言语的、创造性的方式(绘画)表达内心世界,探索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从而赋能学生,帮助他们以更积极、从容的心态开启新学期,提升心理经过一个假期,学生重返校园,其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1. 兴奋期待型:部分学生渴望回到校园,见到同学和老师,对新知识、新活动充满好奇和期待。2. 焦虑不安型:部分学生可能因假期作息紊乱、对学业压力的担忧、人际交往的顾虑或“开学考”等具体事件而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3. 迷茫倦怠型:部分学生可能尚未从假期模式中切换过来,感到疲倦、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对未来学习缺乏明确目标和动力。4. 混合复杂型:大多数学生的情绪可能是多种感受的交织,既期待又紧张,既开心又有些许不适。因此,第一课需要兼顾所有学生的状态,提供一个包容性的出口,让每一种情绪都被看见、被接纳,并转化为前进的能量。弹性。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觉察并认识到自己及同伴在开学初期的多样化情绪反应是正常且普遍的。2.情感目标:创设安全氛围,帮助学生宣泄和表达开学初的情绪感受,降低孤独感和焦虑感,获得情感支持。3.技能与行为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并分享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初步学会1-2种简单的情绪调节策略,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注入积极能量。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真诚地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难点 难点:如何营造足够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使学生能够开放自我,并从中获得积极的赋能体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 导入活动:我们的“开学百态”(约5分钟)1. 视频导入:播放课前剪辑好的短视频,内容可包括:学生匆忙赶作业的镜头、开学前夜失眠的漫画表现、见到同学时开心拥抱的场景、面对新课本时茫然的表情、升旗仪式上整齐的队伍等。2. 共鸣提问:“同学们,视频里的哪个瞬间最让你有‘这就是我!’的感觉?” “除了视频里的,开学这几天,你还有哪些特别的感受或状态?”教师引导:简要总结学生的发言,点明主题:“看来大家的开学状态真是丰富多彩,有开心、有期待,也可能有一点小紧张和小疲惫。所有这些感受,都是我们真实的一部分。今天这节心理课,就是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我们一起来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为新学期加满油!” 学生看视频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共鸣,导入主题。讲授新课 (二) 团体转换阶段:绘制我的“能量状态瓶”(约15分钟)1. 活动指令: “现在,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当下的内心状态。如果它是一种能量,它会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是充盈的还是亏空的?是平静的还是汹涌的?” “请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一个‘瓶子’(或任何容器),用颜色、形状、图案把你内心的这种能量状态装进去。它没有美丑之分,只有真实与否。”2. 绘画过程: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给予鼓励性而非评判性的回应(如:“我看到你很认真地在表达自己”)。3. 初步分享:邀请几位自愿的学生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能量瓶”。思考:在生活中,什么事情会让你感觉耗电呢?(三) 团体工作阶段:为我的“能量瓶”充电/调节(约15分钟)1. 提问过渡: “非常感谢大家的真诚分享。无论我们的能量状态如何,这都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保持这份好能量,或者为我们的能量瓶‘充电’、‘调节’一下呢?”2. 探索与创作:“请思考:做什么事情能让你感到放松、愉悦或重新获得力量?可以是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心态的转变。”面对自己比较耗电的事情,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可以让自己耗电少一些? “现在,请在你刚才画的‘能量瓶’的周围或者背面,用绘画、符号或关键词的形式,把你想到的‘充电方法’或‘调节器’画下来。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耳机(听音乐)、一个篮球、一颗代表‘积极暗示’的星星、一个代表‘找朋友聊天’的对话框等等。”3. 小组分享: 学生4-6人一组,轮流分享自己的“能量状态”和“充电方法”。 鼓励学生在聆听时发现同伴的智慧,并可以互相补充建议。美食、游戏-快充模式-充电快,耗电也快。(适度,过度耗电)学习、阅读——慢充模式-充电慢但电量可以更持久。(虽然耗电,但是也可以充电,但需要先耗电,才能充电。)4. 教师整合: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本组有哪些有趣的、有效的调适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升华,归类方法(如:身体调节类:运动、睡眠;情绪调节类:倾诉、写日记、听音乐;认知调节类:制定小目标、积极自我对话;人际支持类:与朋友、家人、老师交流等),并强调方法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四) 团体结束阶段:展望与祝福(约5分钟)1.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画笔看见了自己,也聆听了他人。我们发现,开学的各种状态都非常正常,而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找到了或者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应对方式。” “这幅画请大家珍藏好,它不仅是开学状态的记录,更是一个丰富的‘心理调适工具包’。当你感到需要时,不妨看看它,尝试上面的方法。”2. 展望与祝福:“新学期就像一幅新的画卷,刚刚展开。愿我们都能带着对自己的觉察和关怀,运用今天的发现和收获,一步步地为它涂上温暖的、明亮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色彩。”“祝福大家在新学期里,心有所向,步履不停,从容前行!下课!” 团体转换阶段:学生根据指导语绘制自己的开学电量。学生分享团体工作阶段:学生绘制电量瓶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团体阶段:通过绘制心理电量觉察自己的心理电量状态,并觉察耗电的事情。:通过绘制充电的方法,通过调整耗电的事情,从而找到新学期赋能的方式【设计意图】:团体结束:通过总结,反思自己的收获。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板书 新学期,心赋能耗电的事情:微改变充电的方法:认知调节 身体调节情绪调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学期,从“心”赋能.pptx 新学期,从“心”赋能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