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上第三章 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课件2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八上第三章 第四节 《海洋资源》教学课件29张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节 海洋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状况。
2、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运输状况,识记主要的港口及主要的港口群。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及不同海域开发的方向。
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分类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读图,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海域,并说出我国海域地跨的温度带。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跨热带和北温带
读图,找出我国主要海洋渔场所在的大致位置。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北部湾渔场
南海渔场
我国近海海域分布着众多优质渔场,但海洋捕捞量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海产品消费需求。
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均在上升;
20 世纪 50—90 年代,海洋捕捞年产量所占比重远超海水养殖;
2011—2020 年海水养殖年产量比重超过海洋捕捞。
读图,说出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的变化。
海水养殖在保障消费的同时,又使野生渔业资源得到恢复与保护。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没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耕海牧渔”场景
“耕海牧渔”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方式。在海水养殖中,水温的变化会对养殖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方案以确保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海洋盐场。
我国北起渤海湾、南到海南岛,分布有规模不等的盐场。海盐既是我们食盐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
我国主要采用晒盐的方法生产海盐,即把海水引入盐池,经过自然蒸发将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
1. 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盐场,最适宜的晒盐时段为晚春到初夏。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这个时段晒盐的综合优势。


认识我国沿海盐场与气候的关系
①长芦盐场位于华北地区渤海湾沿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②晚春到初夏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利于海盐的结晶。
30
20
10
0
-30
-20
-10
1
4
7
10
月份
气温/ °C
降水量/ mm
600
500
400
300
0
100
200
2. 台湾岛西南沿海的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对照中国地形图,从地形对降水影响的角度,分析布袋盐场能够晒盐的降水条件。


认识我国沿海盐场与气候的关系
位于背风坡,晴天多,降水少,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和海盐结晶。
此外,布袋盐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也有利于晒盐。
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远不止鱼和盐,已经扩展到海底矿产、海洋能源等的综合开发。例如,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渤海和南海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此外,我国
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增长。
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我国港通四海,通过海运航线连接世界主要沿海港口。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 95% 是由海运完成的,其中大部分货物运输经过南海。
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沿海港口及所属的港口群。
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环渤海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东南沿海港口群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西南沿海港口群
大连港、天津港等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
厦门港等
广州港、深圳港等
北部湾港、洋浦港等
1. 读图3.25,分别描述上海港与鹿特丹港的年吞吐量和世界排名的变化。


认识我国港口国际地位的提升
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增多;2000年之前增长较慢;2000年之后增长迅速;大约从2003年后,上海港的年吞吐量超过鹿特丹港;世界排名从1980年的第10名上升到2010年的第1名,然后略降到第2名。
鹿特丹港吞吐量增多,但增长速度较慢;世界排名降低,从第1名降到第10名。
2. 结合上海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位置关系,说明上海港成为国际枢纽港的有利条件。


认识我国港口国际地位的提升
①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黄金水道”的终点,有利于发展江海联运。
②海港腹地广阔,有利于长江沿线货物运输,支撑上海港吞吐能力。
3. 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最近一年中,我国进入世界港口年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并参照图3.24分别找到其所属港口群。


认识我国港口国际地位的提升
2024年我国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有:
上海港,全球第一,属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宁波舟山港,全球第三,属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深圳港,全球第四,属于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青岛港,全球第五,属于环渤海港口群;
广州港,全球第六,属于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天津港,全球第八,属于环渤海港口群。
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我国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并注重生态保护
近海地区
远海地区
远洋地区
需要重点加强油气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需要适度利用远洋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
优化近海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海洋牧场,以及近海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
举例说出我国未来海洋资源重点开发领域。
加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前景广阔,南海的天然气约50%蕴藏在深海海域。
举例说出我国未来海洋资源重点开发领域。
图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一号”钻探平台,它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进入1 500米的“超深水时代”。
尽快开发世界大洋海底矿区。
举例说出我国未来海洋资源重点开发领域。
图为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海洋地质、海底矿产资源等。
南沙群岛中的永暑岛是经吹沙填海 建造的人工岛。在该岛地下发现了稳定的淡水区。在这样一个面积不大、海拔很低 的小岛上、为什么会形成稳定的地下淡水 区呢
永暑岛地区常年多雨,充足的雨水不断渗入地下的松散沉积物中。雨水为淡水,比重小于海水,浮于地下海水之上。随着下渗淡水的持续增多,淡水水压加大,地下海水逐渐被淡水排挤、替代,最终形成稳定的淡水区。
1.图3.28中,顶端与底端的观点分别为不顾环境的养殖与极端的环境保护,左侧的观点较右侧的观点更强调保障消费。参照图中已填入编号的观点,按养殖优先与环境保护优先、保障消费与限制消费的程度差异,将其余观点的编号填入图3.28中的适当位置。


讨论海水养殖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1)海洋能够生产多少就吃多少,不能为满足消费而破坏海洋环境。
(2)为保护环境,海水养殖越少越好。
(3)养殖难免破坏环境,但每人都少消费一点,就能减少破坏。
(4)海水养殖污染环境,即使不吃鱼也要坚决停止养殖。
(5)增加养殖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付出点环境代价可以接受。
(6)可通过不断发展环境友好的海水养殖技术满足消费的增长,不必限制养殖。
(7)为生产更多海产品,即使环境代价很大,也是养殖越多越好。
(8)要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合理需求,但要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养殖。
(9)海水养殖能减少对野生鱼类的过度捕捞,也具有对保护环境有利的一面。
(7)
(3)
(1)
(6)
(9)
2. 在上述观点中,选择你认为最符合人地协调观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讨论海水养殖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8)要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合理需求,但要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养殖。
海水养殖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既保护海洋环境,又能满足人类对海产品合理的需求。适度的海水养殖可以持续为人类提供海产品,人与海洋实现了和谐共生。
(2024·广东佛山期末)盐根据来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矿盐。其中制取海盐普遍采用日晒法。目前我国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不断增加。图1为我国主要盐场分布图,图2为我国盐来源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我国盐资源( )
A.产量不足,大量进口
B.用途单一,仅用于食品调味
C.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种类丰富,井矿盐产量最大
2.从气候角度推测我国北方海盐生产的旺季是( )
A.冬季、夏季 B.春季、秋季 C.夏季、秋季 D.春季、冬季
(2025·广东东莞期末)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巨大的宝藏,海洋为人
类提供的自然资源有( )
①海洋生物②海洋矿产③海洋交通④海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海洋牧场养殖业发展迅速得益于( )
①海水温度适中,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②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③沿海居民爱好食用海产品,市场广阔 ④保护海洋环境的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年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与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行为,不符合海洋日主题的是( )
A.实行休渔制度 B.建立红树林保护区
C.大规模填海造地 D.加强海洋科普宣传
7.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随意进入他国的领海范围开展军事行动
B.发生海洋权益争端时友好协商解决
C.坚持绿色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D.加强开发中的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