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一节 土地资源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1、结合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土地的数量概况和利用类型。2、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地区。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因地制宜。4、结合相关实例,理解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意义。人多地少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世界面积前七位的国家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位,土地资源总量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 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 。三丰富低于偏低我国 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 种利用类型。土地类型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可利用8齐全类型齐全,林地、草地比重较大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草地 33%林地 35%耕地 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交通运输用地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园地 3%湿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永久性冰川沙 漠戈 壁印度、美国、俄罗斯、中国的陆地、耕地总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20 年)耕地紧缺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 ,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紧缺根据生产生活的需求,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劣势: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优势: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我国耕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分布不均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结合教材,找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黑吉豫新蒙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 、,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主要用于种植业。半湿润平原湿润低山丘陵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教材,找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区。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4 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黑云川蒙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 、,主要分布在,主要用于林业。半湿润山区湿润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全区共有森林面积6.8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7%,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东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涵盖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形成垂直气候带,呈现"一山有四季"的立体气候特征。西南林区我国第三大林区,覆盖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例如福建、江西等地的丘陵山地森林。东南林区结合教材,找出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区。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青新藏蒙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区,主要用于牧业。半干旱干旱甘川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面积约 10 万平方千米,牧草丰美,河流湖泊众多,是著名天然牧场,有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 之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处新疆天山山脉西部,气候湿润,降水充足,有 “中亚绿洲” 之称,草原与森林交织,风景如画。新疆伊犁河谷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海拔 4000 米以上。气候寒冷潮湿,日照强,植物低矮丛生,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独特草原类型。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土地地形类型耕地 水田旱地草地林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小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湿润区平原、丘陵半湿润区平原、高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湿润区山地、丘陵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读漫画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土地的辛酸水土的怒吼乱占耕地过度放牧土地污染滥砍滥伐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适宜放牧。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 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宜湿则湿: 河湖水域及周边 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宜林则林:山地降水较多, 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读图,说说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原则。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保护生态用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界限。我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采取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2022年11月30日,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 110万平方千米。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批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高居于青藏高原之上,超过其他4个公园面积之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涉及12个市(州)、30个县(市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小几乎与北京市相当,位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交界,同时又毗邻俄罗斯和朝鲜两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面积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4倍,它占据海南岛1/7的土地,并囊括全岛的主要山川。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是5个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国家公园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水源涵养: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里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孕育了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气候调节:青藏高原面积广阔,其表面的植被、冰川等对气候有重要调节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系统还提供了诸如土壤保持、净化空气等服务功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建立耕地用途监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A.建设用地 B.草地C.耕地 D.林地2.我国耕地按气候、地形等因素划分为七大类型,这能直接反映我国( )A.地域辽阔,是陆地大国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C.疆域广阔,是海洋大国 D.是濒临海洋的国家我国耕地总量于2021~2023年间连续实现净增加。左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土地资源( )A.总量不足 B.人均量大C.类型齐全 D.分布均匀4.我国耕地( )A.水田主要分布在北方 B.后备资源充足C.旱地主要分布在南方 D.占比小于林地5.我国要继续保持耕地“净增加”应该( )①保护基本农田②有序恢复流失的优质耕地③禁止占用耕地④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由甲到丙,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 )A.林地面积逐渐扩大B.耕地面积逐渐减少C.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少D.难利用的土地面积逐渐扩大7.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城镇建设挤占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8.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2024年以来,湖南宁乡沿河村实行土地整村流转试点,所有田地流转至村集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土壤改良、机耕道修整、荒地复垦等,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改造后,以组为单位分配给种粮大户,统一种植作物品种。实现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完成下面小题。9.湖南宁乡沿河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草地 B.林地C.旱地 D.水田10.土地整村流转,可以提高( )①农业机械化水平 ②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③粮食种植比例 ④农民收入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④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我,就是土地》|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片来了!.mp4 【人教新版】八上第三章 第一节 《土地资源》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