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上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教学课件(第2课时)25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八上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教学课件(第2课时)25张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节 农业(第2课时)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并知道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视频里,大家看到了哪些新奇的农业场景?这些场景和我们印象中的传统农业有什么不同?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概括 1949 —2020 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及粮食年产量变化规律,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1949 年人均粮食
产量 209 千克
2020 年人均粮食
产量 475 千克
变化规律:1949 —2020 年我国人均粮食年产量成倍增加;粮食年产量逐步提升。
原因: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优良品种培育
农业机械化
农田水利设施
读图,描述我国 1976 年前后水稻单产的变化趋势,并说明 1976 年前后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变化规律:1976 年前水稻单产增加,但不稳定,速度较慢;1976 年后水稻单产稳步增加,速度快。
原因:1976 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kg/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kg/公顷,使得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最具影响力的种田人”
袁隆平(1930—2021)
致力于杂交水稻的
研究与推广,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概括 1952—2020 年农业灌溉面积的变化特点,并说明该变化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变化特点:1952—2020 年我国农业灌溉
面积增加(增长 2.5 倍);
对农业增产的作用:水利设施通过灌溉保障水源,有效缓解旱涝灾害,提升粮食生产稳定性。
概括 1949—2019 年农业机械数量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农业机械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
变化规律:拖拉机增加(增长 19 万倍)、
联合收割机增加(增长 16 万倍);
积极影响:缩短生产时间、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机械的精准操作减少资源浪费。
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1. 人均耕地少
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
世界面积前七位的国家
过度开垦
土地污染
土地盐咸化
2. 耕地退化
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3. 水资源短缺
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4. 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高 产
高产农业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合理的种植养殖模式与科学的田间管理等手段,使农作物或养殖产品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优质
优质农业强调农产品在品质方面达到较高标准,涵盖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等多个维度。并且要求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农药残留。
高效
高效农业意味着生产过程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一方面要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低耗
低耗农业注重在生产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比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手段,降低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
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调控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空气等环境条件,改善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实现“食不分四季,地不分南北”地生产农产品。
1.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讨论我国不同气候类型区发展设施农业需要调控的主要气候条件。


了解设施农业的作用
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保温与夏季降温除湿;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抑制与强降水防御;
热带季风气候区:抗台风与降温除湿;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强光防护与水源高效利用;
高原气候区:低温补热与紫外线防护。
2. 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讨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


了解设施农业的作用
设施农业通过人工控制环境,实现全年无休生产,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限制,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
设施农业采用高效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促进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设施农业还能优化种植结构,丰富农产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
下图为我国2013—202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2013—2022年我国粮食作物( )
A.播种面积明显下降
B.总产量呈上升趋势
C.播种面积不断增大
D.产量一直保持不变
2.2016—2019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小,但粮食产量却大致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气候变化 C.灾害减少 D.农民增多
“田保姆”是一种新型的农事托管模式,农户将农业生产的个别环节或全过程委托给专业机构,专业机构提供“保姆式”服务,服务涵盖旋耕机耕地、机器播种、无人机植保等方面。“田保姆”模式是未来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据此完成3—4题。
3.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田保姆”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
A.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B.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4.“田保姆”模式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快科技推广,藏粮于技 ②稳定农民数量,藏粮于民
③确保耕地红线,藏粮于地 ④促进粮食流通,藏粮于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5安徽模拟]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特点。我国科研人员在植物工厂中,成功将水稻成熟时间从传统田地环境下的120天以上缩短至60天。如图为植物工厂内水稻种植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植物工厂中水稻能实现60天成熟,主要是因为( )
A.提高采摘技术 B.实现自动管理
C.智能控制光热 D.精准施用农药
6.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比,植物工厂( )
A.投入更低 B.受季节影响小 C.能耗更低 D.劳动力需求大
7.我国大量建设植物工厂,可以( )
A.增加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粮食需求 D.增加大量就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