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政解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政解读

资源简介

1945—2025
1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5 年 9 月 3 日,上午)
习近平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2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过
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1,致以崇高敬意!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
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向参加今天大会的各国来宾,
表示热烈欢迎!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
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
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2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
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同志们、朋友们!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
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
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
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
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全军将士要忠实
履行神圣职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
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
3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4,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1.链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
用的人;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链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的两个事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两
次国共合作的对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胜
利的原因及意义。
(1)抗日战争的两个事件: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
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
幕。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
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
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两次国共合作的对比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时间 1924—1927 年 1937—1945 年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战线的重要性;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形成原因 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 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的解释 战争
合作形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党外合作,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
4
加入国民党; 队的合作;
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党一大新 双方没有正式的固定组织形式
解释的三民主义 和统一的纲领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
亡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
史作用。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
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
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
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
后胜利。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的关键。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第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
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
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
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促进了中
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第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
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
重生的历史新征程,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3.链接《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中
国理念、中国角色、中国的主张与反对、中国的道路和政策。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我们党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针对当今
5
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回答和解决关乎人类
前途命运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
的人间正道,也是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总目标。
(2)中国理念:
①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国际关系要民主化)。
②新安全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③新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
④新合作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
⑤新文明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⑥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3)中国角色:
①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
共产品的提供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
②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③中国致力于做国际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做架桥者而不是挖沟者。
④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之一。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是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是各国拓展商机的大市场。
⑤中国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倡导者、践行者。
(4)中国的主张与反对:
中国主张 中国反对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 ·冷战思维、单边主义、各种形式的霸
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零和博弈、保护主
何理由和借口对其侵犯和破坏 义、霸凌主义
·地区热点问题,各方通过谈判,政治 ·单赢、对抗
解决 ·绕开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任何破坏世界
·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和平与稳定的行动
·合作共赢(双赢、多赢和共赢)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威胁论”
·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明包容;共 ·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反恐问题上的
同安全 双重标准或选择性打击
6
·“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
和极端主义)
(5)中国的道路和政策:
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
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
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②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③“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
④中国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
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核,同时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创新性发展。
4.链接《思想道德与法治》抗战精神、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
扬中国精神、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中国革命道德。(1)抗战精神: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
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第37 题分析题语料)
(2)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精神内涵的生动展现(“四个伟大”),即伟
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宝
贵精神基因,汲取时代的丰厚精神滋养,是中国精神内涵的生动展现。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第 37 题 分析题语料)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①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中国精神是凝聚兴国强国的磅礴伟力。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
7
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
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③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基本内涵的主要表现(4 个方面):一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爱自
己的骨肉同胞。骨肉同胞之爱反映了对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是检验一个
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三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四是爱自己的国家。
④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
进取的精神状态。
(4)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①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4 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中国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
分。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拥护国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维
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捍卫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促
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要坚持以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第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8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
件。
第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中国革命道德:
①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位: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是指中
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
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
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②中国革命道德的内容:第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第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第四,树立社会新风,
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第五,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③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4个 有利于):第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第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