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导学案 (无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2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导学案 (无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县 第*中学 学校 2025 年 秋季 学期 生物 学科教学设计(导学案)
主备教师: (**教师) 集备教师:
课 题: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内容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和进化历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点,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其他动物类群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重点)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区别(难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如细胞、组织、器官等,但对动物分类和进化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部分学生可能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 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理解不深刻;2. 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认识不足;3. 对进化理论的理解存在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创设情境
(1) 播放一段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习任务一: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5分钟)
(1.青蛙结构与功能:________可感知声波;________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________支撑身体;________能跳跃也能划水。身体的这些特点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青蛙适应陆地生活,还与它能用________呼吸密不可分。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________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可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等。
绍两栖动物的概念和分类,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课本查找需要的知识点,学会自学
【展示交流】
对子学习(4分钟):
(1)青蛙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比较青蛙前后肢形态上的差别,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2.展示质疑评价(2分钟):
(1)抽取学生说出对子学习中两个题的答案,同学间互评;
(2)教师精讲、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断思考,记忆的意识。)
学习任务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自主学习】(5分钟)
1.蜥蜴的头有 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 和发现敌害。
2.蜥蜴皮肤 表面覆盖角质的 ,既可以保护 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 。
3.蜥蜴的肺比青蛙的 气体交换能力较 。
4.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 蜥蜴为 受精,将 产在陆地上。
5.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 较多并含有一定的 卵外还有坚韧的 保护,使卵能够 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6.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 或 用 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高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交流】(10分钟)
小组展示(7分钟)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比较能力。)
2.质疑评价(2分钟):
其他同学指出回答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巩固领悟】(10分钟)
课堂练习
1.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 )
A.乌龟 B.蛇 C. 螃蟹 D. 大鲵
2.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
A.壁虎 B.蟾蜍 C.大鲵 D.青蛙
3.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
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D.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设计意图](及时训练,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总结(2分钟):小组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并讨论两类动物进化上的等级
3.布置作业:
在校园中观察青蛙,制作青蛙捕食的海报图并进行宣传
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 主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生态作用
二、爬行动物
1. 主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生态作用
三、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
教学反思:
学习任务单(1)
学习两栖动物的的概念和特征,填写下列空题。
1.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上,也可在 中 ,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 ,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 ;后肢 ,趾间有 ,既能 又能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密布 ,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 。
学习任务单(2)
学习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填写下列空题。
蜥蜴的皮肤 ,表面覆盖角的 ,既可以 又能 。
蜥蜴的 可以摆脱对 的依赖,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 生活的脊椎动物。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细鳞,这有利于( )
A.适应水生生活 B.利用皮肤呼吸
C.适应陆地生活 D.自由活动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就叫两栖动物
B.青蛙前肢短,后肢粗壮,适于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合划水
C.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可以摆脱水的束缚
D.蝾螈、大鲵、蟾蜍、鳄鱼都是两栖动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