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指出,“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他俯察审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类在与猿“相揖别”后进化到了奴隶社会 ②“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的原始社会阶段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不过几千寒热”描绘社会演进的快速进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尚书·盘庚》中将奴隶称为“畜民”,民与畜连用表示当时的奴隶地位和牲畜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手工奴隶叫“工”,牧奴叫“刍”,非生产性服役的奴隶叫做“臣”“妾”“奚”“仆”等——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贵族祭祀祖先时,先用奴隶做祭祀的牺牲,即“人祭”与牛羊犬豕同用。由此可见,在奴隶社会( )①存在着鲜明的阶级划分,形成了尖锐的阶级对立②奴隶主处于统治地位,奴隶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③出现了明确的劳动分工,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④存在“人祭”等野蛮情形,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倒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经考古人员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为西汉汉废帝刘贺。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列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①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当前,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都遭遇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B.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相对过剩5.《共产党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不仅对西欧而且对世界,不仅对发表的那个时代而且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共产党宣言》产生如此大影响的原因在于它(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②促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③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④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完成“上篇”就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②完成“下篇”就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党的最高理想③只有完成了“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上下两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年暑假,各地游客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 )A.北京五四大街——重庆解放碑——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C.浙江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天安门D.北京故宫——辛亥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安徽凤阳小岗村8.“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已成为当时我国的主要任务③党的八大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④党的第八次会议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此根本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②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下列关于开放进程排序符合事实的是( )①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邓小平南方谈话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④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11.2024年11月5--10日第七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吸引了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创历史新高,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亮相。进博会持续释放开放红利,着力打造让世界共享中国新发展新机遇的促进平台。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是因为( )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③中国需要开放的世界,世界需要开放的中国④改革开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为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其深远意义在于( )①能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②使改革开放的侧重点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③使内陆地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可以形成研制大国重器的强大合力。国之重器频现,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对此,下列感悟正确的是( )①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强则国家强④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所有国家都必须实现现代化,否则就会失去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立地位,脱离发展轨道。纵观当今世界,西方现代化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同时,造成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奴役和控制。反观中国式现代化,却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材料表明( )①各国须在西方道路与中国道路中择其一实现现代化②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③应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认识西方现代化的历史作用④西方现代化的失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胜利不可避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自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四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根本保障、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③改革开放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彰显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特色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克思是对的》是一档通俗理论对话节目,以下为部分剧情简介。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 本集深入浅出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展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强大生命力。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 本集重温《资本论》创作和出版的艰辛历程。介绍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这一伟大发现,揭开资本的秘密,剖析经济危机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穿越历史的真理光芒和旺盛的生机活力。第五集(千年思想家) 本集阐释马克思这位“千年思想家”对世界的影响,并介绍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实践,在中国的光辉成就和伟大范例。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截至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2024年8月12日结束的巴黎第33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离不开我国坚持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离不开祖国至上、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华体育精神。巴黎奥运会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分析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1日,伟大祖国75周岁华诞,我校举办的“献礼伟大祖国”主题创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笔下展现出了中国力量和担当。难忘那:旧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真理的曙光。难忘那: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巨人从此屹立东方,中国有了光明的前进方向。难忘那: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走向正确道路。难忘那:四十六载春风,让祖国换了人间。难忘那:百年征程,洒满了共产党人的泪水与汗水,映红了共和国的希望。(1)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的底气何在。(2)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时代重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挺膺担当”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左右。参考答案1.D2.A3.A4.C5.C6.D7.C8.A9.C10.B11.B12.B13.D14.C15.A16.B17.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8.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发展进步、繁荣富强奠定了制度基础。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③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19.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体育领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一条心。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充分弘扬中国精神。20.(1)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2)示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当代中国青年正迎来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重任。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