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遵守规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遵守规则 教案

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2025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仅仅自己遵守规则是不够的,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规则。从全课内容看,它是对第一框的继承和深化,对整节课的知识起到了升华和总结的作用,所以在本框在全课中起到了收尾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2.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3.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积极坚定地维护规则和完善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展现了许衡对规则的深刻敬畏。即便无人监督,也能恪守内心准则,自觉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的设计通过元代许衡不摘无主之梨的典故,具象化 “自律”“敬畏心” 等抽象概念。视频中许衡坚守内心准则的行为,能引发学生对 “规则与内心约束” 的思考,为后续 “遵守规则需增强责任意识、做到自律” 等知识点铺垫情感基础,同时以传统文化故事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探究规则内化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活动设计:生活我观察】
思考:结合上述交流,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规则。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照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核心思想:人们心中要有敬畏之感,才会在言语上知道节制,不随意乱说,在行为上懂得约束,知道界限,不肆意妄为。启示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设计意图:本活动借不同场景(工厂、乡村、小区 )呈现规则在多元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引导学生从个体践行(爸爸守规 )、群体遵循(村民践约 )、参与共建(小区定约 )维度,理解对待规则应做到自觉遵守、积极维护、主动参与完善,构建对 “规则认知 — 规则践行 — 规则共建” 的完整逻辑,深化对遵守规则的全面理解。
知识小课堂:
怎样遵守规则:(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责任意识。“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2.活动设计:交通文明大讨论】
观看漫画:
思考:观察上面两幅漫画,并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漫画中闯红灯和不佩戴头盔的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违法行为,更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进行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遵守规则还需要他律,在生活中……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外在约束。遵守社会规则,也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那么自律和他律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设计意图:借 “中国式过马路” 这一典型且贴近生活的不文明现象,引发学生对规则的关注与思考。通过分析此类行为,让学生明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反思身边的违规行为,强化规则意识,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提升践行规则的自觉性。
知识小课堂:
怎样遵守规则:(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
自律:自我约束,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关系: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3.活动设计:社会规则我维护】
材料:近期,“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安徽博物院展出,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然而,展览期间出现了一些与庄重氛围不符的不文明行为,例如:
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违规拍照;随意丢弃垃圾等。
思考: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安徽省博物院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参与撰写并积极遵守这些规则。
生思考回答:1.保持安静:请将手机调至静音,避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2.爱护展品:请勿触摸、攀爬、倚靠展品,拒绝使用闪光灯等。3.遵守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入馆,勿在展厅内吸烟、饮食、随地吐痰等。4.文明参观:请按顺序排队入馆,不插队、不拥挤等。
教师总结: 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考:1.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2.遇到类似行为,你会怎么做?
生思考回答:1.在公共场所吸烟、广场舞音量过大扰民、未经允许占用公共区域私用(如私占车位);随处张贴、涂鸦等。2.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应以礼貌、恰当的方式及时制止,同时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则。
教师总结: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设计意图:以 “圆明园兽首特展” 不文明行为为真实情境,让学生代入博物院视角撰写 “参观须知”,在实践中理解规则内涵。通过分析、制定规则,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对维护公共秩序(展览庄重氛围)的作用,掌握 “遵守规则需从制定到践行” 的逻辑,强化规则意识,学会用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公共参与和规则践行能力。
方法与技能:
劝导的技巧: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知识小课堂:
怎样遵守规则:(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4.活动设计:与规则同行,为时代更新】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思考:说一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一直在发生变化?
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既是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依据人口发展状况、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调整。遵守规则,需要我们积极完善规则。
教师列举:
教师总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观看视频:《七天无理由退货》
思考:1.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络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你是如何看待视频中退货顾客的行为?
生思考回答:视频中顾客的行为违背诚信,属于滥用退货权。他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有可能侵犯商家的合法权益。
思考:2.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生思考回答:应该对“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退货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设计意图:借计划生育政策演变以及一系列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分析政策因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等因素调整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规则需与时俱进。促使学生明白要以发展眼光看待规则,在生活中积极适应规则变化,并懂得在必要时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
知识小课堂:
怎样遵守规则:(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随堂练习
1.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启示我们要( B )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积极破坏规则
③坚定维护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D )
A.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B.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C.车辆多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
D.“红灯停、绿灯行”既是规则,也是对生命的守护,我们必须遵守
3.取消“预约”是众多景区的改变。杭州宣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陆女士成功“打卡”了雷峰塔等多处景点,行程安排更灵活,旅行更舒心。景区从预约到取消预约体现出( B )
A.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规则需要改进完善
C.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D.遵守规则需要他律
4.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当事人缺乏 意识。
(2)联系规则的相关知识,请评析两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1)规则(法治、生命安全)
(2)漫画中的行为都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人物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不珍爱生命,既不珍视自己的权利也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这种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处罚。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坚定的维护,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要在保证自身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围绕 “怎样遵守规则” 展开学习,知道了遵守规则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心怀对规则的敬畏;还需将他律与自律结合,既接受外在约束,也做好自我反省;要坚定维护规则,从自身做起并带动他人;同时明白规则需随社会发展完善,要积极参与其中。希望大家能将这些融入生活,让遵守规则成为习惯,共同推动社会有序文明发展。
(五)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规则”观察家
观察校园或社区中的一项规则(如垃圾分类、借阅制度等),记录其执行现状,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1-2条优化建议,形成300字的观察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