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备课时间:2025年9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教学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时间、地点及过程,了解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及划分势力范围图示,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客观、辩证地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原因;知道美国“门户开放”的本质。(历史解释) 3.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感悟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性。(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张謇实业救国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的危害;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展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时间?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有哪些?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4.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表现?5.哪个国家于189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门户开放”的内容和影响?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一)战争背景1.教师提问: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现状)2.材料引入: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3.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国际形势)提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二)战争经过1.图片展示: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1894年9月,平壤战役;黄海大战;日军分水陆两路入侵中国;旅顺大屠杀;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壮烈(感受爱国官兵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3.材料引入:英国泰晤士新闻纸刊有报章云: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又有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然后用刀肢解。惟日本士卒行径残暴若此,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恐为终身之玷云。4.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让学生谈感想。提示:日军残忍如禽兽,清朝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学生归纳思考:根据《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危害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威胁京津冀地区安全;便于掠夺台湾资源,又为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基地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不仅加重人民负担还为日本军事发展提供了军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于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的发展2.问题思考: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讨《马关条约》的危害?(学生讨论)3.教师强调:《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瓜分中国狂潮1.教师讲述:19世纪末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们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资料展示:展示《时局图》和它的题词:“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3.教师提问:图片和材料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提示:号召中国人警醒起来,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4.图片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师: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生: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5.教师讲述:无暇东顾的美国没有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6.学生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归纳“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教师小结:“门户开放”虽使中国免于被瓜分,但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进一步加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过渡:19世纪70年代,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我国开始出现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教师活动:结合课本,概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生活动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1912年特点产生并初步发展主要原因①产生原因:外商刺激,洋务运动影响。②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张謇兴办实业教师过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掌握状元实业家张謇以及他所创办的企业针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师活动:结合课本,完成下面表格内容。学生活动: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 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口号/主张“实业救国”概况①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大生纱 厂、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 冶铁厂等产业。②创立学校、图书馆、博物 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影响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促进了教育文化实业的发展评价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状元实业 家”, 张謇兴办实业的历程是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3.发展特征教师活动:根据课本并结合下面材料,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材料:学生活动:①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分。②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2.练习册。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作业设计 第5课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