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一、教材定位1、课标要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社会角色的多样性,树立公共意识与责任担当。本课地位:引导学生从“自我”走向“社会”,为后续“法治社会”“国家认同”奠基。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抽象思维,但对“社会”概念仍偏感性。 生活经验集中在家庭、校园与网络社区,社会阅历有限。 喜欢可视化、故事化、任务化学习,乐于合作与展示。三、核心素养1、运用“社会关系网络图”工具定位自我社会角色;通过“职业缺失”情景推演,增强社会责任感。2、体验社会对个人的滋养,萌发尊重劳动、回馈社会的意识;认同“微光成炬”的道德修养。四、重点难点重点:个人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难点:把抽象关系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共鸣与行为自觉。设计思路总议题: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子议题1:社会关系我定义子议题2:社会供给育成长子议题3:社会发展需要我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导入 不一样的自我介绍:请以“我叫…,在班里是…,在家是…”在学校是…,在社会是…,在互联网是…。进行自我介绍一、社会关系我定义 1、绘制社会关系图。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医生、邻居等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2、填写社会身份图:思考你有哪些社会身份? 3、展示图片: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图。二、社会供给育成长 看图说话: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 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哪些社会“养分”? “请以我的生活离不开.......”展开陈述。三、社会发展需要我 1、播放视频:无名的人。 2、小组合作探究: 你看到了哪些无名的人? 选取职业身份:“假如没有(职业)........”社会将会怎样? 即兴编 20 秒情景剧,展现该职业缺失的影响。 3、星光墙:我准备为社会做的一件小事七、板书设计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 人是社会的人(结点—网络)2. 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血缘、地缘、业缘)3. 社会提供养分(物质、精神)4. 社会需要每束微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