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课 第二课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课导入2025年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世运会由国际世运会协会主办,是非奥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中国体育代表团将有321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50个分项152个小项的比赛。近年来,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轮番登场,世界瞩目。这些重大赛事承载的是我们的体育强国梦。想一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提示: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单元逻辑课程标准: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回顾历史,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知道“四个伟大”的关系,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明确青少年的担当和责任。3.公共参与: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辩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目标导航总议题议题2议题1忆往昔兴衰 初识中国梦-筑梦篇看今朝前行 追逐中国梦-逐梦篇议题3迎风险挑战 圆梦中国梦-圆梦篇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议题一“东亚病夫”一词源自清末民初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育落后、体质虚弱的讽刺。正是这一屈辱的称号,激发了一代中国人的觉醒与奋斗,体育强国梦永驻中国人心中。但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体育强国梦何其遥远,于是有了“奥运三问”的无奈。如今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体育强国梦。忆往昔兴衰 初识中国梦-筑梦篇议学任务:思考下列问题后开展小组交流,组长记录观点并做好展示准备(1)你知道奥运三问是什么吗?(2)为什么我们如今比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体育强国梦、中国梦?(3)我们是如何回答奥运三问的?提示:从国运兴衰、中国梦的由来分析。中国何时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中国运动员何时能获得奥运金牌; 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提示:1932年,我国派人参加奥运会;1984年,我国取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议题一忆往昔兴衰 初识中国梦-筑梦篇奥运第一问1932年,“奥运三问”有了第一个答案,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出现在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他是第一位走进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运动员虽然竭尽全力,但从未获得一块奖牌。旧中国的苦难深重、积贫积弱在体育事业上得到反映。奥运第二问1984年,“奥运三问”有了第二个答案,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掀开了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崭新一页。拿下首金,中国人奋斗了76年。从此,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大放光彩。奥运第三问然而实现这个梦想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12月,首都北京首次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1993年9月23日,与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擦肩而过。2000年6月,北京再度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报告。一年后的2001年7月13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1)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2)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梦的由来一、中国梦的本质与特点(4)你认为,体育强国梦是谁的梦?为什么它能提振民族信心,激励国人奋发图强?国运盛,体育兴。历史反复印证着这一真理。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竞技场上的傲人成就一次次提振着民族信心,激励国人在各个领域奋发图强。通过体育深化国之交,增进民相亲,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以体育的方式,中国持续与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带动互联互通。新时代的时空坐标上,强健体魄、民族复兴、人类进步正不断相交相织。提示:体育强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想;以体育强国梦为代表的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增强了凝聚力。议题一忆往昔兴衰 初识中国梦-筑梦篇2.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是国家的梦国家富强是民族的梦民族振兴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民实现,为人民造福一、中国梦的本质与特点(1)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2)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3.中国梦的作用一、中国梦的本质与特点75年山河巨变。撕掉“东亚病夫”的标签,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体育运动走进万千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年奥运梦圆到树立奥林匹克运动新标杆……新中国体育奋进与突破之路,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议学任务:(1)我国体育强国梦、中国梦靠谁引领?为什么能引领?(2)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引领体育强国梦、中国梦,该如何做?中国共产党是体育强国梦、中国梦的引领者。因为党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要带领人民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持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以推动实现中国梦。议题二看今朝前行 追逐中国梦-逐梦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中国共产党在使命任务中的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伟大梦想 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p50相关链接)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提高斗争本领,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关 系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伟大斗争是手段;伟大工程是保障;伟大事业是主题;伟大梦想是目标。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3.加强党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领导,深入推进“四个伟大”(阅读教材,完成表格)议学任务:(3)查阅资料,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体育强国梦中所发挥的作用。(4)结合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奔向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中是如何作为的。议题二看今朝前行 追逐中国梦-逐梦篇加强党的领导,在体育强国梦中强化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体育改革破冰前行,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全民健康伟大事业。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全民健身纳入其中,全民健身逐渐成为“健康中国”新时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进行伟大斗争,提升斗争能力。针对“台独”“港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在体育领域的滋扰事件,提高斗争本领,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体育发展利益。要坚决查处奥运备赛、资格认证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议学提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拓展认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30年,体育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203020352050议题三迎风险挑战 圆梦中国梦-圆梦篇议一议:体育事业发展的时间节点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安排有何联系?要想实现中国梦,国家该如何作为?议学提示:体育强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时间节点上相契合,通过实现体育强国梦助力民族复兴梦。迎风险挑战 圆梦中国梦-圆梦篇议题三1.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战略角度)202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阶段(2020-2035)第二阶段(2035-本世纪中叶)三、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实现中国梦的国家具体作为(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2)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①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③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三、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议学任务:未来属于青年,当代青年要以青春之力担强国使命!观看奥运会上的中国青春风暴,谈谈实现体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当代青年该如何作为?提示:①抓住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可结合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六点要求回答;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议题三迎风险挑战 圆梦中国梦-圆梦篇(1)抓住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六点要求P55)(2)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3)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民族梦,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结合起来。3.实现中国梦的青年担当三、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课堂小结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中国梦的本质由 来本 质重要意义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伟大事业明确战略国家作为青年担当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要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要协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党的使命。要坚持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的主体是党,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纠正: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办好这些事情,关键在人民。纠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这些事情,关键在党。3.伟大事业指的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纠正:伟大事业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易错辨析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纠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纠正: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易错辨析1.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某社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市民进一步明确( )①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自我革命③在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中国梦就是世界梦,必须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连在一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②说法错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中国梦不能等同于世界梦,④说法错误。典题训练2.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 )①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②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③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其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②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④说法错误。典题训练非常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