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39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39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USINESS
1949
征程结束了吗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不,新的征程才开始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多穷:
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6美元;
人均原煤59公斤;人均钢0.39公斤;人均发电量7.9度;
而横向对比当时的世界:
美国人均国民总产值1882美元; 英国人均国民总产值642美元;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 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如何重新书写自己的成长道路?
20230907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国民经济恢复
(1949-1952)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1950年开始土地革命,并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建国之初,中国做了什么?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即“一化三改” :
“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考: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是采取什么方式(和平/暴力)进行的?
2. 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特点和实质
1.过渡时期(1949-1956)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1949-1956)总路线和总任务:
(1)改造的时间:
1949—1956(过渡时期)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期,巩固政权,完成民主遗留问题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956)“一五计划”
(1950-1952底)镇压反动势力
注意:过渡时期仍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谓“过渡”是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时,才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即建设与改造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则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化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1949-1956)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怎样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1)改造的时间: 1949年-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化是主体(是核心,是改造的主体和物质基础,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カ)
三改造是两翼(是工业化的条件,为工业化服务,是调整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是由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贫穷和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决定
生产力
决定
反作用
现状
工农业极端落后
与西方国家差距悬殊
生产关系
私有和公有多种形式的经济成分并存
恢复国民经济
大力发展生产力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目标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放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总任务
总路线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个体——集体所有(公有制) 私人——国营(公有制)
方式 合作化 购买
步 骤 社会主义萌芽 互助组 供销小组 加工订货,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半社会主义
初级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 个别公私合营
完全社会主义
高级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
经验 生产与改造并举 积极引导,稳步前进,循序渐进 和平方式改造
怎样改造?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3)改造成什么样?——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新中国之初,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
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党可以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新中国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1950年,中国通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天时地利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条件具备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造
(4)为什么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社会面貌: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群众方面)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经济上),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政治上),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革命阶段: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社会制度: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5)改造的结果怎么样?——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就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在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又将如何行动?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艰辛探索
1.为什么探索?
2.怎样探索?
(1)坚持原则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
知识拓展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思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国家又面临新的历史课题。在随后苏共二十大召开,“苏联模式”暴露出问题,无现成答案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中共八大是如何做出回答的?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2.怎样探索?
(2)八大的方向引领
八大最重要的贡献
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注意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2.怎样探索?
(2)八大的方向引领
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关系:
主要任务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
近代以来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时间 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拓展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的的成就:
①工业—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国人基本生活需求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的的成就:
④教育医疗—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⑤精神面貌—国人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
⑥科学技术—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实践方面的成就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的的成就:
工业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农业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教育医疗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精神面貌 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2)理论方面的成就: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的的成就:
①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②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如: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曲折....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
思考: 在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失误及挫折我们应如何看待?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不能全盘否定。
当时国内经济社会倒退与十年文革内乱有关,但文革不是唯一因素。文革是历史问题,不能因为它就全盘否定那个阶段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总之,我们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曲折。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4、正确看待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历史的飞跃和教训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2)经验教训: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重点整合: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
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
1.崭新的历史课题
2.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指明方向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意义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因为该大会( )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根本任务作出规定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③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定④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实现现代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体现在(  )①新中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特别是青少年法律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如见义勇为和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很重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有助于整体把握。包括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当从利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实用法律知识。反思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④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4.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
①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