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7课 走进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7课 走进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7课 走进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搜集师生活动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图片和视频。2.课前调查老师的一周忙碌情况,完成学习任务单。 仔细搜集、整理,必要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学中 1.展示师生活动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图片和视频。2.展示所调查的“老师辛苦的一周”学习任务单。 1.从细节中感受老师的付出,从身边的小事看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师生之情。2.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恩老师、理解老师。
学后 继续调查了解老师不为人知的辛苦。 感受老师辛苦,激发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从身边小事发现老师的爱。
2.从细节中感受老师的付出,从身边小事看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系。
3.通过探究,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全面认识老师工作的辛苦。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探究,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全面认识老师工作的辛苦。
难点
从细节中感受老师的付出,从身边小事中看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师生活动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图片和视频。
2.为学生完成调查表提供帮助。
学生准备
1.搜集师生活动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图片和视频。
2.课前调查老师的一周忙碌情况,完成学习任务单。
导入新课
师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生凝神细听)
歌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歌颂的是什么人吗?
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曲歌颂的是老师。从上学开始,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陪伴着我们成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师多辛苦》。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尊师情感。
精彩课堂
活动一:讲述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师: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老师的身影,处处都能发现他们对我们的关怀。请阅读教材第42页“活动园”中的故事,感受老师对我们的关怀。
学生阅读“活动园”中的三幅图片和文字。
教材第42页三幅图片展示了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活动中和老师交往的情境。这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从师生交往的小事入手,细致地感受和老师在一起时的快乐与感动,激发师生之情。
师:同学们感受到每幅图片中的快乐与感动了吗?我看到有些同学高举着小手,我知道同学们也有很多故事要与大家分享,那就请说说你和老师之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
(可自由发言;也可先小组交流,再推荐代表在班级内交流分享。)
预设1:有一次,我摔伤了,老师带我去医务室,还帮我涂药,我觉得很温暖。
预设2:秋游的时候,老师和我们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我们可开心了。
预设3:有一天很冷,老师发现我衣服穿少了,就把她的衣服脱下来让我穿,我觉得特别温暖。
预设4: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有一次,语文老师握着我的手写字,我感觉好温暖。
预设5: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有一次下雨了,老师为我撑起雨伞,我一点儿也没有淋到,老师的肩膀却淋湿了。我很感谢老师。
预设6: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最近,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些地方没学会。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弄明白了。
(在学生讲述师生相处的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件事令自己印象深刻,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爱戴、感激之情。)
师拓展:
1.出示师生交往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边看边评价,快乐地回忆画面中是谁、在干什么事、大致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回忆师生交往体验。
2.出示学生作文,以教材第43页“阅读角”为例。
(提出问题:老师的眼睛真的会“说话”吗?引发学生边读边思考。)
师:在这位小作者的眼里,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这让他印象深刻。李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吗?“说”了什么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进一步思考、交流分享。
预设1:李老师那会“说话”的眼睛,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鼓励、督促、担心……
预设2:这些都是老师对我们满满的爱!
预设3:从这篇作文可以看出,老师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设计意图]设置“讲述与老师之间的故事”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老师的付出,从身边的小事体会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师生之情。
活动二:理解老师的无微不至
师:老师看过一部电影《老师好》,我简单介绍一下该电影的剧情。
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岁月中,老师苗婉秋与自己班上一群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这位老师俨然是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班主任的化身。他一方面对班上的学生们很严厉,另一方面对孩子们又很温柔。这位老师帮助差生进步,帮助生病的学生募捐,后来免费帮助即将高考的同学们补习。在老师的影响下,班上的学生们都有了各自精彩的人生。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两分钟的电影片段?
(播放经剪辑的精彩片段。)
师:看后先不讨论,先阅读教材第43页“活动园”中的文字及图片。
学生阅读。
师:看完后,你们发现电影中苗婉秋老师与“活动园”中的两位老师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思考讨论后再分享。
预设1:(认为老师)说得多、管得多。
预设2:(认为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老师说得多、管得多,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预设1:暑假期间,我和小伙伴准备到河沟里游泳,老师看到后,坚决不允许我们在河里游泳。为此,当时我还有点抱怨,天那么热,为什么不让我们游泳?
预设2:上课时,我拿出好看的小人书,刚开始看,就被老师发现了。(心想)老师的眼睛怎么那么敏锐呢?
预设3:有一次周末,我白天贪玩忘了写作业,就在晚上胡乱写完,第二天交给老师,结果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师:老师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管那么多呀?
预设1:这是因为老师敬业,关心学生。
预设2:(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是呀,老师说得多管得多,老师的做法有时不被理解,但出发点都是为学生好。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和老师相处得很好。
[设计意图]设置“理解老师的无微不至”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究,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希望学生能多理解老师,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为下一活动“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作铺垫。正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老师才更加辛苦。
活动三: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师:学校里的各位老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让我们去采访一下他们! (如询问老师早上几点到校、晚上几点离校,老师在什么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老师一天上课的时间是多少。)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采访的结果,然后把自己采访后的感受写下来。
1.多媒体展示《课表之内的辛苦》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调查的结果将课表中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方格涂上黄颜色。
学生到讲台上填涂。
示例:
时间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进校后到早读前 组织同学打扫卫生,收发作业,批改作业,做好早读准备
早读 升旗仪式 三年级(2)班 三年级(1)班 三年级(2)班 三年级(1)班
第一节 三年级(2)班 三年级(1)班 三年级(2)班 三年级(1)班
第二节 三年级(1)班 三年级(2)班
大课间 带领三年级(1)班同学进行大课间操
第三节 三年级(1)班 三年级(1)班 三年级(2)班 三年级(2)班
第四节 三年级(1)班
上午放学到下午上课前 组织三年级(1)班学生排队放学,吃午餐,批改作业,备课
第五节 三年级(2)班 三年级(1)班
第六节 三年级(2)班
下午放学后到回家前 组织三年级(1)班学生打扫卫生,辅导学生作业,组织学生排队放学,写学案,做教学设计,做课件,与家长沟通交流
师:现在同学们填涂完了,请大家算一算老师每天有多少时间和同学们待在一起呢?
学生计算后回答。
预设1:可能有7~8个小时。
预设2:几乎一天都和我们在一起……
师:是的,老师几乎一天的时间都和同学们待在一起。 那老师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时间里都做了哪些事呢?
预设:上课,带领大家做操、组织大家排队放学……
师:同学们,除了这些大家看得见的辛苦,那课表以外,回家以后,老师又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老师课后的辛苦。
2.播放视频:《课表之外的辛苦》
师:同学们,看了视频,老师课后还做了哪些事情是你没想到的呢?
预设:接孩子放学、做家务、给孩子辅导功课……
师:是的,批改作业、备课、准备教具,这些都是老师在课表之外的时间里常常做的事情。其实除了工作上的事情,生活中她还要接自己的孩子放学,要做家务,还要给孩子辅导功课。老师虽然不在大家面前说累和辛苦,但是我们在办公室经常看到老师因为各种事情而劳累,有时候因为班上同学的问题而操心,有时候因为要给大家辅导功课而耽误了接自己孩子的时间……总之呀,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一定要学会体谅老师,可不能总是给老师添麻烦了!
师:同学们都觉得老师的工作很繁忙,很辛苦。那么,你觉得老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什么呢?学生互相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老师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大家能茁壮成长,同学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老师们最大的心愿。
[设计意图]活动三“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是本课重点,在前两个活动的情感铺垫下,进一步对老师的工作进行探究。老师日常工作中的辛苦比较直观,课堂上除引导学生了解老师认真备课、上课的情况,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老师关心学生生活、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情况,体会老师在心理、精神上的付出。
课时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讲述了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还通过探究,知道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同学们,从上学开始,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陪伴我们成长,老师虽然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会因学生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他们满怀期待,助我们成才,功成身退并且无怨无悔。
作业布置
老师的辛苦,不仅表现在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上,还藏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除了有教学任务,还有很多非教学任务的工作。课后再调查了解- - 下老师的辛苦。
板书设计
第7课 走近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特色
本课时设置了“讲述与老师之间的故事”“理解老师的无微不至”“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三个活动。学生课前有准备,搜集了师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活动中的图片和视频,调查了老师的一周忙碌情况,完成了学习任务单。因此,他们在课堂中有话可说,小组交流、班级分享,讲述与老师之间的故事。课堂既有教师启发引导,又有直观交流和拓展;既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又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习,不断加深对老师的了解和理解,激发了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课堂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职业群体( )是我们的引路人。
A.老师
B.医生
C.工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老师的身影
B.老师说得多、管得多,是因为老师有仁爱之心
C.老师在学校里除了上课,没有其他工作可做
二、判断题
3.老师暑假巡河不让我们游泳,有些多管闲事。( )
4.老师不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的引路人是爸爸妈妈。( )
答案
1.A 2.C 3.× 4.×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调查并了解老师不为人知的辛苦。
活动目的;进一步探究,全面了解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恩老师、理解老师。
活动过程;
1.确定被调查走访的老师,选定采访时间和方式。
2.采访老师,正面了解。
3.走访他人,侧面了解。
4.整理采访记录,形成调查表。
5.分享展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