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0课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调查你身边的公共设施。2.以你喜欢的方式(照片、视频、文字等)记录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现状。3.记录一件你看到的、经历的或者采访他人的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事情。 感受公共设施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它们正遭受的伤害。
学中 1.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第64页的插图,感受公共设施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以适当拓展当下一些新型公共设施。2.由于人们的不合理行为,公共设施正遭受伤害。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明白这种伤害最终会损害公众利益,影响人们生活,因此要爱惜保护公共设施。3.分享一件自己看到或听到的在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的事情,思考这种行为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面 1.认识公共设施及其作用。2.了解公共设施的现状,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3.能为保护公共设施出谋划策,激发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感。4.我们生活在公共场所里,遵守公共秩序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学后 探讨:公共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 认识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养成文明的习惯;知道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树立破坏公共设施可能会受法律制裁的意识。
4.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遵守公共秩序,自觉做到举止文明;知道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属于大家。
2.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难点
1.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
2.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学会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公共设施图片及新型公共设施视频。
2.查找并下载破坏公共设施造成悲剧的视频。
3.搜集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的图片。
学生准备
1.留心观察并记录你周围的公共设施及其作用。
2.调查我们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现状。
3.观察你周围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场所,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而设立的,你能说出几个常见的公共场所吗?
预设:学校、医院、图书馆、电影院……
师:相关部门还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配备了相应的公共设施,大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 你认识哪些公共设施?
精彩课堂
任务一:认识公共设施
1.看视频,找朋友
播放文明公益短片《可可小爱·爱护公共设施篇》,找出里面的公共设施。(消防栓、垃圾
桶、路灯、健身器械等。)
师总结:像这些“朋友”一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师: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
学生回答。
2.感受“朋友”的作用
(1)休息椅:当你在公园里走累的时候,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2)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环境的清洁。”
师: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帮你的“朋友”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健身器械:我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灭火器:发生火灾时,我能及时灭火,保护人们的安全。
邮筒:无论天涯海角,我都能将人们的心意送达给亲人、朋友。
师:这些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他们总是在为我们服务,毫无怨言。
阅读教材第64页“相关链接”。这些都是常见的公共设施,你们想看看新潮的公共设施吗? (想!)
师拓展(介绍新型公共设施,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进步)。
智能灯柱:我会在停电时带给你惊喜!我是通过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照亮空间,与普通灯柱相比,可以节省60%一90%的能源,节能又环保。
[设计意图]介绍新型公共设施,让学生体会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务二:善待公共设施
师: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共设施提供的各种便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可是,有的人却不善待它们,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委屈吧!
出示教材第65页的图片。
师提问:看了图片,你的心情如何?
学生回答。
预设1:为它们受伤而心疼。
预设2:为这些行为而感到气愤。
师:阅读教材第65页“阅读角”的内容,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一个小小的窨井盖,却造成了--起悲剧。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1:我觉得那个偷窨井盖的人太坏了。
预设2:那个人为了一己私利,给别人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实在太可恶了!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因为公共设施被破坏而发生危险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破坏公共设施造成悲剧的视频。
师小结:这些无声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伤害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师:想一想,你有没有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预设1:有过,我以前在公园的长椅上蹦蹦跳跳,脚印都印在了椅子上。
预设2:暑假时,我在乡下奶奶家和小伙伴用弹弓打街边的路灯,现在想想很惭愧。
师:你以后打算怎么做呢?
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爱护公共设施人有责的意识。
师小结:对,公共设施时时处处无私地为人类作贡献,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我们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现状,请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爱护公共设施——我的金点子
公共设施名称
现状
文明使用建议
生交流学习任务单。
预设1:小区的健身器械上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不灵活。
有一次,爷爷还被健身器械上生锈的铁片划伤了手,流了很多血。我建议在健身器械旁边设置公共设施警示牌,呼吁大家使用时要文明一点,不要暴力。
预设2:小区里的垃圾桶周围总是丢满了垃圾,桶上面也都是油污,脏兮兮的。我建议大家能够走近点再扔垃圾,如果不小心扔到垃圾桶外面了也要弯腰捡-捡 ,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预设3:有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乱涂乱画,影响了课桌的整洁。我建议在教室设置宣传栏,要保持桌面的干净卫生,就像爱惜我们自己的身体- 一样爱护课桌。
师拓展: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经损坏,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会有专业人员一起来“照顾”我们的“朋友”。
1.室外消防栓被损坏,可以向消防部门反映。
2.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电话报警。
3.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4.小区健身器械坏了,找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维修。
师:爱护公共设施不仅体现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是法律的要求。(出示下列法律条文,生齐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三)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设计意图]以窨井盖造成的悲剧为例,结合自身经历,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知道破坏公共设施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任务三:维护公共秩序
师: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的秩序与文明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 (出示教材第67页的两幅图片。)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第一幅图片是在图书馆,有几个同学在交谈。
预设2:我发现第二幅图片是在公园,有个人躺在公园的长椅上,影响了其他路人休息。
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预设1:如果我在图书馆,我会指给他们看图书馆“静”的标志,用手势劝阻他们交谈。
预设2:如果我在公园,我会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公园里的休息椅是公共设施,不能个人霸占。如果他不听劝阻,我就寻求附近工作人员的帮助。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面对不文明行为,挺身而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勇敢行为值得点赞。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件你看到的、经历的或者采访他人的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事情,谁来说一说,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请你试着维护我们的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秩序单
不文明行为 不好的影响 我的守护行动
我的收获:
预设:交通违章(闯红灯、酒驾、违规停车) ,会带来经济损失、威胁人身安全,跟家人亮出自己的态度,劝导家人,普及法律知识。遵守交通秩序,利人利己。
师小结:我们生活在公共场所里,遵守公共秩序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67页“活动园”的内容。
1.当赛场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博物馆参观,听讲解员介绍展品时,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时,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1:面向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
预设2: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不随意乱碰展品等。
预设3:有序排队上下车、对号入座、不强占座位、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言行,遇到不文明行为要及时制止,在不同的场合要遵守不同的公共秩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课堂上提出制止不文明行为反遭对方辱骂时,要告诉学生面对不文明现象要勇敢,还可以求助爸爸妈妈或工作人员,增强学生的正义感。
课时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公共设施,知道了这些“朋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我们要行动起来善待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板书设计
第10课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二课时
公共设施作用大
人人都要爱护它
公共秩序要维护
教学特色
1.设置课前作业,用表格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力和学科实践能力。
2.整个课堂设计没有死记硬背环节,重点道理、重要观点都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师的课堂用语里面。
课堂评价
一、填空题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___________。它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常见的公共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公共场所里有许多公共设施,它们就像___________一样默默地为我们___________,我们应该善待它们。
二、判断题
3.公共设施没有人管,我可以随意使用。( )
4.公园里的健身器械是由商场提供的。( )
5.村道边的路灯和垃圾桶都属于公共设施。( )
6.公园里的健身器械只能由城市居民使用。( )
7.公交车上的爱心座椅起不到作用。( )
三、简答题
8.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有人随意破坏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浪费水资源,你会怎样做?
9.你在学校使用过的公共设施有哪些?你是如何爱护它们的?
答案
1.公共设施 分类垃圾箱 交通信号灯 护栏(答案不唯一)
2.朋友 提供帮助
3.× 4.× 5.√ 6.× 7.×
8.随意破坏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浪费水资源,这是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如果我看见有人这样做,我会先委婉制止,再说明公共设施是为大家服务的。如果对方不停止这种破坏行为,我会发出警告(破坏公共设施是要受到处罚的)或拨打投诉电话,找相关工作人员来处理。
9.示例:我在学校使用过直饮水机、楼道垃圾桶以及洗手间。
我在操场上运动后,口渴了就会去操场附近的直饮水机旁喝水,我会轻轻按动按钮,让自己的嘴巴与出水口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直饮水机的干净卫生。
我在打扫教室卫生后,把垃圾轻轻倒进垃圾桶,再和伙伴合作把垃圾桶抬下楼去倾倒,然后把垃圾桶清洗干净,还回楼道。
我在课间上厕所后,轻按一下水箱及时冲厕所,然后打开水龙头洗手,洗完及时关上水龙头。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小辩论——公共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
活动目的:
1.认识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
2.认识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养成文明的习惯。
3.认识建设有序生活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辩论问题:公共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
正方观点:公共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靠自律。
反方观点:公共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靠他律。
活动内容:
1.为保证辩论的有序进行,请你拟订几个辩论规则。
2.在辩论活动中,你支持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为什么?
活动提示:
1.双方参加辩论的人数各为三人,主持人1名,计时员1名。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
钟;对方发言时另一方不能插话打断;在提问环节中,对于对方的提问不能拒绝回答;等等。
2.任意选择一种观点,能够说出相关的道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