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同盟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中国同盟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上课时间:2025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过程、性质和影响,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州起义等史实,体会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纲领,三民主义。
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内涵及作用。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中国在近代经历了诸多探索,如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的“变法图强”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何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中国同盟会。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宗旨和纲领。2.革命者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著作。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政治纲领、性质和作用?4.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在哪个报刊中提出的?5.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6.革命党人发动了哪些早期武装起义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对自主学习的问题先同桌互学,之后前后桌交流合作。概括孙中山早年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每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学内容,之后教师精讲点拨。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图片展示:认识孙中山2.材料引入:吾国人读书,非骤能从政,即从政矣,未必骤柄国钩。倘殚心力以求作相,久而不可期,然后为医,无论良医不易为,即努力为之,晚矣。我意一方致力政治,一方致力医术,悬其鹄的以求之,当有所获。提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思考孙中山求学时的人生理想怎样 提示:《史记》上有两句话:“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范文正公也说过:“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孙中山选择学医,其学医的目的,是将政治与行医并行,作为救国救民的手段。3.材料一: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 ——出自1894年1月,孙中山所写《上李鸿章书》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教师讲述: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教师提问:孙中山早年的救国主张(政治主张)有何转变?从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共和。4.深知自上而下的改革行不通后孙中山又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①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②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后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教师提问】1905年,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了。它的成立并非偶然,而是具备了诸多条件。首先是“思想基础”。大家回忆一下,《马关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哪些宣传革命的著作?【学生回答】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教师提问】这些著作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号召人们起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教师提问】对,革命思想的传播为同盟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是“组织基础”。1905年之前,除了兴中会,还有哪些革命团体?【学生回答】华兴会、光复会……【教师过渡】这些团体的纷纷成立,让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力量。最后是“领导基础”。(投影材料)从材料能看出,谁成为了革命派公认的领袖?材料1: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2:孙君逸仙者,……吾敢下一断辞曰:是吾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斯言也,微独吾信之,国民所公认也。——陈天华《纪念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学生回答】孙中山!【教师总结】正是在思想、组织、领导基础都具备的情况下,同盟会应运而生。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教师提问】请大家阅读教材,完善“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表格(投影表格:目的、时间、地点、组成团体、政治纲领、领导人、机关报、性质、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目的是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任总理;机关报是《民报》;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影响是让全国革命派有了统一领导和明确目标,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教师提问】总结得非常全面!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 三民主义【教师提问】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被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大家思考:政治纲领的四句话,分别对应哪项主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学生回答】“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对应“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对应“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对应“民生主义”。【教师补充】非常准确!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解决民生问题。【教师提问】三民主义的提出又什么样的地位?【学生回答】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教师总结】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同盟会团结奋斗的旗帜。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教师活动:阅读课本,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爆发了哪些革命起义,结果如何。学生活动:起义时间领导人结果萍浏醴起义1906 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安庆、绍兴起义1907 年夏徐锡麟、秋瑾黄花岗起义1911 年黄兴教师活动:概括这些革命烈士的精神。学生活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牺牲。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 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 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 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 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摘编自孙中山《黄花岗烈 士事略〉序》学生活动: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教师总结:这些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革命党人的英勇战斗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在政治上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推动革命形势不断向前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五、训练反馈检测自评 1. 中国同盟会的时间、地点、纲领、性质、影响。2. 三民主义的内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关系。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又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革命活动。他们撰写文章、组织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作业设计 第8课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平:孙中山,名文,号逸仙。自称洪秀全第二
革命:1894年成立兴中会;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失败
早年革
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 立
时间:1905年
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成员
机关报:《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