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分层作业)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地势特征结合教材“图2.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及“图2.4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地势特征(1)地势特点:中国地势 ,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 阶梯。(2)三级阶梯的特征: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地形以 、 为主;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海拔迅速下降到 米,为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和 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 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地形以 和 为主。2.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 ,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得众多河流自 向 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 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知识点二 地形特征结合教材“图2.5 中国地形分布”及“图2.6 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地形特征(1)地形 :有层峦叠嶂的 ,气势磅礴的 ,广袤无垠的 ,还有群山环抱的 ,起伏绵延的 ,各类地形交错分布。(2)山区面积广大:在各类地形中,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 面积仅占12%。 、和崎岖的 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利影响: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 , 不便, 建设难度较大。(2)有利影响:山区适宜发展 业、 业、 业、 业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广大山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 ”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山区的发展。 知识点三 主要地形区结合教材“图2.8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及“图2.5 中国地形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 山脉、阴山山脉、 山脉、 、南岭等。(2)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 山脉等。(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长白山脉、 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 山脉、 等。(5)弧形山脉: 山脉。(6)阶梯分界线①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线: 山脉—阿尔金山脉— 山脉— 山脉;②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 — 山脉— —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1)四大高原: 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2)四大盆地: 盆地、 盆地(我国面积最大)、 盆地(“聚宝盆”)、 盆地(“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 平原(我国面积最大)、 平原、 平原(“鱼米之乡”)。(4)三大丘陵: 丘陵(我国面积最大)、辽东丘陵、山东丘陵。3.地形区分界线西侧 山脉 东侧大兴安岭横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北侧 山脉 南侧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新情境命题练一、选择题(新情境·暑假自驾游)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准备利用假期自驾游,他们结合“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图1)等我国地形资料,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线路(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亮的家位于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图2的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地势落差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新情境·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现已成为神舟系列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重要着陆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东风着陆场位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图中位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贺兰山C.阴山 D.祁连山(新情境·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我们跟着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重走长征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长征起点江西瑞金地处我国(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四级阶梯6.诗中提到的“乌蒙磅礴”位于图中乙处,关于该地形区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一望无垠 B.地形崎岖 C.冰川广布 D.沟壑纵横7.重走长征路途经C处山脉名称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昆仑山脉 D.贺兰山脉(新情境·精准扶贫)党中央通过精准扶贫,推动中国扶贫战略实现重大转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受地势特征影响,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9.精准扶贫要求各地以主导产业脱贫为抓手。罗霄山区应该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①种植业②高新技术产业③旅游业④毛竹、茶叶等亚热带农产品加工业⑤渔业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0.关于甲地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冻害、干旱 B.干旱、冰雹 C.滑坡、泥石流 D.暴雨、洪涝1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简答题12.(新情境·区域特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其地形独具特色。四川省的东西部高差大,地形差异显著,复杂而难以捉摸。特别是外地人到了四川之后会感觉不适应。图1为四川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图2为四川省城镇分布图。(1)图1中A、B分别表示的方向是( )A.A-东;B-西 B.A-西;B-东 C.A-南;B-北 D.A-北;B-南(2)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位于第一阶梯的 (填地形名称),和位于第 阶梯的四川盆地。(3)四川省城乡分布受 因素影响明显。四川盆地作为城市集中分布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 ”的美誉。(4)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县级以上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重难探究练一、选择题(新情境·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22-23八年级下·云南开学考试)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着重展现了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0°线附近地区图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摄制组拍摄的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分别位于( )A.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青藏高原2.北纬30°纬线穿越了我国许多山川。下列诗句描述图中①山脉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C.地势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 D.地势北高南低,高差大4.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地势特征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A.河流水流平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B.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C.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南北交通 D.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湿润(新情境·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4-25八年级下·河南平顶山阶段练习)2025大年初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角色人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下图为中国各省及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传说中哪吒闹海的地点常被认为在东海,图中代表东海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6.电影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话增添了影片笑点,关于四川省的描述以及图中字母代表的位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A.干旱的宝地——a B.紫色盆地——b C.水果之乡——c D.东方明珠——d7.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太乙真人一同前往昆仑山参加考试,现实中关于昆仑山脉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北侧 B.位于东北平原的西侧C.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侧 D.位于云贵高原的东侧(新情境·G318国道)(22-23八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G318国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一路揽括各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G318国道简图”和“G318国道川藏线天路十八弯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G318国道自东向西( )A.穿越地势三个阶梯 B.人口密度逐渐增大C.气温逐渐升高 D.穿过了热温寒三带9.在G318国道的川藏线上,公路呈图右景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降水 D.聚落10.G318国道穿过的地形区不包括(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新情境·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24-25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中)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前,一群怀揣着解放全中国梦想的人,从瑞金出发,踏上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征程。如图是红军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1.长征出发地瑞金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12.毛泽东诗词“岷山千里雪”在岷山四季可见,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河流(新情境·乡村振兴)(24-25八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阶段练习)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经济欠发达。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当地政府除实施修路建房、易地搬迁的经济“猛药”外,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凉山彝族自治州走上小康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 )A.祁连山区 B.武夷山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14.造成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欠发达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 B.地势起伏小 C.交通不便 D.种植业发达(新情境·哀牢山)(2025八年级·陕西专题练习)2024年国庆期间,哀牢山出现旅游热潮,但因其复杂的环境,官方紧急呼吁:哀牢山深处较为“凶险”,游客不可随意深入。哀牢山是由众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的山脉,其中最高峰达3166米;植被茂盛,类型多样;局部地区的地下可能隐伏着磁铁矿等岩石,这些可能致使指南针受到干扰。读图哀牢山地理位置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5.哀牢山的走向为( )A.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16.哀牢山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原因不包括(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行进极困难B.特殊的岩石地质,部分地区存在着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容易迷路C.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冰川广布且气候多变,高寒缺氧D.植被茂密,加上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凝成雾,视野受阻二、简答题17.(新情境·实践探究)(24-25八年级上·四川南充期中)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超轻粘土制作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绘制界线】(1)同学用笔描绘中国轮廓和阶梯界限,其中A处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 阶梯的分界线附近。【步骤二:建构模型】(2)以阶梯分界线为界,同学们用超轻粘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其中A、B、C三层中最高的是 ,这里的地形以 (地形类型)为主。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的地势特征,同学们参考地形图图例,分别用褐色、黄色和绿色进行了装饰。【步骤三:塑造山脉】(3)建构模型后,同学们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A是 山。【步骤四:制作讨论】(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模型中黄、褐色代表的山区面积广大,受地形限制山区经济发展较 (快/慢),同学们为山区发展建言献策,以下观点你认同的是:观点 (填序号)。观点一:大力开发矿产,一切以经济效益为重。观点二: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意环境保护。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理念,认识山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多维度理解地理事物联系。 区域认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特征,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这些地形区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开展山区考察、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学会收集、分析地理信息。【重难点】 重点:1.我国地势、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2.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1.运用地图分析地势、地形特征及分布。2.辩证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山区的利与弊。【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活动一:读P24-26,图2.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2.4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及文字,完成下题。1.地势特征(1)地势特点:中国地势 ,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 阶梯。(2)三级阶梯的特征: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地形以 、 为主;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海拔迅速下降到 米,为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和 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 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地形以 和 为主。2.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 ,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得众多河流自 向 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 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活动二:读P26-27,图2.5 中国地形分布、图2.6 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及文字,完成下题。1.地形特征(1)地形 :有层峦叠嶂的 ,气势磅礴的 ,广袤无垠的 ,还有群山环抱的 ,起伏绵延的 ,各类地形交错分布。(2)山区面积广大:在各类地形中,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 面积仅占12%。 、和崎岖的 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利影响: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 , 不便, 建设难度较大。(2)有利影响:山区适宜发展 业、 业、 业、 业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广大山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 ”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山区的发展。活动三:读P28-30,图2.8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及文字,完成下题。1.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 山脉、阴山山脉、 山脉、 、南岭等。(2)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 山脉等。(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长白山脉、 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 山脉、 等。(5)弧形山脉: 山脉。(6)阶梯分界线①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线: 山脉—阿尔金山脉— 山脉— 山脉;②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 — 山脉— —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1)四大高原: 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2)四大盆地: 盆地、 盆地(我国面积最大)、 盆地(“聚宝盆”)、 盆地(“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 平原(我国面积最大)、 平原、 平原(“鱼米之乡”)。(4)三大丘陵: 丘陵(我国面积最大)、辽东丘陵、山东丘陵。【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探究一: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依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普遍超1000毫米 ,如广州年均降水量达1600毫米左右,而西北内陆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深入内陆,带来丰富水汽形成降水。在横断山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明显,垂直方向上气候差异显著,植被从山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到山顶的高山草甸和冰川,形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独特景观。河流: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最终注入海洋。水利部数据显示,长江总落差超5000米,在阶梯交界处,如三峡段,水位落差达113米,巨大的落差使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为我国能源供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交通:我国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形成天然水运通道。长江航运价值极高,国家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长江干线年货运量超30亿吨,连接了我国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城市与东部的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成为沟通东西部物资运输的 “黄金水道”,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沿江经济带发展。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建设成本低、难度小。以华北平原为例,铁路、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网密度大,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而西部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如川藏公路,桥隧比高,部分路段需修建“之”字形路线降低坡度,建设成本是平原地区的数倍,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GDP占全国比重高。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具备发展工业、商业和现代农业的良好条件,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发达。而西部山区受地形和交通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农业为主。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深刻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在: ; ; ; 。探究二: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山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但机械化率不足40%,远低于平原地区的80%以上。如云南哀牢山区,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靠人力和小型农机耕作,亩产较平原地区低20% - 30%。不过,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如陕西秦巴山区种植的猕猴桃、浙江天目山区的山核桃,因独特的山地气候品质优良,市场售价是普通品种的2-3倍。山区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0%以上,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四川大渡河、雅砻江等山区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量占全省水电装机容量的70% ,为工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江西赣南山区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30%,带动了当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山区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约8000万元,是平原地区的2-3倍。贵州黔东南山区部分村寨曾因不通硬化路,特色农产品外销需人力背运至乡镇集市,运输成本占售价的40%,严重制约经济增收。山区生态脆弱,不合理开发易引发灾害。甘肃定西山区因过度开垦坡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0%,2021年暴雨引发滑坡灾害,导致12个村庄受灾;而福建武夷山区通过封山育林、发展生态旅游,森林覆盖率达79.2%,生态环境改善带动了旅游业发展,2023年旅游收入超300亿元。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 ; ; 。【重难点突破——加油加油,你能行!】突破一:认识区域地势特征的途径Ⅰ借助地形图:通过阅读 图,依据 判断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区颜色最深,表明海拔高;东部平原颜色浅,海拔较低。还可利用 图,如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直观展示地势起伏和阶梯分布。Ⅱ分析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相对来说,河流的 游,地势较 ,河流的 游,地势较 。Ⅲ关注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和数值变化,判断地势特征。等高线密集处地势起伏 ,等高线稀疏处地势较为 。突破二:描述区域地形地势的方法Ⅰ地势特征描述:描述某地区地势起伏 或 ;地势 情况(如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是否呈 状分布。Ⅱ地形类型构成:找出某区域有哪些地形种类及分布格局,说明地形类型的 或 ;说明各类地形的 情况或 地形类型是什么。【随堂检测】一、单选题北纬32°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标志线。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秦岭—淮河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图示我国沿108°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青藏高原 B.②是黄土高原C.①是内蒙古高原 D.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哈大高速铁路是世界上首条高寒高铁,连接哈尔滨西站和大连北站,沿线地处高寒地带,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频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M、N两条山脉分别是( )A.长白山脉、小兴安岭 B.大兴安岭、长白山脉C.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D.昆仑山脉、小兴安岭6.哈大铁路途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山地“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地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如图是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8.路线3穿过图中甲山脉是( )A.长白山脉 B.天山山脉 C.秦岭 D.南岭9.路线1中“阿勒泰”位于的盆地名称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下图是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类型齐全,高原约占33%C.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11.一般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 )①林业②畜牧业③旅游业④种植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弧形山脉13.图中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二、解答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旅游悄然兴起。自驾车旅游线路中,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则备受“驴友”的青睐。材料二: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如下图。(1)假如小明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① (填地形区)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会穿过河西走廊,看见A 山脉;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穿过的地形以 为主(“平原”或“高原”)。(2)若想观赏“大漠风光”,小明一家应沿线路 旅游, 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我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优 良 中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分层作业)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地势特征结合教材“图2.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及“图2.4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地势特征(1)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2)三级阶梯的特征: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为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得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知识点二 地形特征结合教材“图2.5 中国地形分布”及“图2.6 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地形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有层峦叠嶂的山地,气势磅礴的高原,广袤无垠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各类地形交错分布。(2)山区面积广大:在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平原面积仅占12%。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2.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利影响: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2)有利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广大山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山区的发展。 知识点三 主要地形区结合教材“图2.8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及“图2.5 中国地形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等。(2)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等。(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6)阶梯分界线①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②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2)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4)三大丘陵:东南丘陵(我国面积最大)、辽东丘陵、山东丘陵。3.地形区分界线西侧 山脉 东侧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北侧 山脉 南侧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阴山山脉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秦岭 四川盆地新情境命题练一、选择题(新情境·暑假自驾游)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准备利用假期自驾游,他们结合“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图1)等我国地形资料,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线路(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亮的家位于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图2的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地势落差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C 2.C【解析】1.读图可知,图是沿32°N中国地形剖面,①是青藏高原,②是四川盆地,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是东海大陆架。小亮的家乡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线路丙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从东部平原到西部高原山地),地势落差最大;甲主要在东部平原,乙主要在西北内陆,丁主要在南方丘陵等,地势落差相对小。所以地势落差最大的是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新情境·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现已成为神舟系列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重要着陆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东风着陆场位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图中位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贺兰山C.阴山 D.祁连山【答案】3.B 4.D【解析】3.东风着陆场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中国北部,B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A错误;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C错误;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B。4.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符合题意;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A不符合题意;贺兰山和阴山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不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这里气候干燥少雨,气象条件好,为航天器的返回提供了更多机会。(新情境·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我们跟着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重走长征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长征起点江西瑞金地处我国(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四级阶梯6.诗中提到的“乌蒙磅礴”位于图中乙处,关于该地形区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一望无垠 B.地形崎岖 C.冰川广布 D.沟壑纵横7.重走长征路途经C处山脉名称是(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昆仑山脉 D.贺兰山脉【答案】5.C 6.B 7.A【解析】5.我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长征出发地瑞金位于江西省,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上,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6.诗中提到的“乌蒙磅礴”。乌蒙山是云贵高原上主要山脉之一,是金沙江和北盘江(珠江)的分水岭。云贵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其景观特征是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该地区喀斯特地貌显著,故B正确;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开阔,一望无垠,排除A;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排除C;“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排除D。依据题意,故选B。7.读图可知,C处山脉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是横断山脉。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硒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新情境·精准扶贫)党中央通过精准扶贫,推动中国扶贫战略实现重大转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受地势特征影响,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9.精准扶贫要求各地以主导产业脱贫为抓手。罗霄山区应该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①种植业②高新技术产业③旅游业④毛竹、茶叶等亚热带农产品加工业⑤渔业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0.关于甲地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冻害、干旱 B.干旱、冰雹 C.滑坡、泥石流 D.暴雨、洪涝1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8.C 9.C 10.C 11.C【解析】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影响我国的海洋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A正确;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大多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B正确;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是受纬度云因素的影响,C错误;地势阶梯附近,由于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C。9.读图可知,罗霄山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发展旅游业,毛竹、茶叶等亚热带农产品加工业等,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读图可知,甲为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因此,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读图可知,甲为横断山区,乙为内蒙古高原,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丁为新疆的天山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二、简答题12.(新情境·区域特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其地形独具特色。四川省的东西部高差大,地形差异显著,复杂而难以捉摸。特别是外地人到了四川之后会感觉不适应。图1为四川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图2为四川省城镇分布图。(1)图1中A、B分别表示的方向是( )A.A-东;B-西 B.A-西;B-东 C.A-南;B-北 D.A-北;B-南(2)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位于第一阶梯的 (填地形名称),和位于第 阶梯的四川盆地。(3)四川省城乡分布受 因素影响明显。四川盆地作为城市集中分布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 ”的美誉。(4)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县级以上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答案】(1)B(2)川西高原山地 二(3)地形 天府之国(4)东多西少【详解】(1)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从图1四川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来看,符合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A表示西,B表示东,故选B。(2)四川省地形分为两部分,位于第一阶梯的是川西高原山地;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有四川盆地等地形区。(3)从图2四川省城镇分布图能看出,城镇多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受地形因素影响明显;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4)观察图2四川省城镇分布图,可发现县级以上城市在四川盆地(东部)分布较为集中,而川西高原(西部)地形复杂,城市分布少,即多分布在东部的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高原城市少。重难探究练一、选择题(新情境·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22-23八年级下·云南开学考试)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着重展现了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0°线附近地区图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摄制组拍摄的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分别位于( )A.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青藏高原2.北纬30°纬线穿越了我国许多山川。下列诗句描述图中①山脉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C.地势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 D.地势北高南低,高差大4.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地势特征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A.河流水流平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B.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C.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南北交通 D.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气候温暖湿润【答案】1.C 2.D 3.A 4.B【解析】1.甲拉萨布达拉宫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耸,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乙成都武侯祠地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丙上海东方明珠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故选:C。2.图中①山脉是巫山,该山脉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述的是阴山,“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描述的是昆仑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太行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述的是巫山。故选:D。3.读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故选:A。4.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A错误;西高东低的地势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B正确;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交通,C错误;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难以阴挡北方冷空气南下,D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三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新情境·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4-25八年级下·河南平顶山阶段练习)2025大年初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角色人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下图为中国各省及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传说中哪吒闹海的地点常被认为在东海,图中代表东海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6.电影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话增添了影片笑点,关于四川省的描述以及图中字母代表的位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A.干旱的宝地——a B.紫色盆地——b C.水果之乡——c D.东方明珠——d7.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太乙真人一同前往昆仑山参加考试,现实中关于昆仑山脉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北侧 B.位于东北平原的西侧C.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侧 D.位于云贵高原的东侧【答案】5.C 6.B 7.C【解析】5.在中国地图上,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③代表东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6.四川省有“紫色盆地”之称,即四川盆地,因其土壤多为紫色土。观察地图,b位置是四川盆地,B正确;a是塔里木盆地,有“干旱的宝地”之称,A错误;c是东北地区,并不是水果之乡,C错误,东方明珠指上海,d位于江西省,D错误。故选B。7.昆仑山脉位于中国新疆与青海、西藏交界地带,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侧,C正确;昆仑山脉与准噶尔盆地不相邻,A错误;昆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距离东北平原、云贵高原较远,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2/3,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地理、地形和地势的骨架,也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新情境·G318国道)(22-23八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G318国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一路揽括各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G318国道简图”和“G318国道川藏线天路十八弯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G318国道自东向西( )A.穿越地势三个阶梯 B.人口密度逐渐增大C.气温逐渐升高 D.穿过了热温寒三带9.在G318国道的川藏线上,公路呈图右景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降水 D.聚落10.G318国道穿过的地形区不包括(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答案】8.A 9.B 10.C【解析】8.读图可得,图中318国道穿过的省区有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该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其中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四川省和重庆市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因此G318国道自东向西穿越地势三个阶梯,沿线地势落差巨大,故A正确;G318国道自东向西气候月寒冷且人口密度逐渐减少,故BC错误;该路线跨越了热带和寒带,故D错误。故选A。9.读图可知,318国道穿越我国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向西穿越四川盆地、到达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沿线地势落差大,主要是由于地形种类丰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318国道沿线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多样。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青藏高原,地形种类丰富,故G318国道穿过的地形区不包括东北平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318国道是我国连接了最多省份的公路,它东起上海市,向西四次穿过长江,到达友谊桥。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多样,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新情境·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24-25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中)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前,一群怀揣着解放全中国梦想的人,从瑞金出发,踏上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征程。如图是红军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1.长征出发地瑞金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12.毛泽东诗词“岷山千里雪”在岷山四季可见,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河流【答案】11.B 12.A【解析】11.首先要明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的地理位置。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属于东南丘陵地区。华北平原主要在河北、山东等区域,云贵高原在云南、贵州一带,黄土高原在陕西、山西等地区,都与瑞金位置不符,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岷山千里雪”“在岷山四季可见”说明岷山积雪多、气温低。岷山海拔较高,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四季可见雪。从纬度位置看,岷山所处纬度并非特别高,不是导致终年积雪的主要原因,海陆因素主要影响降水等,河流对这种气候现象影响不大,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新情境·乡村振兴)(24-25八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阶段练习)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经济欠发达。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当地政府除实施修路建房、易地搬迁的经济“猛药”外,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凉山彝族自治州走上小康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 )A.祁连山区 B.武夷山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14.造成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欠发达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 B.地势起伏小 C.交通不便 D.种植业发达【答案】13.C 14.C【解析】13.由材料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依据位置知,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C符合题意;祁连山位于青海和甘肃省之间,武夷山位于福建和江西之间,太行山位于河北和山西之间,排除ABD。故选C。14.由图可知,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适合发展林业,种植业不发达,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多,易发生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新情境·哀牢山)(2025八年级·陕西专题练习)2024年国庆期间,哀牢山出现旅游热潮,但因其复杂的环境,官方紧急呼吁:哀牢山深处较为“凶险”,游客不可随意深入。哀牢山是由众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的山脉,其中最高峰达3166米;植被茂盛,类型多样;局部地区的地下可能隐伏着磁铁矿等岩石,这些可能致使指南针受到干扰。读图哀牢山地理位置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5.哀牢山的走向为( )A.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16.哀牢山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原因不包括(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行进极困难B.特殊的岩石地质,部分地区存在着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容易迷路C.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冰川广布且气候多变,高寒缺氧D.植被茂密,加上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凝成雾,视野受阻【答案】15.B 16.C【解析】15.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牢山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哀牢山由众多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组成,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这会给行进带来极大困难,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原因之一,A不符合题意;局部地区地下隐伏磁铁矿等岩石,致使指南针受干扰,存在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现象,容易让人在山中迷路,这也是重要原因,B不符合题意;哀牢山所处纬度及海拔等条件,并未达到冰川广布的程度,所以该选项描述不符合哀牢山实际情况,不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原因,C符合题意。植被茂密,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凝成雾,导致视野受阻,增加了在山中活动的危险,是原因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哀牢山属云岭向南分支的余脉,山体初始段呈南北方向,中、下段渐转为西北一东南方向。哀牢山是元江与阿墨江的分水岭,滇东高原和横断山地两大地貌区的分界线。山体山高坡陡,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山体天气多变化。二、简答题17.(新情境·实践探究)(24-25八年级上·四川南充期中)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超轻粘土制作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绘制界线】(1)同学用笔描绘中国轮廓和阶梯界限,其中A处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 阶梯的分界线附近。【步骤二:建构模型】(2)以阶梯分界线为界,同学们用超轻粘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其中A、B、C三层中最高的是 ,这里的地形以 (地形类型)为主。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的地势特征,同学们参考地形图图例,分别用褐色、黄色和绿色进行了装饰。【步骤三:塑造山脉】(3)建构模型后,同学们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A是 山。【步骤四:制作讨论】(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模型中黄、褐色代表的山区面积广大,受地形限制山区经济发展较 (快/慢),同学们为山区发展建言献策,以下观点你认同的是:观点 (填序号)。观点一:大力开发矿产,一切以经济效益为重。观点二: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答案】(1)三(2)B 高原(3)太行(4)慢 二【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制作底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阶梯的分界线、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山区的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A处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附近,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因此A、B、C三层中最高的是B区域,本区域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本区域主要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3)读图可知,A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太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也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4)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的国家,受地形限制,山区经济发展慢;认同观点二: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大力开发矿产是破坏生态的做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理念,认识山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多维度理解地理事物联系。 区域认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特征,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这些地形区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开展山区考察、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学会收集、分析地理信息。【重难点】 重点:1.我国地势、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分布。2.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1.运用地图分析地势、地形特征及分布。2.辩证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山区的利与弊。【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活动一:读P24-26,图2.3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36°N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2.4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及文字,完成下题。1.地势特征(1)地势特点:中国地势 西高东低 ,按海拔的明显变化,大致可分为 三级 阶梯。(2)三级阶梯的特征: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地形以 高原 、 山地 为主;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海拔迅速下降到 1000~2000 米,为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高原 和 盆地 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地形以 平原 和 丘陵 为主。2.地势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 降水 ,有利于农业生产。(2)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得众多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便于东西之间的水上交通。(3)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 落差 很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 资源。活动二:读P26-27,图2.5 中国地形分布、图2.6 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及文字,完成下题。1.地形特征(1)地形 复杂多样 :有层峦叠嶂的 山地 ,气势磅礴的 高原 ,广袤无垠的 平原 ,还有群山环抱的 盆地 ,起伏绵延的 丘陵 ,各类地形交错分布。(2)山区面积广大:在各类地形中, 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 平原 面积仅占12%。 山地 、 丘陵 和崎岖的 高原 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2.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利影响:山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 耕作业 , 交通 不便, 基础设施 建设难度较大。(2)有利影响:山区适宜发展 林 业、 牧 业、 旅游 业、 采矿 业等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广大山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山区的发展。活动三:读P28-30,图2.8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及文字,完成下题。1.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 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 山脉、 秦岭 、南岭等。(2)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 横断 山脉等。(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 、长白山脉、 太行 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 祁连 山脉、 小兴安岭 等。(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6)阶梯分界线①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线: 昆仑 山脉—阿尔金山脉— 祁连 山脉— 横断 山脉;②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 大兴安岭 — 太行 山脉— 巫山 — 雪峰山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1)四大高原: 青藏 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内蒙古 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黄土 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云贵 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2)四大盆地: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 盆地(我国面积最大)、 柴达木 盆地(“聚宝盆”)、 四川 盆地(“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 东北 平原(我国面积最大)、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鱼米之乡”)。(4)三大丘陵: 东南 丘陵(我国面积最大)、辽东丘陵、山东丘陵。【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探究一: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依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普遍超1000毫米 ,如广州年均降水量达1600毫米左右,而西北内陆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深入内陆,带来丰富水汽形成降水。在横断山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明显,垂直方向上气候差异显著,植被从山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到山顶的高山草甸和冰川,形成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独特景观。河流: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最终注入海洋。水利部数据显示,长江总落差超5000米,在阶梯交界处,如三峡段,水位落差达113米,巨大的落差使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为我国能源供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交通:我国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形成天然水运通道。长江航运价值极高,国家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长江干线年货运量超30亿吨,连接了我国西部的重庆、成都等城市与东部的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成为沟通东西部物资运输的 “黄金水道”,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沿江经济带发展。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建设成本低、难度小。以华北平原为例,铁路、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网密度大,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而西部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面临诸多难题。如川藏公路,桥隧比高,部分路段需修建“之”字形路线降低坡度,建设成本是平原地区的数倍,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GDP占全国比重高。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具备发展工业、商业和现代农业的良好条件,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发达。而西部山区受地形和交通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农业为主。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深刻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在: 在气候上,促进了水汽输送,形成降水,且在山区产生垂直气候差异 ; 在河流方面,决定了河流流向,在阶梯交界处富集水能,同时为东西交通提供水运通道 ; 在交通上,水运沟通东西部联系,而地形差异造成东部陆路交通便利、西部建设困难的局面 ; 在经济发展上,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探究二: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山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但机械化率不足40%,远低于平原地区的80%以上。如云南哀牢山区,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靠人力和小型农机耕作,亩产较平原地区低20% - 30%。不过,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如陕西秦巴山区种植的猕猴桃、浙江天目山区的山核桃,因独特的山地气候品质优良,市场售价是普通品种的2-3倍。山区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0%以上,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四川大渡河、雅砻江等山区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量占全省水电装机容量的70% ,为工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江西赣南山区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30%,带动了当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山区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约8000万元,是平原地区的2-3倍。贵州黔东南山区部分村寨曾因不通硬化路,特色农产品外销需人力背运至乡镇集市,运输成本占售价的40%,严重制约经济增收。山区生态脆弱,不合理开发易引发灾害。甘肃定西山区因过度开垦坡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0%,2021年暴雨引发滑坡灾害,导致12个村庄受灾;而福建武夷山区通过封山育林、发展生态旅游,森林覆盖率达79.2%,生态环境改善带动了旅游业发展,2023年旅游收入超300亿元。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耕地分散制约规模化生产 ; 交通不便 ; 基建成本高 ;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发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 ; 山区资源丰富(森林、矿产、水能等),是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 。【重难点突破——加油加油,你能行!】突破一:认识区域地势特征的途径Ⅰ借助地形图: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依据颜色判断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区颜色最深,表明海拔高;东部平原颜色浅,海拔较低。还可利用地形剖面图,如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直观展示地势起伏和阶梯分布。Ⅱ分析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相对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河流的下游,地势较低。Ⅲ关注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和数值变化,判断地势特征。等高线密集处地势起伏大,等高线稀疏处地势较为平坦。突破二:描述区域地形地势的方法Ⅰ地势特征描述:描述某地区地势起伏大或小;地势倾斜情况(如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是否呈阶梯状分布。Ⅱ地形类型构成:找出某区域有哪些地形种类及分布格局,说明地形类型的单一或多样;说明各类地形的占比情况或主导地形类型是什么。【随堂检测】一、单选题北纬32°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标志线。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秦岭—淮河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答案】1.B 2.D【解析】1.从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西部海拔高(第一阶梯有青藏高原等,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海拔低(第三阶梯多平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呈现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等分界线,A错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错误;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南方与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等分界线),C错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D正确。故选D。【点睛】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图示我国沿108°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青藏高原 B.②是黄土高原C.①是内蒙古高原 D.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答案】3.B 4.A【解析】3.108°E穿过的地形区①是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位于4000米以上,108°E没有穿过内蒙古高原,AC错误;②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B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南,D错误;故选B。4.①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A正确;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B错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C错误;地形平坦,一望无际是内蒙古高原地形特征,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12%,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哈大高速铁路是世界上首条高寒高铁,连接哈尔滨西站和大连北站,沿线地处高寒地带,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频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M、N两条山脉分别是( )A.长白山脉、小兴安岭 B.大兴安岭、长白山脉C.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D.昆仑山脉、小兴安岭6.哈大铁路途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山地【答案】5.C 6.C【解析】5.读图分析,M是位于东北平原的西侧的大兴安岭,N是小兴安岭。故选C。6.哈大铁路途经地区是东北平原,故途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故选C。【点睛】2012年12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哈大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哈尔滨和大连,途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地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如图是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8.路线3穿过图中甲山脉是( )A.长白山脉 B.天山山脉 C.秦岭 D.南岭9.路线1中“阿勒泰”位于的盆地名称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答案】7.B 8.C 9.D【解析】7.由图可知,路线1跨越第一、二级阶梯,A排除;路线2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正确;路线3主要跨越第二、三级阶梯,C排除;路线4主要在第三级阶梯,D排除;故选B。8.由图可知,甲山脉为秦岭,南北走向,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这里,它还是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故选C。9.由图可知,阿勒泰位于天山山脉以北的准噶尔盆地,D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以北,A排除;四川盆地位于秦岭以南的第二级阶梯,B排除;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C排除;故选D。【点睛】我国地势总体特征为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主要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地形区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下图是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类型齐全,高原约占33%C.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11.一般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 )①林业②畜牧业③旅游业④种植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0.D 11.A【解析】10.从图中可知,平原占12%,丘陵占10%,二者比例之和较小,我国地形并非以平原和丘陵为主,A错误;图中显示高原约占26%,不是33%,B错误;虽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但平原面积仅占12%,并不广大,C错误;我国有五种地形,说明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占33%,山区(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山区)面积广大,D正确;故选D。11.山区有较大面积的土地且地形起伏适合树木生长,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提供林产品等,①适合;山区有丰富的牧草资源,适合发展畜牧业,②适合;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等可以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③适合;山区地形起伏大,平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发展种植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④不适合。综上,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修建住宅,同时也限制了农田耕作业的发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弧形山脉13.图中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答案】12.B 13.C【解析】12.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应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方向,据此可知,巫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巫山山脉西侧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分别位于大兴安岭的西侧和东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幅员辽阔,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二、解答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旅游悄然兴起。自驾车旅游线路中,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则备受“驴友”的青睐。材料二: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如下图。(1)假如小明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① (填地形区)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会穿过河西走廊,看见A 山脉;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穿过的地形以 为主(“平原”或“高原”)。(2)若想观赏“大漠风光”,小明一家应沿线路 旅游, 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1)青藏高原 祁连 平原(2)b 塔里木【分析】本题以小明一家自驾游为材料,涉及我国三级阶梯的划分、地形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假如小明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①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会穿过河西走廊,看见A祁连山脉,最终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2)读图可知,若想观赏“大漠风光”,小明一家应沿线路b线旅游,经过沙漠广布的西北地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我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优 良 中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原卷版).docx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