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气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气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不一样的物体》 教学设计
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课题 《气体》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但空气有质量,具有可压缩性。 学习内容 探究气体的特性,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并且结合具体实例,感悟气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内容要求 正确描述气体的特性,梳理固体、液体、气体性质的异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是有质量。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观察、测量、描述、比较气体的特征,找到气体重要的、共同的特征;能观察、描述、比较气体和固体、液体的不同特征。 探究实践 能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测量并描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数据、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初步具有描述对象外部特征和现象,以及分析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观点。
教学 重点 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测量并描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
教学 难点 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数据、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 准备 教师:天平、皮球、打气筒、针筒、橡皮塞、水、纸巾等。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5分钟) 1.情境引入 谜语导入:“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谜底:空气) 师:我们时时刻刻离不开空气,你知道空气有哪些特征吗? 生1:我们一年级研究过空气的特征,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生2:我们在第二单元还知道空气会占据空间并充满各处,受热会上升,会流动形成风。 师: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空气的特征,看来我们在科学课堂上的收获真不少。通过前面两课对固体、液体的性质的学习,你还想知道空气作为一种气体,它还具有哪些性质吗? 生1:我想知道空气和其他气体有没有确定的体积。 生2:我想知道,轻飘飘的气体会不会有质量? …… 师:怎样知道气体有没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气体》,探究它的特征吧!(板书课题:气体) 【设计意图】 该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引入,在猜谜中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回顾了已知的空气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用尺子、天平、量杯等工具和仪器测量了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空气的体积和质量可以测量吗?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生1: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眼睛却无法看到它,所以无法用量杯测量。 生2:空气和液体都是流动的,没有确定的形状,所以不能用尺子测量。 生3:我看到可以往鼓起来的轮胎里再充气,难道气体是没有确定的体积吗? …… 活动1:挤压针筒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 师:我们先来研究空气有没有确定的体积。(PPT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先拉动针筒活塞,抽取空气,再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管口。 2.尝试推动针筒活塞,观察有什么实验现象。 3.放开压住活塞的手,观察有什么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生:针筒里的空气能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会产生弹力,松手活塞会反弹。 师:回到空气的性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 活动2:挤压针筒里的水,说说你的发现。 师:我们用水来代替空气,重复做上述实验,看看有什么不一样。(PPT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拉动针筒活塞,抽取杯中的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管口。 2.尝试推动针筒活塞,观察有什么实验现象。 3.放开压住活塞的手,观察有什么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 师:谁来说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装上水时,活塞就压不动了,松开手活塞也不会反弹了。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水有确定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师:是的,这两个实验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确定的体积。而水有确定的体积,很难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松手后还可以恢复,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生1:充了气的篮球,被打到地上会被压缩,然后会被弹起来。 生2:充了气的汽车轮胎,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会变形,减小汽车的振动。 生3:小朋友玩的充气城堡,在里面跳来跳去不会被摔疼…… 活动3:空气有质量吗? 师:我们刚刚验证了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我们接下来探究空气有没有质量。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空气有质量。 师:你准备通过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可以找一个皮球,先用天平称称它的质量,记录下来;再往皮球里打气,再用天平测测它的质量,看看是不是变大了。 师:你的办法很不错,我们可以借助天平和皮球来称一称,看空气是否有质量。不过老师有个更巧妙的方法,就是先把皮球放在天平的左端,再调节天天平衡,相当于把气球原来的质量设定为0克。然后给气球充气后再次称量,这样可以直接称量出气球质量增加了多少。(PPT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把皮球放在天平的左端,调节天平平衡。 2.再给皮球充满空气。 3.将充满气的皮球重新放回天平,重量出气球质量的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吧! (学生小组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 师:哪一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皮球充气后,再放到天平上,天平上皮球的那一端下降了,说明皮球充气后,变重了。然后我们向右移动游码0.2克,天平重新平衡。说明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增加了0.2克。 师:皮球充气后,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变大了,这能证明空气的什么性质? 生:能证明空气有质量。 【设计意图】 该环节通过针筒压缩空气的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随着活塞的推动,空气被压缩,体积减小,这一变化过程清晰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该实验也能够引发学生对空气性质的思考,如松手后,活塞会怎样?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认识空气压缩后会产生弹力的特性。 通过天平称量皮球充气前后的质量变化,学生可以直观地验证空气具有质量这一科学事实,这一实验结果将加深学生对空气性质的理解,增强他们的科学观念,使他们更加关注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同时,该实验要求学生使用天平进行精确测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天平,如何读取和记录数据,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最近三节课,我们先后认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些性质,回忆一下,能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整理在77页的表格内吗?(PPT出示表格) 有无确定形状有无确定体积有无质量固体液体气体
生:固体有确定形状,液体、气体没有确定形状,固体、液体有确定体积,气体没有确定体积,固体、液体、气体都有质量。 师:总结得真全面,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活动,提升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感受观察和描述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四、应用与迁移 师:小朋友们,由于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我们还可以利用空气制作一个空气弹弓呢!看! 师:想一想,除了吸管,我们还能用哪些材料做“空气弹弓”呢? 生:针筒…… 师: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在小组内试一试,看你们能不能成功! 通过制作空气弹弓,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压缩空气释放时所产生的能量和冲击力。这一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空气压缩后体积减小、产生弹力的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五、阅读与新知 师:其实同样体积的不同气体质量是不同的,有的气体比空气重,有的气体比空气轻。在气球中冲入比空气轻的气体,气球就能自己飞上天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介绍) 师:这种能飞上天的气球,冲入的是什么气体? 生:氦气。 师:氦气为什么能飞上天呢? 生:相同体积的氦气质量比空气质量小,所以能飞上天。 师:是的,氦气竟然这么神奇,你还知道其他比空气轻的气体吗? 生:我听说过氢气比空气轻,所说有氢气球。 师:确实氢气球也可以自己飞上天,但是氢气球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大家一定不要购买和使用氢气球。其实,气体的种类还有很多,它们都没有确定的体积,但都有质量。但它们还有着不同的性质,除了轻重不同,气味、颜色等也可能有所不同,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有机会继续研究。 通过氦气球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不同气体有着不同的特征,比如轻重、气味、颜色等;又有着一些相同的性质,比如它们都没有确定的体积,但都有质量等,从而感悟到气体的奥秘,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