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手工造纸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手工造纸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书籍发展与演变》 4 装订我的小书 教学设计
单元 《书籍发展与演变》 课题 2.手工造纸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内容要求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通过造纸的实践活动,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纸的构成,基于不同种类纸的功能进行类比,分析造纸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践 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纸张的外部形态特征;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制作纸张,发现作品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初步具有参与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意识。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有影响。
教学 重点 能观察描述纸的构成,基于不同种类纸的功能进行类比,分析造纸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 难点 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纸张的外部形态特征;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制作纸张,发现作品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初步具有参与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意识。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色卡纸、刮画纸、瓦楞纸、课件等。
小组材料准备:废纸、水杯、水、筷子、托盘、干毛巾、纱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引入。(3′) 师:(出示图片或视频)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前人的知识经验要用甲骨、青铜器、石板、泥板、竹简、木牍、丝帛等来记录,具有难刻写、笨重或昂贵等缺点。造纸技术的出现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师:我们每天上课、看书、写字都离不开纸,纸是怎么制造的? 生:造纸厂生产的。 师:现在的纸是造纸厂运用科学技术,使用造纸机器工具制造的,那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制作的呢? 生1:我阅读书籍,知道古人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制作。 生2:我知道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生3:古人没有工具,是手工制造纸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手工造纸。 通过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引入,指导学生关注造纸技术,知道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引发学生思考,展开对手工造纸的探究实践。
二、任务与要求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认真观看,了解蔡伦造纸使用的材料,造纸的流程。(教师播放视频) 师:蔡伦造纸使用了什么材料呢? 生:他使用了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师:造纸的流程有哪几个步骤? 生:切料、蒸煮、打浆、抄纸、晒纸。 师:了解了造纸技术, 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哪些材料来造纸? 生:我们可以利用不用的废纸。 师:能造纸的材料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一起用废纸来体验一下造纸的过程吧。 师:制造纸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1:造的纸要轻薄、平整。 生2:造出的纸张要便于书写。 基于对造纸技术演进的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造纸工艺,认识造纸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常用纸张的特性,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纸张具备轻薄、平整、便于书写的特征,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操作要求。
三、设计与制作 1. 用线装订小书(8~10′) (1)制订计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选择废纸作为原料,想一想,如何把废纸变为纸浆?如何把纸浆变为薄薄的一层? 生1:可以通过撕碎废纸把废纸变小。 生2:我们可以把废纸小片浸泡在水中。 师:你们想到的方法都很好!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材料有:废纸、水杯、筷子、托盘、干毛巾、纱网等,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手工造纸的方案吧。想想要分成几步?都要怎么做? (学生分组商讨制作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师生总结设计方案) 师:大家说的很完整!接下来我们按照设计的方案,体验手工造纸的过程吧。注意,我们造纸需要用到水,还有很多废纸,老师提醒大家体验中注意桌面、地面的整洁,不要把水洒出来。 (2)体验活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设计的方案体验手工造纸,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控制进度,帮助学生将制成的纸转移到晾晒的地方) 师:我们已经利用废纸手工制造了新纸,现在等纸晾干就可以了。如果想加快纸张晾干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干的卫生纸按压吸走水分,也可以用吹风机吹一下,但要注意吹风机出风口不要对着人。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纸张做好了。我们造的纸能写字吗?试一试。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手工造纸方案的设计。结合日常纸张的特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将废纸转化为纸浆,如何将纸浆制成薄纸。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他们的计划与组织的能力。
四、展示与评价 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说一说造纸的体会。 生1:手工造纸很有趣,就是有些麻烦。 生2:我们造出的纸不太结实,容易破。 生3:手工造纸的速度很慢…… 师:是啊,手工造纸很有趣,可就是感觉有些慢,还有点累。有的小组造出的纸还不太结实,容易破。说明造纸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工造的纸,想一想,我们造纸的流程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生1:我们用的纱网格子太大,捞成的纸太粗糙,不平整。 生2:手工搅拌打浆,费时而且效果不太好。 生3:可以使用搅拌机打纸浆,这样纸浆会细小一些,做出来的纸就不粗糙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也能巧妙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改进之后的新纸张会更好。 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实际可行的改进方案。通过参与造纸的实践活动,讲述造纸的过程和体会,深刻理解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
五、阅读与新知 师:除了我们今天用的废纸,做成的新纸。在生活中,你都见过、用过什么纸? 生1:我用过色卡纸、刮画纸。 生2:我知道有卫生纸,快递包装纸。 生3:我们平时学习、写作业都用到各种纸…… 师:是的,纸张是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为我们学习、记录信息提供了帮助,为知识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出示图片:色卡纸、刮画纸、瓦楞纸)随着科技的发展,纸的种类越来越多,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便利。 作为趣味性的补充阅读,促使学生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纸张的种类日益繁多,丰富了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比较分析不同纸张的功能,深入探讨造纸技术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六、板书设计 手工造纸 古代造纸 费时费力难操作 现代造纸 省时省力易操作 便利、快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