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气候[学生用书P29]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归纳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中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划分的标准。 4.了解中国的干湿地区。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 6.培养分析判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课前梳理·[学生用书P29]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各地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使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2.气温(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气温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异显著。1月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分布。(2)夏季气温特点: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3)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积温为主要指标,从南到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海拔高、面积大、气候寒冷的F高原气候区。降水(1)空间分布特点: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总体上看,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时间分配特点: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一10月。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同时,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加剧了我国降水的不稳定性。(3)干湿区: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当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当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湿润、B半湿润、C半干旱、D干旱四类干湿区。我国的气候类型: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将我国的气候划分为五种类型,即C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A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E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南部小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二、季风气候显著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显著。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我国东西跨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同时也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偏少。课堂解析·[学生用书P31]重难突破重难点一 对比法分析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海陆位置30 50015 4000 300-15 200-30 100-45 100-60 1001 4 7 10月份续表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台湾省的南部及海南省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降水较少 青藏高原、天山山脉 气温/℃ 降水量/毫米 地形地势跟踪训练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页表为甲、乙、丙三地相关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 题。对比项 甲 乙 丙经纬度位置 (36.07°N,103.82°E) (36.67°N,116.98°E) (45.80°N,126.53°E)海拔/米 1 523 54 126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A.夏季平均气温大于B.气温年较差大于C.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地比乙地年降水量少 纬度位置B.乙地比丙地年平均气温高 海陆位置C.甲地比乙地夏季气温低 地形D.丙地比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人类活动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受地形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重难点二 各温度带的分布地区、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温度带 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热带 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台湾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水稻、甘蔗、油菜等,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新疆南部 冬小麦、荞麦、玉米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的大部分、新疆北部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一年一熟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春小麦、大麦等,一年一熟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 青稞、小麦,一年一熟跟踪训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气温是影响荔枝成熟的主要因素。广东荔枝的成熟期一般为6一7月,四川荔枝成熟期为7一8月。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据此完成 题。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位于( )。A.寒温带和中温带 B.中温带和暖温带 C.暖温带和亚热带 D.亚热带和热带广东荔枝比四川荔枝成熟较早的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土壤较肥 C.光照较少 D.降水较少重难点三 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跟踪训练2024年某月,从吉林长春一路向南奔向海南海口的某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示意漫画形象的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 题。该月份可能是( )。A.12月 B.5月 C.7月 D.9月乘务员依次更换服装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气候(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干湿差异显著 D.降水年际变化大·课后练习·[学生用书P34]基础巩固(2025·广州期末)“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我国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东北穿貂,我在海南露腰”一句调侃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 题。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南北方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我国南北方夏季普遍高温 B. 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C. 地势高,有利于气温升高 D. 我国纬度位置很低与图中集中供暖区和非集中供暖区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6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025·茂名期末)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洞内壁画仍保存完好。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题。敦煌位于(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敦煌莫高窟壁画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能力达标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 题。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 B. 东北地区开始最早 C. 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 D. 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距海较远 D. 水源不足(2025·深圳期中)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干旱区适合森林的生长 B.半干旱区的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 C.南方湿润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D.北方半湿润区的居民爱吃面食素养提升探究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风的影响。(2)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第二节 气候[学生用书P29]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归纳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中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划分的标准。 4.了解中国的干湿地区。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 6.培养分析判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课前梳理·[学生用书P29]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各地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使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2.气温(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气温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异显著。1月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分布。(2)夏季气温特点: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3)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积温为主要指标,从南到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海拔高、面积大、气候寒冷的F高原气候区。降水(1)空间分布特点: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总体上看,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时间分配特点: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一10月。一般来说,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同时,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加剧了我国降水的不稳定性。(3)干湿区: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当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当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A湿润、B半湿润、C半干旱、D干旱四类干湿区。我国的气候类型: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将我国的气候划分为五种类型,即C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A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E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南部小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二、季风气候显著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显著。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我国东西跨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同时也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偏少。课堂解析·[学生用书P31]重难突破重难点一 对比法分析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海陆位置30 50015 4000 300-15 200-30 100-45 100-60 1001 4 7 10月份续表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主要影响因素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和台湾省的南部及海南省 气温/℃ 降水量/毫米 纬度位置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降水较少 青藏高原、天山山脉 气温/℃ 降水量/毫米 地形地势跟踪训练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页表为甲、乙、丙三地相关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 题。对比项 甲 乙 丙经纬度位置 (36.07°N,103.82°E) (36.67°N,116.98°E) (45.80°N,126.53°E)海拔/米 1 523 54 126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B)。A.夏季平均气温大于B.气温年较差大于C.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C)。A.甲地比乙地年降水量少 纬度位置B.乙地比丙地年平均气温高 海陆位置C.甲地比乙地夏季气温低 地形D.丙地比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人类活动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C)。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受地形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重难点二 各温度带的分布地区、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温度带 分布地区 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热带 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台湾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水稻、甘蔗、油菜等,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新疆南部 冬小麦、荞麦、玉米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的大部分、新疆北部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一年一熟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春小麦、大麦等,一年一熟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 青稞、小麦,一年一熟跟踪训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气温是影响荔枝成熟的主要因素。广东荔枝的成熟期一般为6一7月,四川荔枝成熟期为7一8月。我国荔枝主要产区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据此完成 题。我国荔枝主要产区位于(D)。A.寒温带和中温带 B.中温带和暖温带 C.暖温带和亚热带 D.亚热带和热带广东荔枝比四川荔枝成熟较早的原因是(A)。A.纬度较低 B.土壤较肥 C.光照较少 D.降水较少重难点三 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跟踪训练2024年某月,从吉林长春一路向南奔向海南海口的某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示意漫画形象的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 题。该月份可能是(A)。A.12月 B.5月 C.7月 D.9月乘务员依次更换服装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气候(B)。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干湿差异显著 D.降水年际变化大·课后练习·[学生用书P34]基础巩固(2025·广州期末)“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我国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东北穿貂,我在海南露腰”一句调侃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 题。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南北方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A)。A. 我国南北方夏季普遍高温 B. 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C. 地势高,有利于气温升高 D. 我国纬度位置很低与图中集中供暖区和非集中供暖区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D)。A.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6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025·茂名期末)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洞内壁画仍保存完好。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题。敦煌位于(D)。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敦煌莫高窟壁画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D)。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能力达标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 题。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D)。A. 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 B. 东北地区开始最早 C. 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 D. 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B)。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距海较远 D. 水源不足(2025·深圳期中)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半干旱区适合森林的生长 B.半干旱区的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 C.南方湿润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D.北方半湿润区的居民爱吃面食素养提升探究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风的影响。(2)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答案 北冬低短短 北南(2)北低长不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气候 - 学生版.docx 2.2 气候.docx